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消费中,体验到的快乐往往来自知识的滋养。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读书生活感悟# #文化消费#
快消文化
<p class="ql-block">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第五章,涵化指的是一种文化在与其他社会发生接触或受到统治时,对整个观念和实践的接纳。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族群的涵化,就是另一个族群的民族文化灭绝,即文化的消亡。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经历涵化的文化,总是被支配的或少数的文化。文化特征会不会包括一部分发明和借用呢?这个过程被称作文化融合与重新诠释。文化融合指的是,对文化要素的重新组合,将他们与其他文化特征混合、组合,有选择地去掉一些要素,改变突出的重点等。受到全球化影响的群体并不都是欣然接受,而大都是这一过程的被动接受者或受害者。他们通过改造、诠释、抗拒的方式,努力掌控他们正在经历的全球化表征。这种积极回应称作本土化。与没有注意到的文化变迁相对应的,是一个群体,对每样事物共有认识上发生的直接变化。这种变化通常会历时数代逐渐发生,但也有一些意识上的变化非常迅速,足以改变生活。破坏性的文化变迁会激发新的思维方式,出现一种新的世界观。文化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都会进行民族史研究,民族史指的是一种文化在某一时期内的历史,或者是重建一种已经消逝的文化,在过去的某段历史。只要有可能,这两类学者都会依靠历史文献,人类学家也会依靠报道人的记忆,如故事、人工制品等本文化的证据,以及考古发现。时间性问题也关怀未来,关注当前的实践和观念,接下去会如何发展、现在非主流的进程是否会在将来延续下去。雷贝克的一个预测是,随着阅读背视频和电子信息资源取代,人们的阅读能力将会有所下降,他也揭示了这种下降将会对生态体系、技术经济系统、社会体系和文化观念产生影响。戴蒙德选择消极个案启发我们:当我们过于执着,本文化方式时,就会忽视随之而来的后果。消极的个案表明,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我们造成的挑战和机遇,直面挑战,抓住机遇,真诚的希望我们能够妥善计划,未来不要重蹈覆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这一章对我的启发很深刻,比如雷贝克对未来的预测,他预测会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能力将有所下降,这让我想起来我之前听过的一首说唱歌曲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的“这个年代让人人有书读却人人不读书”,是啊,多讽刺啊。越来越多的诱惑会让我们浪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真正沉下心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我的一个朋友家的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是奶奶带大的,奶奶为了自己安安静静看电视,这么小就把手机拿给他,而那个小朋友呢,刷抖音可以刷到晚上凌晨3点过,这太难以想象了。抖音就是一种典型的快消文化!教现在的孩子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他们懂得太多了,而这个“太多”里面包含的是他们这个年龄不应该涉及到的知识,我经常听到最近孩子们口中有一个词:不讲武德,长刷抖音的人应该知道这又是抖音最近的一个梗,可想而知他们花在抖音上的时间会有多少!这种“知识”得来毫无营养,跟风而行,来的快去的快!这算不算是一种文化意识上的变迁呢?最近我在帮同事准备素材就发现了一个意识上的变化,互联网才普及的时候“百度”这个词就意味着什么都可以搜索什么都可以查到,但是最近我和我的这个同事在查找相关视频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去抖音上查找,可能这就是一种文化意识上的转变吧,也许有一天这种文化快速消费品会占领我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网址:快消文化 https://klqsh.com/news/view/152123
相关内容
快乐哲学与休闲体验:消费时代的旅游审美文化体验式文化消费——正在崛起的文化新业态知识付费,其实是一种文化消费“文化+”促跨界融合 文旅消费动能足9措施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艺术可“消暑” 文化好“纳凉”趣味市集亮相隆福寺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开启京彩文化消费嘉年华迪斯尼企业文化:打造“快乐文化”临沂举行“文化消暑·惠聚邻里” 文化社区嘉年华活动个性化消费正崛起 2024个性化消费行业前景预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