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语·为政篇》:温习旧知识、获得新知识,就足够当老师了

发布时间:2025-08-11 18:22

学习新知识后获得的知识成就感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乐趣# #学习新知识的乐趣# #旅行中的惊喜#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本章讲的是学习之道。

一、对于“温故而知新”的理解

根据“而”字和“故”字的意思不同,可以有四种不同的理解:

01.“温故才知新”:此处“而”字起一个递进的作用,即:温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才能从其中领悟新的知识。这样理解是为了体现出“故”与“新”之间的对比,让学习之人能够辩证看待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学习的方法。

02.“温故及知新”:此处“而”字起到了一个并列的作用,即:不但要温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还要掌握新的知识。这样理解是为了告诉学习之人,对于知识的态度不能局限于旧的知识而忽略了新的知识,同样也不能为了新的知识,而忽视了旧的知识。

03.“温故,知新”: 整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学习前人的经典著作,可以从中体会出新的知识来。此处“而”字没有实际的意义,只相当于一个语气助词,这样理解是因为在古代并没有标点符号,都是通过语气词来进行断句,所以这样理解,也是能从理论上讲得通的。“故”,则不再是旧知识的意思,而是指的是诸如《四书》《五经》这样的经典著作。

04.“温故而知新”:即温习、回味以前的历史,而可以预见未来可能的问题。此处“而”字作转折,“故”,就不再局限于知识,而是指的以前发生过的事情,也就是历史;“新”,也同样不再指的是知识,而是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通俗地来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博古而通今”。

以上四种解释,出发点虽然不同,但都有其能够被接受的道理,不能简单地判断哪个是对的,而哪一个又是错误的。毕竟,古文相对于如今的行文习惯来说,太过于精炼和简短,再加上没有标点符号进行分割,所以很容易产生多种理解。其实,对于这四种解释,如果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来理解,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给人一种逐层递进的感觉。所以想要更好地掌握孔子这一句的精髓,学习之人大可不必纠结于其中一种解释,完全可以将它们当作不同层次的认知和理解。这样的做法,反而可以使得自己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能够极大地开阔眼见,提升思维层次。

二、对“可以为师矣”的理解

此句的意思是,可以当作别人的老师。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对老师的界定并不是像如今这样严谨。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所表达的便是这样的意思。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之中,孔子也经常是按他所说的话去做。韩愈《师说》中有如下记载:“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以,孔子在本章之中,表明“可以为师”这样的言论,就是要告诉弟子和后世之人,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不必在乎旁人的眼光和言论,而是要通过自己努力,达到“为师”的境界。

通过对本章的理解分析,可以看出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统摄了孔子对待整个传统、对待一切知识形态的态度。所以,在学习这一章以及整个《论语》的过程之中,一定要做到“新故合一”、“教学合一”,在“故”中求“新”,最终有所得。

举报/反馈

网址:浅谈《论语·为政篇》:温习旧知识、获得新知识,就足够当老师了 https://klqsh.com/news/view/140096

相关内容

学习新知识心得体会(通用3篇)
学习新知识心得体会(通用7篇)
温故知新
学习新知识前,为何必须先扎实储备旧知识?你知道吗
新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新知识学习计划2)
新知识学习计划
学习新知识心得体会范文
四步掌握新知识:系统学习的秘诀
托班育儿知识新生入园:托班育儿知识文章集合6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