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论坛嘉宾访谈|朱一龙:演员必须体验生活,不能靠想象塑造角色

发布时间:2025-08-12 11:32

访谈嘉宾谈: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育儿专家访谈#

演员朱一龙是第一次参加北京文化论坛,听会时,他还认真记了笔记。他表示,自己更关注如何通过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今年是朱一龙的丰收之年:他主演的电影《河边的错误》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消失的她》则成为暑期档现象级爆款影片。谈及表演,朱一龙认为,演员应该回到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然后去带进角色,让人物更扎实一些。“演员体验生活是必须的,特别是拍电影,需要有这个时间成本让我们去做。比如拍《志愿军:雄兵出击》,我们提前两三个月集中进行军事化训练,《河边的错误》也提前一两个月体验生活。我们可能没办法找到跟角色完全一样的原型,但会在不同的真实人物身上找到和角色有一两点共同的地方,然后再把它们集合在一起。这样至少自己在塑造角色的时候,内心是充实的,知道他具体的样子是什么,不会光靠想象去塑造一个人。”

在被观众熟知之前,朱一龙演了很长一段时间数字电影,这段时光被他称为“从电影学院毕业后的又一个培训班”。“在电影学院我们更多时候是学习理论,还有在舞台上表演,很难有大量时间和机会在镜头前表演。所以我拍数字电影就像进了另一个培训班一样,最多的时候一年能拍10部数字电影,什么题材、什么人物都演,猴儿都演过。”朱一龙坦言,他认为自己不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天赋型演员,因此需要经过不断积累表演经验。

有人评价朱一龙是“熬得住的慢行者”,对此他表示,自己拍戏已经有十多年了,从刚入行到有这么多观众认识自己,确实走了很长时间,但他并不觉得漫长或难熬。“有时候慢一些可能会更快,一步一步走看似会慢,但是可能每一步会走得比较踏实,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对于今年红火的中国电影市场,朱一龙感受到大家对国产电影的关注比以前高了很多,他认为大家不再满足特效电影,也不会盲目相信好莱坞大制作,而是更希望看到有温度、能共情的本土电影。他透露,自己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影院看电影,最近上映的《消失的他》《永安镇故事集》《封神第一部》都看过。“看第一遍我把自己当成普通观众,单纯去感受故事。如果我觉得这个电影里有其他特别吸引我的地方,我可能还会去二刷。”他笑言,自己和观众一起看《消失的她》时,能明显感受到到了某个情节或节奏点时观众的即时反馈,“大家最后都挺恨这个角色(何非),我觉得还挺满意的。”

现在挑选角色时,朱一龙会关注故事是否有意思,和主创团队在一起是否有表达、创作的欲望。“而且我希望和自己上一个角色不要离得太近,故事和角色类型不要太一致,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把同一个题材里同样的人物分得很开。”

举报/反馈

网址:北京文化论坛嘉宾访谈|朱一龙:演员必须体验生活,不能靠想象塑造角色 https://klqsh.com/news/view/143170

相关内容

北京新春文化体验活动拉开大型“迎奥运”活动帷幕
影视剧角色配音的音声形象化途径研究
第三届北京国际艺术出版论坛聚焦“域外视野的文化中国”
科技与文化的完美交融:2025中关村论坛带来沉浸式创新体验
潮流文化影视角色塑造
朱一龙谈《东极岛》角色称忍让善良是中国人底色
8部电影齐聚国庆档!十一期间,北京文化生活精彩纷呈
大运河畔话《北上》,原著作者与电视剧导演相聚城市图书馆共话运河文化
论高校校园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制作策略
朱一龙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展现优雅风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