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活与哲学》教材浅析及教学建议
生活哲学教育提倡节制与适度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教育#
笔者是高中政治一线教师,对高二哲学新旧教材(人教版)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高二《生活与哲学》教材浅析及教学建议
宜宾市一中 刘涛
现行高二哲学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知识体系、能力要求、栏目设置、观点表述等诸多方面区别较大。对于长期从事高中政治教学的老师而言,由于过往的知识体系根深蒂固,在处理新教材时容易习惯性地补充旧教材有关知识,或者按照旧教材体系和顺序进行归纳,却与新教材的考查要求产生了差距,结果费力不讨好。因此,在比较中完整准确地把握新教材体系,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我们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是搞好高二哲学教学的先决条件。
一、《生活与哲学》教材浅析:
1、设计思路: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手段,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基本内容。而旧教材是从理论分析入手,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手段进行内容展开,这一区别直接提示我们,教学设计要改变过去重分析重讲解的思路,而是始终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习惯展开,通过自学、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学懂,实现由“怎么教”到“怎么学”的转变。在课改培训中此点谈得较多,不再赘述。
2、知识结构:《生活与哲学》分为四个单元,围绕“如何看待自然、社会、和思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主要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说明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发展及矛盾观点,概括唯物辩证法;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旧教材分为八课,实质上还是围绕“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四大板块展开。由此可见,新旧教材在知识体系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在编排顺序和结构上的差异,决定了我们既要参考过去的体系辅助教学,又要忠实于现有体系,不能任意拓展和改变。特别是考虑到现行高考常用教材课题、框题、目题作为设问范围,在处理体系时更要小心。
3、观点表述:新旧教材在观点表述上有许多不同,比如哲学的基本问题,旧教材表述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新教材表述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实践的含义,旧教材表述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新教材表述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旧教材表述为“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新教材表述为“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等等。应该说,新教材表述更加科学和准确,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寻找这种区别,避免口误让学生无所适从。
4、内容变化:新教材从课改思路入手,有意识地增、删了一些内容。比如在辩证法板块中,增加了“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一目,在联系观中增加了“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把创新作为单独一课(第十课)呈现,增加“辩证否定观”等,同时删去了内外因关系,矛盾含义中删去了“事物之间的矛盾”等表述。在教学中,对于已经删去的内容我们不必关注,不能盲目补充拓展从而增加学生负担,而对于新增内容或者新的表述则要特别注意,一方面要思考这些内容在板块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要思考与其他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此类变化还有很多,建议大家平时可注意搜集一下,以做到心中有数。
二、教学及复习建议:
1、分析高考特点,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四川今年是第一次课改后高考,暂时无法具体分析。但我们可以关注课改区高考试题和分析,把握趋势和方向。比如重视主干、突出人文、贴近时政是高考永恒主题,我们可在这些大原则指导下分析具体表现和方向,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训练中的突破口。从高二阶段就以高考为指导,高三复习才会有的放矢。
2、.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学好哲学的关键在于知识的系统化,否则学生就会思路混乱含混不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宏观上去把握知识,使基础知识条
网址:高二《生活与哲学》教材浅析及教学建议 https://klqsh.com/news/view/160128
相关内容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教学设计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第二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
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析
“快乐理念,快乐学习”——小学体育快乐教学浅析
复旦哲学教授徐英瑾携新书开讲:从85条哲学建议里,找应对现实的勇气与智慧
哲学、宗教
衡中名师给准高一、高二、高三的60条暑期学习建议,建议收藏
哲学教人好好生活
浅析快乐教学理念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