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答
'悟空问答'可以获取心理健康知识,自我解答疑问。 #生活技巧# #心理健康建议# #心理辅导软件#
题主,你好,看到了你的困扰,深呼吸,放松一下,相信你找到了对应的方法,就会成为一个可以完成自己计划的人,结合我自己的经验以及心理学的原理,我想对你说:关于学习计划或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符合一些原则,才能够更好地坚持。这里以学习计划为例吧,我自己在学习上还是取得过很多不错的成果的,比如跨专业考到了公费的研究生名额,后来又通过自己制定计划,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社工证,很多人都叫我学霸,其实我自己知道,在智商方面,大家都差不多,只是我运用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已,而一个好的学习计划,的确会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动力,让我们更容易去坚持完成。其实,制定学习计划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首先,需要进行自我分析。 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要先分析我们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不要看别人定什么目标,就给自己定什么目标。制定不适合自己的目标,结果不是半途而废,就是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认清自己学习上的优劣势,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是制定学习计划的第一步。比如,我们需要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每个人的学习特点都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此外,每个人的学习通道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更适合视觉学习,比如,通过阅读,看文字他更能够吸收学习的内容;而有的则更适合听觉学习,像我自己就是属于听觉通道,考教师资格证和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基本都是通过听课反复记忆背诵吸收,最后考前再通过做题巩固,查漏补缺,从而通过的;而有的则是体觉通道,他们需要通过自己演示一遍,才能够学会,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就需要拿着笔去做一些记号,或者再去写一写才能够更好地学会所学的内容。 另外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努力方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合理的目标是能够激发内在动力的,也就是学习的内驱力,没有学习目标,我们就会迷茫,就会不知所措,但不合理的目标也很难让我们产生内在的动力。那么,一个合理的目标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一般来说,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要具有“恰当、明确、具体”的特点。 恰当,就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产生拖延和阻抗;过低了,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会不屑于去完成,也会没有动力。而中等强度的目标是最能激发我们的内在动力的,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也就是那种你“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目标”。 明确,就是指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进步?如果改为:"用六个月时间准备好社工证的考试,争取一次通过"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 具体,就是目标要便于实现,如怎样才能达到"用六个月时间一次通过社工考试"这一目标呢?可以具体化为:每天听课两小时,每天完成对应的一套习题,每个月做一套试卷,等等。 人不是学习的机器,我们要考虑到人的局限性,所以,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也要考虑时间的合理安排。当我们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通过科学地安排时间来达到这些目标,这就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 全面,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理论的学习,还要考虑实践中的学习,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 合理,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有的朋友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注意不同的学习内容交叉安排,如果是学生,就可以复习一会语文,就做几道算术题,然后再复习自然常识、外语等,因为这可以让不同的脑区得到休息和激活,就不会学得那么累,就像我们学习心理学的内容学累了,看一会儿艺术类的书籍,也是一种放松和交叉学习。 高效,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把重要的或困难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而把比较容易的放稍后去做。此外,较小的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见缝插针。 定了计划,一定要实行,不按计划办事,计划是没有用的,就像你说的,其实坚持挺重要的,所以,为了使计划不落空,要对计划的实行情况定期检查,或者说给到自己积极反馈。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检查表,把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进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项,就打上"√",并给自己适当的奖励,而不要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指责自己哪里哪里没做到,而是要看到自己做到的部分,不要觉得自己做到的部分是理所当然的,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去肯定和欣赏自己,看到自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才做到的,这样才能给到自己更多的动力和信心继续坚持。 此外,还需要给自己留出机动时间。 计划终归不是现实,而只是一种可能性。要想把计划完成现实,还要经过一段很长的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想会发生变化,学习的各种条件也会发生变化,计划制定得再完整,也不免出现估计不到的情况。所以,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订计划时就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 所以,我们在这个计划实行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反思,调整,在计划执行到一个阶段之后,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效果不好,通过复盘,找到具体的原因,及时调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不要去批判自己或者责备自己,而是要接纳自己和鼓励自己,相信自己通过及时调整,一定可以做得越来越好,至于之前做得不够好的部分,不去纠结,而是在接纳的基础上去成长自己就好。2.保持秩序感和稳定性,才能够符合大脑的惯性,让自律成为一种自然的结果,而不是一种对自己严苛的要求,才能够更容易做到坚持。我的很多朋友都说我是他们认识的人当中最能够去坚持的那一个,实际上,之所以我能够坚持做很多事情,不是因为这些事情有多难,相反,而是因为这些事情足够简单,并且,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享受的,是获益的,所以,就有了之前提到的内驱力和动力,因此,自律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而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其实,人的身体和大脑是有惯性的:任何一件事情,因为陌生,一开始都是最难的;随着练习多了,经验丰富了,无论是身体还是大脑,都会对这个事情更加熟悉,从而将这个事情变成熟练掌握的技能。也就是说:当我们想要做一件新的事情,完成一些新的挑战,本身就是需要消耗很多精力去完成的,但是,如果这件事情逐渐成为了我们的一种习惯,我们坚持起来就会非常容易。这一点,我是有非常深刻的体会的。 曾经的我,从来没有早晨听书的习惯,也没有每天答题的习惯,也不会在早上带领大家晨读,当然,也没有记录每天的三件好事,运动方面也很随意。后来,我了解到大脑的惯性特质,了解到习惯的重要性,于是,我开始培养自己养成这些好习惯。 每天早晨在洗漱的同时我就开始听20分钟书,然后,到书房带领大家晨读半小时,接下来,开始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一般到下午开始做健身操,下午没有其他的事情,就会在午休后固定时间答题,如果下午有事情,就会在晚上固定答题,晚上睡前记录当天的三件好事,每周固定开一次聊天室…… 这些事情,在刚开始坚持的时候,都是不那么容易的,甚至会有纠结和内耗,毕竟是一个新的习惯,但是当你坚持几天,几十天,几百天……之后,你会觉得一点都不再需要靠毅力去坚持,而是成为了像洗脸、刷牙一样的习惯性行为,这个时候,就不需要消耗太多精力去坚持了,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了你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成自然”。但是,如果我没有让它们成为我生活中固定的事情,没有保持这种秩序感和稳定性,而是今天做一下,明天又不做,那么,我要坚持就很有难度了。 所以,你也可以将需要坚持的事情(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运动)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这样就不需要消耗太多精力去刻意坚持了。以上,供你参考,祝好!
网址:心理问答 https://klqsh.com/news/view/139850
相关内容
智力问答APP制作:打造知识问答app的核心功能与体验优化喜马问答
心理问题咨询,心理问题咨询
新手必看!宠物护理问题全解答
什么是心理学答案
成长百问导师答44
心理咨询问题
趣味问答题及答案大全(精选10篇)
小龙女担心杨过,问他对自己心意,听到回答伤心落泪
日常生活百科知识问答(安全知识趣味问答题精选40个).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