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圈现四大霸屏神兽,综艺咖为何重新崛起被哄抢?
科技推动了网络综艺的创新,如直播综艺形式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与娱乐#
最近(2016-05-02),随便打开一档电视或网络节目,都能看到南北段子手薛之谦、大张伟,有人说“这年头,不请薛之谦和大张伟的都不好意思叫综艺节目”。一时间,两个“过气”歌手成了综艺节目的不二人选。
除了南薛北张,综艺节目的抢手货还有宋小宝、王嘉尔、撒贝宁、贾玲、岳云鹏等,他们已经或者即将霸占各大主流卫视及视频网站的大型季播综艺。这些人成名时间不同、职业各异,共同点是综艺感好、具备“段子手”和“表情包”技能,他们的综艺表现或金句经常在网络成为热门话题。
用“综艺咖”一词来概括他们在电视行业中的定位,恐怕最合适不过,虽然以大张伟为代表,他们并不愿接受这种说法。
起源于台湾的“综艺咖”原本指的是靠综艺节目维持生计的通告艺人,地位远逊于职业歌手、演员,基本处于娱乐圈鄙视链的最底层。近两年内地真人秀的兴起,令林青霞、周迅、范冰冰、陈坤、邓超、黄晓明等一线大咖加入综艺大军,但上综艺只是他们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他们显然还难以被扣上“综艺咖”的帽子。
而今年制作方对喜剧咖们的集体信奉和追捧,或许也是拼大咖后的一种选角战略转移,当然,鲜上综艺的一线明星仍是综艺节目选角的另一个方向。
综艺圈现四大霸屏神兽 各类综艺都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从来没有一个阶段综艺节目的嘉宾人选这么集中。两个月内,薛之谦上遍了所有一线卫视,粗略统计,在十多个节目中都可见到新晋网红本尊,大张伟更是承包了目前湖南卫视周末四档综艺中的三档。棚内、户外,音乐、美食、竞技,真人秀、脱口秀,无所不包,他们的目标或许是实现综艺节目大满贯。
还有人出现在了各类节目的招商PPT中,去年凭《拜托了冰箱》一炮打响的王嘉尔,就成了众多节目争相邀约的热门“综艺咖”,但除了继续参加《冰箱》第二季外,目前他只出现在了另一档美食综艺《透鲜滴星期天》中,搭档也还是何炅。可这并不妨碍其他筹备中的节目将其列为首要人选。
抢到王嘉尔作固定嘉宾的《星期天》,还锁定了大张伟、薛之谦这些当红综艺嘉宾。总导演王恬谈到阵容时不无自豪,“王嘉尔确实是现在炙手可热的人气偶像。我们每次都有一个能够带动气氛的综艺咖,不要求是人气最高的,但是我希望这个节目是一个欢乐的节目。”《星期天》“爆笑美食综艺”的定位决定了综艺咖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这些节目看中的正是他们身上的艺能细胞和所带来的综艺效果,即便有些节目自身的机制是严肃甚至呆板的。通常,综艺咖在节目里所扮演的并非是最关键的角色,但哪怕不做主咖,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功能,他们依旧能凭借出色的综艺感成为节目的亮点。
今年两档主打音乐加推理的节目不约而同地请来了薛之谦,他段子手、音乐人的双重身份,使其成为同时讲求综艺性和音乐性的节目的不二人选。《谁是大歌神》总导演高军告诉“看电视”,敲定薛之谦时他还没有达到爆红的程度,他认为这个节目也为薛之谦打开综艺局面助了一臂之力。在高军看来,《谁是大歌神》是“好的唱歌节目加有意思的脱口秀,这样才能真正全程无尿点”,而薛之谦所在的猜评团需要一分钟就有一个笑点,薛之谦就能担此重任。
