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资助育人”点燃希望之火

发布时间:2025-08-12 22:42

区分玫瑰和牡丹:玫瑰花瓣较细长,牡丹花瓣宽大且层次丰富。 #生活技巧# #园艺技巧# #植物识别#

原标题:菏泽市牡丹区:“资助育人”点燃希望之火

来源:山东教育报

原标题:菏泽市牡丹区:“资助育人”点燃希望之火

来源:山东教育报

“同学,请把这个生源地助学贷款回执单交给高校,并办理个人银行卡……”日前,在菏泽市牡丹区助学贷款办理现场,大学生志愿者李雅姝耐心地向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讲解有关政策和各项流程。“我是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的受益者,我想为需要帮助的同学贡献绵薄之力。”李雅姝说。

这是菏泽市牡丹区强化资助育人的一个剪影。近年来,牡丹区以“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目标,通过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资助育人体系,将经济帮扶与精神激励深度融合,为困难学子撑起求学“保护伞”,以增强育人实效为目标,在传递爱心、培育责任、锤炼品格中谱写资助育人新篇章,让爱与希望扎根教育沃土。

该区始终将学生资助作为教育公平的“底线工程”,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实现资助全覆盖。区教体局会同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区残联等相关部门,通过数字平台整合汇聚数据信息,打通学籍、残疾、建档立卡等数据壁垒,动态识别困难学生,并制定《学生资助评审办法》,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分级分类资助框架,明确评审标准、流程,严格资格审核,确保“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同时,实施学生银行卡发放模式,确保资助资金直达学生家庭。据统计,截至目前,共资助各学段学生14754名,资助资金1151.53万元。“每个姓名都承担着一个家庭的期盼,我们不允许出半点差错,要确保每份资源都用在‘刀刃’上。”牡丹区教体局学生管理资助中心负责人赵树新说。

“资助不仅仅是经济帮扶,更是育人契机,我们要让受助学子在感恩中成长。”赵树新表示。为培育受助学生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该区开展了“爱心传递”系列育人活动,连续多年举办以“感恩、励志、助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学生以亲身经历讲述资助政策带来的改变;举行资助育人征文比赛和短视频征集活动,汇编《助学筑梦》感恩作文集,记录学子心声,13篇师生资助征文和2个短视频获得市级奖励。“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回到母校任教,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和社会。”获得国家助学金的牡丹区李村中学学生郝子墨在考入重点高中后回到母校进行励志演讲时说。

“孩子,有什么困难就跟老师说。相信自己,长大后你一定会有出息的!”牡丹区高庄镇中心小学教师汲海到困难学生婉婷家中家访时,用坚定的话语鼓励她勇于面对现在的困难。牡丹区不断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困难学子大家访”活动,300余名教师深入全区1200余个困难家庭开展“一人一策”精准家访,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和指导,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精神;同时,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举办诚信教育讲座等,帮助学生克服因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压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该区积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爱心人士、企业、慈善组织纷纷加入助学矩阵,形成“众擎易举”的生动局面。政协委员丁延宝在其母校牡丹区李村中学设立“丁延宝励志奖学金”,累计捐资20余万元,资助40余名困难学生,被评为“山东好人”;牡丹区都司镇12家本土企业连续4年捐赠超6万元,用于帮扶困难学生家庭;区慈善总会教育分会开展“爱心温暖上学路”活动,为偏远小学送去衣物、学习用品,让家庭困难学子温暖求学,共救助特困学生190人,发放救助资金5.7万元。

“每份资助都是点燃希望的火种。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资助育人内涵,探索‘经济帮扶—精神激励—能力培养—回馈社会’的闭环模式,让受助学子在爱与希望的传递中,成长为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牡丹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训才说。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网址:菏泽市牡丹区:“资助育人”点燃希望之火 https://klqsh.com/news/view/144964

相关内容

除了春赏牡丹,中国牡丹之都还有这么多好去处:菏泽旅游攻略
四海云游菏泽游玩攻略:探寻牡丹之城的魅力
不只是牡丹!菏泽这些绝美景点,让你的旅行不再单调!
为什么,山东菏泽被评为“中国牡丹之都”,却不是洛阳?
菏泽市的旅行攻略
菏泽市秋季旅游攻略:必去的八大景点
菏泽市立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菏泽旅游】菏泽旅游攻略,菏泽旅游景点大全
山东菏泽游玩:必去景点推荐与攻略
菏泽旅游攻略:探访花城牡丹园、水浒好汉城,品尝鲁菜美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