居家护理怎么做才满意?从“互联网+”到三级联动守护近千万失能老人的晚年尊严

发布时间:2025-08-08 14:15

物联网连接万物,让家居设备互联互动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便捷服务#

当老龄化浪潮深度席卷中国,如何让老人在家中安享有质量、有尊严的晚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口已近2000万,预计2050年将达5205万。在慢性病高发与照护需求激增的双重压力下,居家护理作为医养结合的关键环节,正通过“互联网 + 护理”试点与“养护院-医疗机构-家庭”三级联动模式创新模式探索,逐步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8月2日召开的广东省保健协会居家护理分会年会上,一场聚焦“居家护理守护银龄健康”的深度研讨给出了创新答案。

护士上门为患者插胃管

“互联网+”打通护理“最后一公里”

随着我国加速迈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32年老年人口占比将达20%,进入超级老龄化阶段。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口会由2020年的1867万左右将会增至2050年的5205万左右。

慢性病高发与失能老人照护需求激增的双重压力下,居家护理已成为医养结合的关键环节。

2023年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明确要求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与延续性护理结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周晓舟现场分享了该院的实践路径:首先要建立“护士库”准入机制,必须是5年以上经验、具有护师职称,经严格培训考核的护士从事互联网+服务,同时开发全流程管理平台,从在线签约、风险评估到服务回溯全程数字化;划定安全服务圈,目前限定医院5公里范围内,保障应急响应能力。一系列操作下来,成效显著。

“医院从去年全年的八九十例发展到现在一个月的一百八九十例的居家护理服务,这主要得益于慢性病护理专科小组的发力。”周晓舟说。

然而新业态仍面临多重挑战,比如法律定位模糊、收费标准不一、医疗风险控制等。周晓舟坦言:“上门护理由于执业地点定位模糊,一旦发生法律纠纷,责任难界定;其次目前各级医疗机构的护理上门服务费在200-800元,差距较大,且尚未纳入医保,这也制约了普惠服务的发展。”

护士上门为患者行PICC管维护

东莞样本:三级联动15分钟响应的照护

在东莞东坑医院,一套“养护院-医疗机构-家庭”三级联动模式正在全国医养结合试点中绽放异彩。广东省保健协会居家护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刘琼玲展示了东坑医院的创新成果:2008年起广东医科大学与东坑医院签署院校合作的协议,共同开展养老护理的科研项目、人才培养、老年护理沟通基地等。东坑医院作为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医院,一直致力于探索养老护理的新模式。此次学校、养护院、家庭三方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完成“关爱生命医护同行,居家老年人医护支持”项目。

家庭照护者有了养护院医护人员的帮助,照护负担得到了明显减轻

刘琼玲表示,该模式打破了传统养老服务的孤立状态。在三级联动照护模式中,通过组建跨领域服务团队,实现养老服务无缝衔接与高效运行:老年人或家属可线上或致电养护院预约,提交申请后经专人审核,由专业团队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及家庭环境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涵盖日常照料、健康管理、心理慰藉等方面。

养护院提供专业服务人员培训与管理、健康档案管理、质量监督与评估;医疗机构负责急症转诊、远程会诊指导;而家庭则负责日常照护、环境适老化改造等。“养护院作为三级联动模式的核心,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通过引入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护理团队,确保居家老人得到全面、细致的照护。”

“通过资源整合,服务响应时间从60分钟压缩至15分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闭环照护,形成从精准评估→定制计划→技能赋能→远程监护的动态管理体系;照护成本降低60%,并发症减少37%,反复住院率显著下降。”刘琼玲说,例如62岁的黄奶奶就是受益者之一。患鼻咽癌、长期卧床的她,经过714天定制化护理,体重从33公斤增至48公斤,实现零误吸、零压疮,睡眠质量得到根本改善。

据悉,项目对接受上门居家服务的476人进行调查,家庭照护者对服务的满意度超95%。“这证明养护院、医院、家庭共治模式切实可行。”刘琼玲强调,项目展示居家照护的便利性和有效性,因此大众应逐步转变公众对传统养老的依赖。

根据老年人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动态修订护理措施

构建行业未来:标准、人才与理念三重变革

面对当前服务质量参差、行业标准缺位等痛点,广东省保健协会居家护理分会会长由天辉提出居家护理事业的三大破局关键:加强学术创新,建立科学居家护理理论体系;医疗机构与高校深化合作,打造多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制定符合国情的居家护理规范与质量标准。

“将护理从医院延伸到日常的生活中,包括老年、慢病康复和长期照料等方面。”由天辉强调,居家护理结合了临床护理和社会服务,使得被护理者能够在家中安全健康的生活,最大限度的自理,增强其自尊和对生活的舒适度。

在面对“在家尊严老去”这一社会命题,三级联动的网络织就更密,当“互联网+”的护理包叩开千家万户的门扉,打通“最后一公里”,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更需要打破传统养老的思维围栏——让尊严照护从医疗机构的专业名词,变成千家万户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

文|记者 张华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朱嘉乐

【来源:金羊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email protected]

举报/反馈

网址:居家护理怎么做才满意?从“互联网+”到三级联动守护近千万失能老人的晚年尊严 https://klqsh.com/news/view/124797

相关内容

格尔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破解护理到家“最后一公里”难题
失能老人护理小知识
“居家护理”名词解释(“居家护理”是什么?)
「便民」!医疗护理更便捷,护士可上门居家护理!
照顾老人的注意事项:从日常护理到心理关怀的全面指南
居家护理:专业新模式,为失能老人带来福音
家庭老年人日常应该怎么护理及和照顾
大连13家三级医院可提供居家护理服务
干货分享,失能老人的六项居家护理指南
老年护理与社区居家护理技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