网络节目《火星情报局》同样有薛之谦的参与,而且锁定的更早,“定好他已经是去年7、8月份的事情,之前就有过交道,觉得他是很有潜质的综艺人选。”总导演胡明说。和前面几个节目不同,《火星情报局》本身就是一个脱口秀,嘉宾的口才和综艺感自然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而且嘉宾需要化身火星特工,对新奇发现的提案进行讨论,因此嘉宾需要“很有综艺感和自我解放的天性,有得中二病的精神,很童真、童趣,很愿意相信自己是一个火星人”。
这些棚内综艺节目对“综艺咖”的需求强烈,真人秀也向他们张开怀抱。去年,大张伟在《跟着贝尔去冒险》等真人秀的表现饱受争议,而今年,他又继续在《全员加速中》等节目作笑点担当,新晋段子手薛之谦也成了《极限挑战》等户外节目的座上宾。
就连主打烧脑的推理秀《明星大侦探》也向综艺咖们发起邀约,总导演何忱透露,选择大张伟是因为“很多90后、95后的小同事都非常喜欢他,都在安利他”,但节目组一开始是存疑的,担心他会让节目太过娱乐化。“我们沟通完发现会挖掘他新的一面,他其实是非常聪明的人,有一种高速烧脑,攻击性很强,战略也很清晰。”所以即便他已经上遍了各大综艺,节目组也有信心挖掘出他“跟以往不一样的一面”。
而固定嘉宾撒贝宁在综艺数量上虽不及其他人,但他的综艺热度、网友对他上综艺的呼声都相当高。何忱称,《大侦探》选择他是由于节目恰好是他逗趣本性和法制主持人身份的最佳结合,“大家都在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他在逗比和神探当中自由切换。”
而撒贝宁在《了不起的挑战》后也异常抢手,他和大张伟、薛之谦、王嘉尔并称B站最爱的四大MC。据悉,近日撒贝宁即将在多档网络综艺中露面,正派和逗趣之间的反差萌,是他走红的原因。
综艺咖为何突然霸屏? 大咖争夺外的另一个战场
网络时代增加了一夜爆红的可能性,单凭一个表情包、一个段子都可能被推上热搜榜。而网络热度在电视平台上体现,向来有之。近几个月来,南薛北张在网络蹿红后霸屏综艺节目,其实再平常不过。只不过,观众对轻松搞笑型综艺节目的强烈需求,更增加了他们成为“香饽饽”的合理性。
从前文所提及的综艺节目来看,几乎任何类型的综艺节目都需要活跃气氛的谐星、喜剧咖,综艺节目的娱乐功能不断放大,即便是赛制严苛、节奏紧张的节目,同样需要气氛的调节,观众都希望借看综艺获得身心的放松。在近期综艺咖加盟的这些节目中,他们大多并非核心,甚至只是插科打诨的小角色,在整个节目中的功能性很弱,而且更多只是单期客串。
在高军看来,他们更多充当的是“节目的点状亮点”的角色,“其实一个的节目成功并不是靠他们,但是他们会变成镶嵌在节目上的闪光点”。以《谁是大歌神》为例,单就明星嘉宾而言,谭咏麟、林俊杰、齐秦等“歌神”才是关键点,薛之谦等人组成的猜评团既不是叙事核心,也不能影响走向,只起点缀作用。即便综艺咖们在网络的热度颇高,大多节目也并未把宝押在他们身上,那些重金邀约而来的大咖依旧是内容设计和宣传的重心,相较之下,节目方认为综艺咖并不那么强的号召力。
然而,电影、电视剧界的一线大咖,被搬到综艺节目中的效果和市场反响并未是都与其地位相匹配的。此前,大腕领衔的真人秀扑街的并不少。而综艺咖可以在节目效果上与之互补,而且又具有性价比高的优势,自然受到欢迎。据业内人士透露,即便是热度逆天的薛之谦,综艺价码上涨不少,也只需几十万一期,只是某些大牌明星的零头。
乐正传媒研发与咨询总监彭侃认为,综艺咖和大咖在市场上可以做一个区分,中国明星普遍艺能感不佳,这让这些表现力好、能释放天性的综艺咖得到了充裕的表现空间。
