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纳的归因理论

发布时间:2025-08-13 07:35

利用‘归因理论’,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 #生活常识# #社交技巧# #社交心理学#

理论简介

播报

编辑

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常提出诸如此类的归因问题,如:“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 ”“为什么我生物测试总是考不过人家”等等。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模式

播报

编辑

韦纳将以上因素和三个维度结合起来,组成如下“三维度模式”,见下表。 [1]

归因的三维度模式

六因素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身心状况

工作难度

运气好坏

外界环境

三维度

内部的

外部的

稳定的

不稳定的

不稳定的

稳定的

不稳定的

不稳定的

不可控的

可控的

不可控的

不可控的

不可控的

不可控的

韦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把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划分成三个维度,比海德的思想有所发展,并且有助于人们对成就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他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一个人把考试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那么以后考试还会预期失败,这是因为能力是一个稳定性的原因;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那么以后考试就不大可能预期失败,这是因为运气是一个不稳定性的原因。

有成就需要的人会把成就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不甘于失败,坚信再努力一下,便会取得成功。相信自己有能力应付,只要尽力而为,没有办不成的事。相反,成就需要不高的人认为努力与成就没有多大关系。他们把失败归因于其他因素,特别是归因于能力不足。成功则被看成是外界因素的结果,如任务难度不大、正好碰上运气等等。

作为对成就需要理论的一个补充,归因理论特别强调成就的获得有赖于对过去工作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不同归因。如果把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就会增强今后努力行为的坚持性。反之,如果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能力太低、任务太重这些原因,就会降低自身努力行为的坚持性。运气或机遇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过分地归因于这一因素会使人产生“守株待兔”的坚持行为,也是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所不屑为的。总之,只有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内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时,即努力的程度不够和运气不好时,才能使行为人进一步坚持原行为。

韦纳认为,教育和培训将使人在成就方面发生激励变化并促进激励发展。培训的重点是教育人们相信努力与不努力大不一样。

网址:韦纳的归因理论 https://klqsh.com/news/view/146446

相关内容

朱媛媛去世一月后韦小宝因癌离世,黄旭华魂归故里
韦斯·安德森携众星亮相戛纳《腓尼基计划》首映红毯
一丹奖获奖者卡罗尔·德韦克:无畏挑战 终生学习和成长之路
特朗普调动核潜艇回应梅德韦杰夫的言论挑衅,美国为何反应过度?
典韦与赵云谁更强?无论演义和正史:赵云高出对方一个档次
韦恩·戴尔
著名相声演员杨议直播模仿韦东奕,称韦神和神经都是“神字辈”
幼儿教育知识点归纳
一般人听不懂韦神上课韦神韦东奕 真这样吗
热搜第一!初代网红韦雪爆出猛料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