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想拥有健康的身体,饱满的精气神。但是具体怎么才能做到呢?
有人说生命在运动,有人说三分治,七分养,多静坐多休息是最好的养生之道。有人说抽烟危害健康,早点戒掉比较好。也有人举出反例,说某某长寿村的老太太天天叼着烟袋不停地抽,身体也棒棒的。客观地来讲,每一种养生方法都有可取之处,没有高下之分。但是养生的实际效果为何会千差万别呢?比如同样是跳广场舞,为何有的人越跳越健康,有的人却效果一般呢?同样是打太极拳,有的人延年益寿,有的人却练坏了膝盖呢?
养生方法本身没有优劣,但是养生方法的使用却有科学和不科学之分。
就像燕窝、海参与萝卜、白菜,到底吃哪个更养生?其实吃哪个更养生,更安全,不在于食材本身,而在于两个关键点。一个关键点在于您是否做到了“科学的吃”,另一个关键点在于您是否做到了“开心的吃”。无论是祖国医学的五行学说,还是西方营养学的缺啥补啥原理都是建立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也就是说食疗养生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私人订制自己的食疗方案,切忌哪个食材名贵吃哪个,更忌哪个解馋就吃哪个。当然啦,光强调科学也是不行的,进食的过程是否轻松愉快也很重要,上了一天班,和家人一起团聚,吃一碗温暖的西红柿鸡蛋面,这碗面的养生作用也许可以胜过五星级酒店里的总统套餐。
其实以上两个关键点不仅适用于食疗养生,地球上所有的养生方法都适用,简单说就是任何养生方法的落实必须“科学”与“快乐”并重!
如果我们只讲“科学”,每天生活在死搬教条的世界里,每时每刻的言行举止都被“科学”紧紧束缚住,试问这样的人生还有乐趣吗?没有乐趣的人生还谈得上健康吗?反之也一样,如果我们每天都追逐感官“快乐”,纸醉金迷,夜夜笙歌,长此以往身体还能保持健康状态吗?
《中庸》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在我看来健康的秘诀就是“修道”,“修道”的秘诀就是“率性而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率性而为”不是“任性而为”!真正“率性而为”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去“逍遥游”,而不是“肆意妄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呢?两个字——学习!俗话说:“干什么,吆喝什么”,既然要养生,就要先把养生理论学习好,研究透,在把理论“学习好、研究透”的基础上去养生,并且在生活实践中灵活的应用各种养生方法,实现“科学养生”与“快乐养生”的完美结合,从而才能让各种养生方法切实起到养生作用。
最后,给大家分享给大家几个养生小贴士。
1、情绪不畅会导致胃病;
2、手机贴膜会伤害眼睛;
3、不宜用塑料袋保存果蔬;
4、空腹不宜喝蜂蜜;
5、强忍泪水等于慢性身亡;
6、打喷嚏时不能捂嘴;
7、吃海鲜不宜喝啤酒;
8、鱼刺卡喉不宜醋疗;
9、烂水果不烂部分也有毒;
10、萝卜白菜不应混吃。
(荣耀骑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