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要通过体育课、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帮助学生实现享受运动乐趣、增强体质的目的,还要实现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目标。
教会学生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这是让学生享受运动乐趣,保障体质健康最重要的基础,学校体育课必须做到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体育的运动技能也需要不断地练习,也需要有常规化的训练。
体育课也要像语数外一样布置作业,这就要求保障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锻炼的内容主要是用来练习在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是勤练;第三种途径是要求全员参与体育竞赛活动,没有竞赛,学校体育就无法实现它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的功能,这就是常赛。
一、“教会”
1、教会学生健康知识。首先是体育运动之前、之中以及之后要注意的问题,包括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后的放松和拉伸等,以及营养、卫生习惯和各种传染病的防治等,这些都是体育与健康课要教的知识。
2、教会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基本运动技能是生命体生存必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跑、跳、投、灵活性、平衡性和柔韧性等能力,基本上是田径和体操的教学内容。基本运动技能是我们体育课必须要教的重要内容。
3、教会学生专项运动技能。让学生把掌握的专项运动技能作为一项终生运动和社交技能,跟朋友、同事或邻居去参与体育锻炼。
二、“勤练”
体育课的勤练就是要巩固知识和锻炼技能。通过巩固知识、锻炼技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教会了就一定要练,语文教完了要练,数学教完了要反复做题,体育教完了也要反复地练。有的体育课既不教又不练所以都不会,如果只教不练也一样不会。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第一,学校要建立完整的课余训练体系;第二,学校要建立体育课外作业制度。现在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那就把文化课课外作业负担减下来,把体育课的作业增加进来。
三、“常赛”
学校体育的竞赛要实现“常赛”。体育课上完了要进行竞赛,就相当于学完了语数外等课程之后要考试一样,不但有期末考试还有平时小测验,要在实战中检查知识掌握的情况。体育也是一门课,这门课要是没有竞赛,就跟语数外等课程没有考试一样,而体育的竞赛会发挥除体育之外更加广泛的积极作用,就是体育的竞赛不仅仅是增强体质、检验体育教学的效果,它还是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培养的必由之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