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与文化自信读

发布时间:2025-08-17 14:02

通过阅读了解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生活乐趣# #阅读爱好#

我坚信:阅读始终是知识的源泉,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有回报。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在中国各地中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个万多人的小镇,有几十个麻将馆五六家网吧是常事。

中老年人参与到麻将,青年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和看电视。

不管是在网吧,还是在大学的电脑室,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都在玩游戏,少部分在聊天。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读书的学生少之又少。再看看各部门领导,一天忙於应付各种检查、应酬、饭局。读书已经变成了学者的专利,也许很多学者也不看书了。这确实让人担忧。

中国人不爱读书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民文化素质偏低;

二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是“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

四是市面好书越来越少;

五是读书无用论思想冲击;

六是书本价格居高不下,穷人孩子买比起。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当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建国虽短,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8个。

以色列环境恶劣,国土大部分是沙漠,而以色列却把自己的国土变成了绿洲,生产的粮食不但自己吃不完,还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其他国家。

而匈牙利,诺贝尔奖得主就有14位,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等众多领域,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

他们的发明也非常多,可谓数不胜数,有小物件,也有尖端产品。

一个区区小国,因爱读书而获得智慧和力量,靠著智慧和力量,将自己变成了让人不得不服的“大国”。

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

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尼克松80年代出了一本书叫《1999,不战而胜》,很出名。原因是前苏联不到1999年就自动解体了,既印证了他的预言,也兑现了美国对前苏联的战略。这是美国人用中国智慧击败对手的经典案例。

尼克松在书中的最后部分说了这么一句话:

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拿破仑非常喜欢读书,他从读书方面所摘抄下来的记录,后来经印刷出来的就有400多页。

网址:谈阅读与文化自信读 https://klqsh.com/news/view/161377

相关内容

引领“阅”“读” 做文化自信的人
阅读与文化
在全民阅读中坚定文化自信
以阅读文化推动全民阅读
阅读素养与文化传承.pptx
阅读文化面面观
网络阅读文化
阅读文化研究.doc
阅读 文化是什么
以阅读共建“文化大运河”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