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面食技艺、加强面食文化交流、打造山西非遗面食大省IP……7月30日至8月5日,为期一周的2025中国非遗面食大会在大同古城柴市角举行。这场集美食品鉴、技艺展演、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盛会,通过中国非遗面食体验周、非遗面艺表演、非遗面食争冠赛等系列活动,打造“可吃、可玩、可体验”的沉浸式文化场景,让市民游客深度领略非遗面食的独特魅力。
百余种非遗美食集结
7月30日,中国非遗面食体验周拉开帷幕。活动期间,百余种非遗美食现场制作,游客即买即享,亲身体验非遗美食的魅力,堪称流动的“舌尖上的非遗博物馆”。
陕西的潼关肉夹馍酥脆可口,羊肉泡馍醇厚浓郁;河北黄米红豆馅粘豆包软糯香甜,栗丁红枣窝头香气扑鼻;涿州红糖冰汤圆清甜爽口,五彩脱骨鸡爪酸辣鲜香;鄂尔多斯传统馓子金黄酥脆,烧麦鲜香四溢……各地特色美食在此交汇,以浓郁的色香味共同奏响一曲风味独特的美食交响乐。
山西本土美食阵容尤为强大,山西丽华大酒店、太原并州饭店、大同花园大饭店等全省11市的星级酒店携经典之作亮相体验周,还有王梅英面皮、贾记灌肠、清徐沾片子、平遥碗秃儿、长治潞城甩饼、柳林荞麦碗团等市井小吃以及刀削面、莜面栲栳栳、定襄蒸肉等传统美味,黄花脆番茄、香辣黄花拌饭酱等创新产品,全方位展现了非遗美食的当代活力。
市民游客不仅可以尽情逛、尽情吃,还能尽情买。在现场大快朵颐之后,大家还可选购特色面食作为伴手礼,与亲朋好友分享美味。
据统计,活动期间单日非遗美食销量高达3万份,销售额突破20万元大关。其中,柳林碗团卖出800余碗、剔尖卖出600余碗、打卤面卖出500余碗、刀削面卖出近千碗。
面食制作绝活轮番上演
活动期间,非遗面艺表演的精彩上演让柴市角变成非遗技艺的“舞台”。
非遗传承人、面点师傅们轮流上场,表演刀削面投篮、剔尖钻铜钱、吹面气球、墩烧麦皮等山西非遗面食技艺绝活,现场更设置互动体验环节,邀请市民游客参与,让传统技艺更具观赏性、趣味性。
在面团的翻飞中,众人共同演绎出一场非遗融入生活的生动场景,共享非遗保护的丰硕成果。
“这次非遗面艺表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不出远门就能品尝到全国各地的非遗面食,每一种都独具特色,让人大饱口福。”大同市民李女士兴奋地说。
来自北京的游客海先生感慨道:“路过柴市角被吸引进来,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面团能做出这么多非遗面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面食文化。”
活动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接地气的活动,让本地市民深入了解全国各地的面食文化,也让全国各地的游客品尝到山西多样化的面食,真正让非遗面食技艺融入日常生活并得到更好的传承。
面食争冠赛精彩对决
作为2025中国非遗面食大会的系列活动之一,8月1日,非遗面食争冠赛在柴市角火热开赛,参赛选手同台炫技、互相切磋,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面食文化盛宴。
据了解,非遗面食争冠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竞赛项目涵盖刀削面和烧麦两大品类,具体包括面艺表演和美食制作两大环节的比拼。每日结合大众评委投票、专业评委打分及销售额数据综合评选出冠军企业。
记者发现,除了台上的面艺表演,参赛选手还在台下制作美食,供评委及观众品鉴。比赛现场,观众不仅能近距离感受参赛选手的深厚功底,还能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
大同市民张先生激动地说:“这个活动太好了,既能吃到地道的非遗美食,还能把山西的面食文化宣传出去。”
作为一场集美食与文化于一体的盛宴,2025中国非遗面食大会不仅让市民游客尽情品尝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面食佳肴,深刻体会中华美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搭建起非遗传承与交流的坚实平台,让非遗真正成了“舌尖上的经济增长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