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艺术
艺术生活:艺术摄影捕捉生活瞬间的艺术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艺术生活# #艺术生活指南#
《生活艺术》是波兰裔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遗作,由鲁擎雨、姚晨辉翻译,2024年6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基于作者提出的“液态现代性”理论框架,探讨个体在当代个性化社会中的生存境遇 [1-2] [5]。
全书以“生活艺术家”为隐喻,揭示消费者社会中个体被迫主动设计人生轨迹的悖论:既要通过日常行为赋予生活形式与意义,又面临社会结构性限制与工具缺失。书中将批判视角从《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延伸至生活领域,分析食品消费等行为折射的深层逻辑,指出“幸福”作为生活艺术终极目标的模糊本质,强调液态现代社会对个体选择自由与偶然性的交互影响 [3-5]。作者否定将生活艺术简化为幸福追求指南的流行观念,聚焦社会条件对生活设计的塑造作用 [2] [5]。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在个性化社会,我们都是生活艺术家。不管我们知道与否,愿意与否,喜欢与否,这都是社会的命令,而不是我们的选择。我们被期望使用技能和资源赋予生活以目的和形式,即使我们缺乏艺术家所需 的工具和材料。
在液态现代社会,我们也被教导生活艺术的目的应该是幸福,尽管我们不清楚幸福是什么,幸福的形象在不断变化,幸福在大多数时候是一种有待实现的东西。
这本书不是关于生活艺术的设计指南,相反,它精彩地描述了我们生活设计的条件,施加在选择上的限制,以及设计、偶然性和性格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身处一个液态现代性、个性化消费者社会。这本书是关于社会如何影响我们构建生活轨迹的研究。
图书目录
播报
编辑
引言:幸福有什么错
第一章幸福之痛
第二章我们是生活艺术家
补记:过去和当今的世代
第三章选择
补记:作为生活选择之原型的进食行为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齐格蒙特 • 鲍曼 (Zygmunt Bauman, 1925—2017年)
当代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被誉为“当今用英文写作的最伟大社会学家” “后现代性预言家”。出生于波兰,曾任华沙大学社会系教授、英国利兹大学终身教授。鲍曼用文字译写世界,一生撰有50多部著作。广为人知的中译著作包括《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社会学之思》《现代性与大屠杀》等。 [1]
网址:生活艺术 https://klqsh.com/news/view/148026
相关内容
艺术生活化 生活艺术化张世英: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艺术是什么?艺术就是生活!
艺术与生活
生活与艺术
艺术地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艺术
艺术源于生活?
《艺术生活》稿约
生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