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假期您如何自我提升?

发布时间:2025-08-12 07:32

利用假期充电,提升自我 #生活常识# #时间管理建议# #假期时间管理#

图片

《教育家》“良师成长指南”栏目,长期面向一线教师征集专业成长方面遇到的困惑、问题,并从中选出代表性案例,由学校教师、教育专家等进行回答,分享有效经验,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策。每周一期,每周日于“光明社教育家”公号、学习强国号推出。投稿被选用者将获赠《教育家》文创产品。文末附下期征稿话题,欢迎投稿。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您面临的困惑、问题(案例描述参照本期话题)。问题被选中者,将获赠《教育家》文创礼品一份。

本期分享主题为:老师,假期您如何自我提升?

问:暑假来了,虽然老师们假期中也有很多工作任务,但很多老师仍然会利用假期时间安排一些学习活动,来进行自我提升。除了学校、教育部门安排的活动,请教老师们您是如何安排假期的自主学习,来进行提升的呢?

假期提升,我的两条有效路径

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 陈晓花

朋友在圈里晒北上南下东进西行的旅游照,我在家里做饭刷锅洗碗忙带娃,外加读读书写写文章。假期对我而言并不是休息,而是另一种忙碌,也是一个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绝佳时间。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以为假期参加一些专业读书征文或论文评选活动是一个促进自我提升的途径。

假期看似漫长,如无规划,时间很容易被琐碎的生活占据。我会关注核心期刊或省级期刊以及教育部门的微信公众号,比如《语文建设》《语文学习》《语文教育研究》《中学语文》《师道(人文)》等期刊的公众号一般都会定期推送论文评选、学术展评、专栏征稿或教学视频设计等各类活动。我会用电子表格进行梳理,为自己拟定参与计划和目标,并随时跟踪进度,检查是否达成。

目标引领、任务驱动果然奏效。我在2023年度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获一等奖,在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阅读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这不得不归功于我假期的整体规划,当然还有自己的“读而不辍”。

暑假伊始,我又开启了竞赛规划,“四项全能”“中语杯”“一课一优”“暑假读一本好书”等活动成为我的重点锁定目标。参加竞赛活动得奖不是最终目的,其实是找一个契机或者驱动力,让自己读书写作。“读”然后知不足,“写”然后知“读”之必要。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被生活紧紧禁锢着,无法看到更大的世界,而读书就是撬开认知枷锁的钥匙,写作就是走出认知深井的阶梯。这一点对语文教师来说尤其重要。

除了专业提升以外,参加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程,对我而言无疑是一次教育艺术提升的“神助攻”。

犹记寒假期间完成心理健康教育C级培训的结课作业,我按照培训老师课上提供的问题思路,参考了王晓春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和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结合疫情期间线上催交作业难的问题,写了题为《疫情背景下针对学生不交线上作业问题的心理干预方法研究》的小论文。后几经修改,更名为《网课作业,为什么难交》,发表在《黄金时代》期刊的“视界”专栏上。借助心理学的视角审视线上教育教学问题,为我的教育写作提供了新思路。

而今年暑假的B级培训,在教授们的推荐和指引下,我一口气买了八九本跟情绪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方法有关的书籍。放暑假的第二天,我听了刘海涛教授的专题讲座《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在刘教授的推荐下认真阅读了美国心理学家杰拉德·科里写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案例》。正如这本书的译者谭晨所言:“这本书绝对是帮助自己整合种种心理学理论,并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的绝佳资料。”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新世界,让我了解到包括格式塔疗法、阿德勒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在内的11种心理治疗模型。同时也让我深刻反思近几年来我的班主任工作得失,以及自己的角色定位。班主任角色多重,其中就包括心理工作者,尤其在后疫情时期,班主任扮演心理工作者的角色非常有必要。

假期是一个身心调整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反思与提升的好时期。平日教学忙碌,杂事缠身,没有闲暇整理的教学手记可以在假期进行梳理,一些教育困惑也可以在假期通过阅读或咨询找到解决方案。

 假期自我提升的四个方面

北京市朝阳区兴隆小学 英语教师  赵玥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老师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提升。

