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文化名人访谈录
《化妆师访谈录》:从大师那里学习化妆心得 #生活技巧# #化妆打扮技巧# #化妆技巧书推荐#
大连文化名人访谈录--访“海碰子”作家邓刚
(2010-06-06 07:54:46)
标签:山狼海贼
迷人的海
作家
叙事方式
邓刚
大连
杂谈
大连文化名人访谈录--访“海碰子”作家邓刚 |
“海碰子”就是把命抛进大海里碰大运的人。“海碰子”粗犷剽悍,个个身怀绝技,凭一口气量扎进浪涛里,能在水下睁着眼睛捕鱼捉蟹。他们既令人敬畏,又受人鄙夷,在一般人眼里,他们既是英雄好汉,又是“山狼海贼”。著名作家大连人邓刚自己以前就曾是“海碰子”。他说,那苦咸的海水,刺骨的寒流,黑洞洞的暗礁,至今还在梦中时常出现。然而那金黄的沙滩、肥美的海参又让人回味无穷。邓刚的新作《山狼海贼》讲述了一群底层海碰子们的命运。
记者:我们的采访从您的小说《山狼海贼》谈起,对这部小说,您自己满意吗?给这部作品打少分?
邓刚:我自己还是满意的,但我从不给自己的作品打分。
记者:您说过,困惑是伟大作品的前奏曲。那您在创作《山狼海贼》前也有过困惑吗?困惑来自何方?
邓刚:这是所有作家最爱说的一句话,文学的本身必须有一种困惑,才能写出大作品。但是我不怎么困惑,所以我没写出什么大作品。写这个作品就用了60天,一天3000多字。写的是我过去比较熟悉的生活。我现在不太爱写小说,写小说的时间都过去了,我最爱写的是电视剧,因为电视剧赚钱,这些年经常南下到广州、深圳写电视剧。有些人说我这十年没有进行创作,我觉得这些人挺可笑,那么死性。写散文、杂文、写电视剧就不是创作作品了吗?
邓刚的创作生命力还是比较旺盛的,散文、杂文、随笔、一年推出一部。这让他交了不少的读者朋友,也让他自己特别感动。
邓刚说《山狼海贼》是不经意创作的,北京《十月》出版社的一位编辑经常鼓励他写一部长篇小说,他被这位编辑感动了。
《山狼海贼》这部小说,不仅是写海碰子的故事,告诉大家海碰子的生活世界,还大篇幅描述了六七十年代大海的景象。作家素素说邓刚的《山狼海贼》创造了一个童话世界,她说,这个童话不是作家编出来的,当我们回顾过去生活过的世界时,和今天这些种种破坏相比,过去简直就是一个童话,她感到这样的童话很美丽。
记者:您是否在某些方面也在向世人透露一个信息:我们大连的生态环境已大幅度遭遇破坏?是不是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您一直关注环保问题吗?
邓刚:主要是对过去大海的凭吊,我对自然界的环保绝望了。我只是想让人们知道,我们的大连曾经这么美丽过,我们地球曾经这么生动过。比如说,我们现在引以自豪的星海广场,原来是大连最著名一块湿地,要知道湿地是不可再造的。湿地真是很奇秒,那时的星海湾每年都要吸引大量的候鸟来到这里,大连人管星海湾叫小海。以前大连不是因为建筑才出的名,让外人羡慕的是大连四季分明的气候,那里曾经就是大连的一叶大肺。那时的星海湾有多大,湿地就有多大,甚至马路上都长着一些红色的盐碱植物。天一干燥时,湿地就释放水份。天一潮湿时,它就吸收潮气。现在每三四天就刮一次风。过去可不是这样的。还有过去的香炉礁附近,60、70年代时那里的芦苇荡太美了,现在根本见不到一点芦苇的迹象,全变成钢筋、水泥。甚至你现在对任何人讲,这里过去曾是芦苇荡时,人家都不会相信的。我对人类总体还有一些希望,比如英国的泰晤士河,曾被破坏成一条死河,人类对它治理的成功让我看到一点希望。
邓刚在《山狼海贼》里把自己生活的城市过去美丽的风貌用小说的形式写了出来,没想到大家这么喜欢。他说,这是一个偏得,如果你专门写自然风光,你就犯了写小说大忌了,小说必须是以人物和故事为主。但是邓刚巧妙地调开写,写陆地、写海洋,把人物命运穿插在其中,大家都觉得好看,自然界的风光在这里起到了一个好作用。
记者 :都是写大海的,和当年的那部《迷人的海》相比,您更钟情于哪一部?
邓刚:这是两码事。《迷人的海》是一种超现代的写法,象征的意义多一些。99%的大连人没看过《迷人的海》,他们也不会喜欢。《迷人的海》没有故事、没有爱情、连人名都没有。写作上的一些创新,让这部作品在当时的文坛上产生了一些震动,大家都没想到小说还能这样写,《迷人的海》让我从普通工人一步登天成为一个作家。没法说哪个更好一些,《山狼海贼》是一个正常的小说,从小说好看的程度上讲,它远远超过《迷人的海》。我还写过《灯红酒绿》、《曲里拐弯》等一些城市小说,我个人认为,我自己的作品相比较的话,是各有千秋的。
邓刚的小说创作主要涉足两个题材领域,工厂生活和碰海生活,塑造两类人物,工人和海碰子形象,表现出两种韵味,铁味和海味,特别是海味作品展示了我国文学中尚未触及的生活领域和创造了全新的艺术形象,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记者:有人评价:写大海,中国作家中至今没有能够超越邓刚的。您也这样认为吗?您对大海、对大连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邓刚:这句话是对的。我个人也这样认为的,我观察过了,至今为止,中国的作家中还没有人能比我写大海写得更好的。我不是说写作的技巧,主要是对大海生活经验,没有一个作家能和我抗衡的。这个熟悉不是一般的熟悉,能潜到大海里的作家,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的。我对大海的感情先是惧怕、无奈,最后是喜欢,没有想到,当年我赖以生存的大海今天会给我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记者:那您认为《山狼海贼》是一部好看的小说吗?