而且,观众始终需要综艺提供笑料,“综艺的本质大家可能会有一个共识,就是好玩儿、好笑,不管是以哪一种节目形态表现出来”,何忱认为。中国观众目前的审美口味尤其如此,这也是搞笑解压型综艺长久不衰的原因。就连去年试水紧张刺激型真人RPG的《全员加速中》,昨晚回归的第二季也受其他爆款节目的“启发”,向通俗易懂的“傻白甜综艺”进发。近些年韩式综艺在中国的统治性地位,更让综艺咖的霸屏成为可能。
另外,棚内综艺在今年的回温、网络综艺渐成气候,也是综艺咖走热的有利要素,大量对口条、艺能感有较高需求的棚内综艺,让大张伟们找到了用武之地。而综艺表达更为极致的网综,更是强烈呼唤综艺感佳艺人的加盟,而非个性中庸、行为正统的传统大牌明星。
繁荣背后有隐忧 综艺咖难寻,淘汰率高
当大张伟霸占湖南卫视整个周五晚间档,薛之谦一周内游走于几大一线卫视,观众看到的是他们正当红,制作方和业内人士看到的是市场对综艺咖的需求以及这类明星的稀缺。而这和行业内为抢夺大咖明星而展开的价格战一样,背后充满隐忧。
王恬无奈地告诉“看电视”,“花旦好找,丑角难寻”,所谓“丑角”其实就是指能逗观众开心的综艺咖,“幽默其实是需要智慧的,不是那种乱搞笑。”而要让习惯了以高大上形象示人的中国明星,放下架子,甘当“丑角”,并非易事。即便是能丢掉偶像包袱,真正具备个人特色突出的艺能感而非低俗搞笑的,更是屈指可数。
胡明也认为,“综艺感很强的人一定是很难能可贵的,薛之谦个人时代的到来,其实跟他自己的积累有关系。”几乎所有受访的业内人士都谈到了综艺咖在国内市场的稀缺问题。
韩国、日本都有大量受欢迎的职业搞笑艺人,综艺节目中也经常设有适合这类艺人的角色,如韩版《我是歌手》《蒙面歌王》《看见你的声音》《隐藏的歌神》等音乐类节目都有他们组成的猜评团、经纪人,增加娱乐性。但到了中国版,这些角色只能由演员、歌手、主持人等各路艺人扮演,而且搭配的难度不小。像《隐藏的歌神》请来了宁静、苏有朋、薛之谦等身价不菲的明星,《看见你的声音》则集齐了各种擅长搞笑、表现力强的艺人,《我是歌手》就直接搬出自家主持人。
彭侃认为,相比日韩,中国的综艺咖太稀缺,而且基本都不是以此为职业的,“他们大部分本来还有自己的领域,只不过来客串一下。”他建议要多去发掘这样的综艺咖,多多益善,“未来会不会出现这样一种趋势,就是通告艺人的职业化”。
当有限的几个属性突出的综艺咖,横扫各大综艺节目,如何尽可能发掘他们少被呈现的一面、减轻观众的审美疲劳,就成了节目组的当务之急。彭侃以《康熙来了》为例,他称综艺咖一定有他的生命周期,“但厌倦了,又会有新的人又出来”。高军也认为综艺咖是未来的趋势,但淘汰率很高,“现在是快餐状态,说红就红,说不红就不红。”
何忱则将综艺咖的命运放置于中国综艺的大环境下,“这个其实要看中国综艺的走向。但是我觉得只要是有趣的人,在这段时间他们一定会持续热度。但是热度会持续多久?也要看这些嘉宾在不同的节目当中是否有创新。”
繁荣的综艺市场,让一些艺能感好的“过气明星”重获事业第二春,而综艺咖的受欢迎,也让电视台、制作公司找到了比垒大咖性价比更高的选角法宝。近期内薛之谦、大张伟等综艺咖的霸屏,背后其实依旧是现阶段中国综艺节目对明星资源的过度依赖,哄抢综艺咖,成了综艺选角在大腕争夺外开辟的另一个战场。
来源:江来
网址:综艺圈现四大霸屏神兽,综艺咖为何重新崛起被哄抢? https://klqsh.com/news/view/127307
相关内容
老戏骨“逆龄”勇闯综艺圈大眼睛鹅蛋脸,一直被黑凭综艺圈粉,如今因《九重紫》大爆!
「她综艺」如何撬动更大市场?
网综 《中国有嘻哈》为何爆红:抛弃了传统综艺套路
快男超女正成为“流量密码”,综艺IP富矿终有穷尽时?
揭秘韩国综艺圈
娱乐圈明星为什么都喜欢上综艺节目?
孙红雷被迫转型,胡歌避世不出,流量综艺霸屏,好演员无处安身
Code综艺圈
《开始推理吧》豆瓣评分6.2,推理综艺为何难“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