一、提升教学能力

观摩名师公开课。搜索英语新课标,小学英语名师课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理论实践、英语单元整体设计相关的视频进行观看,最好能涵盖不同的课型,做好学习笔记。通过系统解读,探寻名师成长轨迹,看看哪些可以复制或借鉴,哪些教训可以避免。

准备教学资源。老师们可以利用暑假准备新学期教学资源,通过浏览网站,下载所需图片、音频、视频、绘本、歌曲等相关资源,归纳整理保存在网盘,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整。

简笔画练习。教师基本功包括:三笔字,朗诵,简笔画。会画简笔画的英语老师就等于给自己加了一道光环。利用假期把新学期涉及的主题简笔画学熟练会,开学后一定会惊艳学生,让他们爱上你的英语课。

二、提升教研能力

学习已收藏的资源。老师们平时忙于工作,可能有一些好的学习资源仅仅保存、收藏但未观看。暑假可以把之前收藏的专家讲座,教研网、研直播、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基础外语教育、外语教师研究和专业发展等公众号上面的资源学起来。

写论文。通过论文写作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进行反思。首先快速阅读相关领域最新论文,结合自己手中资源,选几篇自己喜欢且能驾驭的文章;模仿选出的论文主题或者看专家讲座定选题;筛出框架清晰且自己能看懂的文献,模仿定下自己的论文题目;根据自己的教学课例,一步一步写论文,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

三、提升办公能力

整理和搜集教师常用表格。

英语教学必备表格:成绩登记表+作业登记表+积分登记表+背书情况表+试卷分析表+作业统计表+小组分组管理表等。

班主任管理表格:学生花名册+座位表+值日表+班级常规日志+教师课程表+班级课程表+班级公约+班级积分管理表等。

高效管理工作文件夹。

教师日常工作繁杂,因此一定要及时归类整理好自己的各种工作资料。比如:分类建立文件夹——教学课件类、个人成长类、英语教研类、班级管理类、家校协作类等,养成及时归类整理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便于之后的反思与提升。

三个“一些”助推教师暑期新成长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李娟娟 张万贵  

教师专业成长,不仅是个人的喜好与追求,更是现实的需要与召唤。除了在日常工作中精益求精、孜孜以求,每年的寒暑假也是广大教师学习“充电”的好时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反思一些问题,让成长更有方向。“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难免会有各种不足和缺憾。有不足不要紧,重要的是能从中学到什么,知道如何纠正、如何改进。教师平日里工作比较繁忙,暑假时间相对充裕,刚好可以用来进行系统深刻的反思。具体来说,无论是教学还是德育,无论是课程开发还是课程实施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认真回顾、反复思考,总能梳理出一些新想法,激发出新的教学生长点,继而为在新学期中探索教育教学的创新方式,构建师生更高效的互动机制以及引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等带来持续的活力和动力。

阅读一些好书,让成长更有智慧。要做好教育,仅有理想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开阔的视野、巧妙的教育智慧等。多反思可以帮教师回首过去找经验,而多读书则有助于教师走出学科局限,面向未来有创新。暑期正是沉潜下来,脚踏实地读点书的好时机——读专业期刊,有助于快速了解行业前沿动向;读学科专著有助于教师在专业领域有针对性地拓展和深化;经典名著也是有益的精神食粮……

总之,多读书,读好书,专博兼顾地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地读,百炼之下必有精进,也必有新境界。

撰写一些文章,让成长插上翅膀。李镇西老师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只是做、思、读,他做的经验、思的收获和读的感悟,不过是瞬间的烟云,随风而散;但如果他能够坚持写作,那么不只是他的做、思、读的成果能够凝固在纸上,成为自己成长不可磨灭的清晰足印,而且他在写的过程中,还会有二次收获。因为写作不仅仅是客观的记录,还伴随着反思、提炼、梳理、总结、升华……模糊的变得真切,纷乱的变得清晰,被动的变成主动,偶然的变成必然”, 写作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其实写作并没有很多教师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无论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抑或是与学生交流、与家长沟通、外出观摩学习……所有在教育教学实践及阅读中遭遇的困惑、收获的幸福以及琢磨、研究、推敲出的方法、技巧等,一点一滴记载下来就是写作。不必担心自己写下的文字不够动人不够深刻,只要是真诚的文字总有人会与你共鸣。“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趁着暑假,不妨就大胆地开始写作吧。

