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文化】中山传统文化习俗 中山历史文化 中山民俗风情概况
历史文化:古代诗词中的传统节日习俗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智慧小知识# #历史文化小常识#
方言文化
中山市的语言状况较为复杂,主要使用汉语方言,包括粤方言、闽方言及客家方言。其中使用粤方言的人数最多,占总人口的84%,主要分布在北部冲积平原区和中部的石岐地区。
短语/俗语:涸喉一喉咙干,冻滚水一煮沸的凉水,旧底一以前,补绿一沙田柚,点子/点吖子一怎么样,咁子/咁吖子一这样,诊眼眠一打瞌睡,我行先一我先走,食晒一吃光,呖一能干,鼻哥一鼻子等。
节日文化
中山市拥有农历三月初三、元宵节、端午节、七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之外,还有四月初八浴佛节、农历六月初六日为天贶节、龙舟赛、小榄的菊花会、飘色巡游等大型的民间盛会,其中菊花会是小榄镇特有的民间传统花会,乡民在菊花会举办期间展示各式菊花,文人在菊花会上把酒吟诗、赏菊画菊,期间还有菊花戏上演。而飘色巡游在中山一些乡镇的传统节日期间都会举行这样的巡游活动,且黄圃镇还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飘色之乡”的称号。
嫁娶文化
中山传统婚俗流程:媒妁缀合、合年庚、相睇、送“利是”、男家下聘礼、女家受礼称“纳聘”、查三代、上头、祭祖、迎亲、出阁、过火盆、拜堂、摆喜酒、闹房、回门。
中山现代结婚流程:女方亲友送嫁妆—迎亲—向女方父母敬茶—出门—到男方新房—向男方亲戚敬茶—晚上迎宾—入场—致谢—敬酒—送客一三天回门。
饮食文化
中山菜以制工精细、选料考究的技巧,将地方饮食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山传统的本地菜式以粤菜为主,在五桂山的客家人中还保留有传统的客家菜式。中山还形成了两种特别的饮食习惯,它们是饮茶和打甂炉。中山的饮茶和北方的不同,并不是以品茶为主,而是以吃各种广式点心为主。
中山名吃:石岐乳鸽、钵仔禾虫、走地三黄鸡、小榄炸鱼球、三乡小炒、椒盐水蛇、蒸三干、白灼鱼皮、砂锅鱼头等。
做生日文化
石岐区的俗例,对平时的生日(俗称闲生日)不甚重视,从31岁起做大生日,凡出头(即31、41、51、61、71、81、91岁等)都叫大生日。备生日酒宴款亲友,接受祝贺,称“祝寿”。以后逢每10年的第一年都做大生日,但很少人在41岁和51岁摆寿宴庆祝,意思是四不好听,五穷六掘。60岁以上的生日叫大寿,老人做生日摆酒叫寿宴。女婿做大生日,岳父母要送一条裤;子女做大生日父母亦送裤,表示贺生日之人大富大贵的意思。
丧葬文化
人死出讣告,亲族戚友前往吊唁,敬献花圈和挽幛及钱物,家属亲友挂白带、穿白麻服,向死者告别,寄托哀思。出葬时,吹奏哀乐于先,子孙亲族戚友随行送葬,棺柩送到火葬场火化。事后,主家答谢送葬者“利是”一包、一粒糖和一条白毛巾、请吃饭,叫“解慰酒”,中山沙田区又称“英雄会”,饭后可除去黑纱及所有悼念标志。小榄地区对丧葬仪式十分讲究,至今改送花圈或送一对花篮。其后,每逢清明节则去扫祭。年过80岁老人去世,称办“喜丧”或“笑丧”,丧礼颇重,邻里亲朋前来领丧家饭菜,称分寿,丧家分饭越多越荣耀。丧宴一定用七道菜,俗称“吃七”。菜式清淡,忌用烧猪肉,忌用全鸭,席间不设酒。
网址:【中山文化】中山传统文化习俗 中山历史文化 中山民俗风情概况 https://klqsh.com/news/view/163825
相关内容
【中山文化】中山传统文化习俗 中山历史文化 中山民俗风情概况中山文化专题
太原文化习俗大全 太原历史文化 太原风俗习惯 太原特色民俗文化盘点
文化习俗,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有哪些?
东莞民俗文化介绍 东莞风土风情 东莞传统文化有哪些
【大话户外】户外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山水情结”
春节传统习俗:从历史、文化到现代的演变
元宵赏灯:如何在创新中赓续民俗文化传统?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1 文化解读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