邓刚:好看。人物的爱情,悲欢离合的命运都好看、都比较感动人。大自然的美,大海那种奇特的美都被我用小说的形式写出来,大海的蓝色和陆地的黄色相交织在一起比较好看,我比较喜欢这几样的东西,等到大伙称赞的时候,我重新一看,确实挺好看的,我也很感动。
邓刚认为现在有一批作家故意把作品写的相当没有意思,故意做出一种深刻状,让人看不懂,邓刚形象地将这样的作品比喻成 “没肉的牛排”。
记者:您说过,自己不去啃“没肉的牛排”?这么说,是对当今的一些文学作品的不满吗?
邓刚 :很多作家写小说写的故意晦涩,写的东西一点没意思,有些读者还愿意去啃这样“没肉的牛排”,甚至赞美它有多深刻,我觉得他根本就没看懂,甚至连作者都不见得愿意回头看自己的作品。我是不会啃这种“没肉的牛排”的。
记者:您认为,“饺子”、“面片”、“馄饨”哪一种作品的市场更大一些?《山狼海贼》是高雅作品还是低俗作品?
邓刚:这是我开的一个玩笑,把饺子比喻成高档的纯文学,面片是俗文学,写出纯、俗相结合的作品,让你既吃到饺子的滋味,又得到面片的实惠,于是我们就发明了馄饨。馄饨是什么,是饺子吗?不是。是面片吗?更不是。馄饨就是馄饨。你决不能说吃了馄饨就等于吃了饺子或是吃了面片。也就是说我们只是又多了这种馄饨作品,这种作品既不艺术,又不通俗。现在有人总是提出一种口号,写出来的东西即要有文学艺术性,又要让大家愿意看,我也愿意写这种作品,但我认为这种想法很荒谬,我认为达不到。我的《山狼海贼》虽然不是高雅的,但最起码它不低俗。它代表不了高雅,我尽力让它好看而已。
记者:您对当今文坛的风气比较担忧?
邓刚 :我认为大部分作家的作品写得比较阴冷,让人看了不舒服,这一点真是令人担忧。很多作家喜欢把对社会的不满意写到作品里,有些作家故意在作品里挖掘人类的缺点和不足,他们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我也不是说批判不对,但小说不应象哲学一样去研究社会问题,这不是小说的本质。我认为文学就应该写得好看一些,这也不意味着让作家没原则的在那儿歌颂,但至少要在好看和有趣的情况下感觉到一点批判的力量,不是更好吗?偏弄得那么冷漠干嘛?我不喜欢文坛那么阴冷,那样小说就没人看了。把小说写得有意思些,也可以有对社会的批判,可以有你的世界观、审美观。但你要是首先以一个哲学家、社会家的姿态来写小说,那你这个小说肯定很失败。
邓刚在创作《山狼海贼》时,就大量研究过新一代作家的叙事方式。他认为他们那一代作家怎么学也达不到新一代作家叙事方式的水平,下一代人还会超越这一代作家的,这是一种必然的规律。
记者:您喜欢新一代作家的作品吗?您认为新一代的作家有哪些优点?您能接受新一代作家的优点吗?
邓刚:新一代的作家简直太了不得了。他们创作的作品中幽默程度和好看的程度是我们这一代作家所达不到的,新一代的作家主要是在叙事方式上对我们的颠覆。他们的叙事方式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我们学不来的。
记者:您会写《山狼海贼》的续集吗?
邓刚:出版社约过我,但我不会写。一部作品只有达到在全国引起轰动的效应了,才有创作续集的必要。《山狼海贼》没达到那个程度。
邓刚简介:原名马全理。当代作家,1945生于山东牟平。中国作协全国委员,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大连市作协主席。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白海参》、《曲里拐弯》,中篇小说《迷人的海》,短篇小说《阵痛》、《我叫威尔逊》等五百万字作品。1982年以来,其作品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东北三省优秀长篇小说奖、辽宁省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奖多次;大连市“金苹果” 终身文学艺术成就奖;作品还改编成影视剧本《碰海人》、《站直啰,别趴下》、《狂吻俄罗斯》、《澳门雨》等多部,并译成多国文字。曾被授为大连市及辽宁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山狼海贼》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4月下旬,中国作家协会将在北京举办《山狼海贼》研讨会。
记者印象:一个不委屈自己和读者的作家。《山狼海贼》让人读起来很舒服。
邓刚名言:希望被人理解是弱者的表现。充满力量和自信的人是不会乞求别人理解的。说我理解和同情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代人,不如说我实在是钦佩他们的生命力,尽管他们与时代一起扭曲,但活得很有力气,至于读者对他们同情还是理解、怜悯还是敬佩,我想得不多。只要读者知道,在这样一个时代,活着这样的一代人,这就足够了。
|
网址:大连文化名人访谈录 https://klqsh.com/news/view/153099
相关内容
日月其迈:山西文化名人访谈录励志名人访谈录
如何采访文化名人?
名人访谈:吴建豪专访
名人访谈:陈冠希专访
奥运名人访谈录
书评:凌峰用半生积累的文化名人访谈——解密跨越30年的文化记忆与对话
名人访谈在线收听免费下载
名人访谈要谈出精彩
无锡《非遗访谈录》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