“三招”助力教师假期提升素养

重庆市璧山区大路中学校 李洁 

日常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忙于事务,没有整块时间去静心学习专业理论,提升自身素养。借助假期休整的黄金期,拟定学习目标,强化专业阅读和写作,是老师们提升专业素养的绝佳机会。

定目标。俗话说成功的人生就是一个好的目标体系,有了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老师更需要有成长的目标。假期到来时,老师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已有的专业技能,对自我进行 “专属”分析,明确自己专业成长的优势和弱点,找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明确“生长点”,拟定假期学习活动的目标。如:不熟悉新课标的更新点,拟定新旧课标对比阅读目标;教育理论匮乏,拟定阅读教育专著目标;没有发表文章,拟定教育写作目标;课堂教学缺乏艺术,拟定网络收看名师课堂实录等目标。如此,教师有了清晰的假期成长路线图,闲暇时间按照路线走,就不会迷失方向,做事的主动性、效率自然就会很高。

勤阅读。阅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纵观多数教育名家都有阅读的好习惯。教师全方位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教育专著、教育经典书籍,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反思,能从文本中汲取“养料”和“手段”,不断拓宽自己知识的广度、厚度,提高自己教育理论水平,促使自己在课改实践中有理论支撑,利于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教师除了阅读纸媒外,还可阅读新媒体文章,多数教育报刊、名师都推出了自己的公众号,发布了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老师将适合自己的优秀文章分类收藏,及时摘抄、整理,进行二次阅读。这种碎片化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从中汲取文本的精华,从而将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

学会写。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教师将工作重心放在教书上,很少有教师将教育写作作为一项专业行为自觉。因而,多数教师“不愿写”“不会写”“没时间写”。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教师利用假期过上一种读写为伴的生活,能有效弥补时间的欠缺和写作方法的匮缺。假期,教师通过拟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内容进行专业阅读,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班级管理进行反思,引发自己对教育教学的专业思考,进而生发表达的欲望。哪怕是在外旅游,当写作的灵感涌现时,也要利用便签、有道云笔记等形式记录下来,形成初稿,待到时间充裕再进一步推敲,修改打磨,使之臻于完美。

专业阅读·深度反思·学术写作

——教师假期成长三部曲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泗门镇第二小学 沈加力

如果想成为一名成长型教师,暑期是一个给自己充电的契机,静下心来抽出时间阅读、思考、写作,寻得自我成长的空间。

专业阅读:输送专业成长的养料

阅读应该是教师生活的常态。作为教师,我觉得应该要有一些“功利性的阅读”,这里的功利性是指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目的性去阅读。比如上学期我的一个关于习作项目化的课题在市级立项,就“被迫”需要阅读相关的书籍。我先阅读了全科性的项目化书籍,在项目化研究领域不可绕开的就是夏雪梅博士关于项目化学习的书籍,让我对项目化学习的基本逻辑、操作要义、实践路径、学习工具有了初步认知。在认知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聚焦到项目化具体实施案例,例如《项目化学习工具》《跨学科项目经典案例》等。最后还需要缩小范围,从更小的切入点去找到习作与项目对接的书籍,例如《项目化写作案例》《项目化习作进阶课程》等,在对项目化学习研究基础上找到自身研究的切入点和创新点。三个步骤的进阶阅读让我对习作项目化学习有了整体建构,绘制了项目化学习的知识图谱,实现结构化阅读。

当然,我们还需要把啃读整本书和碎片化阅读相结合,可以读读期刊和报纸,了解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拾遗补充。

深度反思:突破专业成长的瓶颈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只有教学实践,缺少反思,那么最多只能算是积累了教学经验。日常繁重的教学可能会让我们失去反思的精力,正好趁假期好好反思。

可以根据对期末测试成绩的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可通过阅读,或咨询有经验的教师,在假期补足教学中的缺欠。

从杂志的重点选题找到教育的研究热点,试着把热点与自身的教学相结合,如果能依据热点来解决教学不足之处那就更完美了。我一直致力于习作教学的研究,我搜集到的本年度语文教学重点有跨学科学习、大单元教学、教学评一致的教学策略、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等,我试着把研究重点与习作教学相整合,进行如下思考:习作的跨学科学习是否有实现的可能?习作大单元教学的具体路径是什么?习作教学如何以任务群的方式展开?习作教学如何评价更有效,最终实现教学评一致?

而这些深度的思考又会促使我顺藤摸瓜,找来相关的书籍一一阅读,实现阅读输入与思考的闭环。

学术写作:插上专业成长的翅膀

有了前期的阅读输入和深度反思,让我有动笔的欲望,找准我现阶段最想解决的教学问题,再思考解决问题的研究路径和方法,把教学经验提升到解决问题的手段。基于此,一篇基本的学术论文就可以完成了。而对论文的修改精进又会促使我持续阅读与思考”。最后,还可以尝试把撰写的论文投稿,与契合的期刊来一个看对眼的双向奔赴,岂不妙哉?

假期充电“四个字”——读,研,走,写

常博宁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第二中学

余映潮老师曾说:八小时之外,才是提升自我的空间。如果说平日里工作忙,无法抽身给自己蓄力,暑假就可以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享受一下最好的“安静时光”。

读几本专著。平日里,大多数老师是碎片化阅读,缺乏系统。要想真正提升自我,阅读专著是必经之路。王君、肖培东、徐杰等名师都是接地气的导师,他们从来没离开过课堂。读他们的专著,能读出每位名师的个性风格,读出他的课背后的学理,读出他的个性追求。

 研究几节课。课堂研究,是老师们的必修课。无论是名师的课堂实录,亦或是教学设计,都隐藏着很多的设计理念。沉下心,一步步探究,一层层寻觅,才可能看出课的厚重和灵动,也才能看到名师的智慧和创新。研究课,需要先沉潜文本,再对照名师的问题设计,融入自己的深度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每一环节之间是什么关系,他要把学生领到哪里,核心素养是怎样落到实处的,他的课堂语言有怎样的特点,他是怎样引导点拨追问的等等。哪怕只对一节课研究透彻,也会有不菲的收获。

外面走一走。大自然,是最好的心灵营养品,而假期,无疑是到大自然中去的最好时机。当我们有了把生活和教育实现无缝链接的意识,才是真的弄懂了教学的真谛。王君老师说,打通教法和活法,就是这个道理。天地自然,是无字的书,无言的师。只有当我们在自然中汲取养分,拥有了足够多的营养,才有足够的能量去滋养每一个孩子。           

写作不停歇。为师者,都必须是写作者。虽然,我们成不了作家,但用写作来记录自己就是成长。如果你去深入研究,就会发现一个铁的事实——所有名师都是好的作者。他能把自己每日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述出来,把课堂的优劣细节用文字记录下来,把自己成长的秘诀用文字抒写出来。能做到坚持去写,不是容易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教育有多爱。爱的浅,会浅尝辄止。爱的深,才会恒久弥新。

下期征稿话题

话题1: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力?

有人说,教师语言是拉近师生距离的润滑剂,在课堂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到底怎样做,才能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力呢?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第二中学 常老师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件主题注明“良师成长指南投稿”)

截稿日期:8月3日

话题2:如何处理好整本书阅读与整本书节选文之间的关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到: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该任务群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基于此,如何在教学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处理好整本书阅读与整本书节选文之间的关系呢?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主题注明“良师成长指南”投稿)。

截稿日期:8月10日

征稿要求:请就以上教师的提问,任选其一,结合您的经验,给出合理的建议、方法等,1000 字左右。文中注明单位、姓名、电话。同时,请参照案例,在文章后附带提出一个让您困惑、期待与同行交流的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问题,字数500 字以内(此为必选项,问题被选中者,将获赠《教育家》文创礼品一份)。

—  END  —

来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统筹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媒体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图片

《教育家》2023年征稿启事

这份被校长、老师们盛赞的“学习资料”,学校必备!

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

图片

网址:老师,假期您如何自我提升? https://klqsh.com/news/view/141817

相关内容

老师,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平衡假期生活和学习?
如何自我提升
老师,您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
清华推荐书单:假期必读,提升自我
大冰老师自我提升的书
书香四溢,教师如何通过阅读提升自我与教学?
暑假自我提升书单
如何平衡教学任务和自我提升之间的时间分配?
自我提升培训,自我提升资料,自我提升资讯专题
如何利用暑假:健康作息与自我提升的双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