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光芒

发布时间:2025-08-18 22:42

通过阅读经典,可以跨越时空感受智慧的光芒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经典阅读#

阅读的光芒 | 专业性与普及性,“硬币”的两面

2025-08-15 14:00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

发布于:北京市

阅读的光芒

解放书单十周年精粹

2025年8月8日

第35期

▷▷▷

《阅读的光芒:解放书单十周年精粹》是10年30期“解放书单”的精选集,从这本书中可以了解由解放书单推荐的30期300多本好书、100余篇学者大家撰写的独家书评,以及横跨10年的“解放书单”副书单的文化侧写和书业记录。

书是思想的产儿。经过时间沉淀,本书涵盖了思政、经济、历史、新知、社科、文学、艺术、城建等多维度视角,展现和印证了“解放书单”的品质与追求,也为爱书人提供了一个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半亩方塘”。

▷▷▷

大宋之变,1063—1086

作者:赵冬梅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K244.05/5

推荐理由

自从21世纪初大众文化市场勃兴以来,围绕着专业学者该不该加入这个市场行为中去,该如何向大众普及、讲述专业知识,一直存在着争议。很多学者坚持,普及不是迎合,我非常赞同这个立场。一个好的文化产品应该和其他优质商品一样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能起到修正、引导乃至教育市场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进入到普及领域后,学者若是在问题意识、讲述方法上仍保持学院模式,以小众思维忖度“大众需求”,亦属无益。在普及性的文化讲述能起到正面引导作用之前学者首先需要接触、思考、理解“大众”这个定义甚为模糊的群体样本,在选择表达内容与表达方式的时候,兼顾知识、观念与传播效果。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不仅要击中大众的需求点,也要找到合适的讲述方式,其复杂程度远超局外人的想象。多数情况下,学者和他的听众、读者,虽近在咫尺却远隔天涯。

赵冬梅教授的《大宋之变,1063-1086》,是专业学者向大众讲述历史的典范之作。这本书以司马光的思想、经历为线索,揭示从宋仁宗晚期向宋神宗时代以及宋哲宗早期过渡的历史大变局,是我最关心的历史话题。其最鲜明的特点有两个。第一个特点是文献功夫很扎实,考索、梳理细致入微,但作者并没有把复杂的考据、思考过程展现在纸面上,而是把它深藏在处理后台。非专业读者看到的是精心梳理过的故事,专业读者自能透过流畅的叙述体会到文字背后的艰辛。这正是炼成一部优秀文化普及作品的关键所在。

21世纪初,文化普及热方兴未艾之时,个别传播者对经典著作或历史人事的理解浮皮潦草甚而错谬百出,是普及工作招致诟病的主要原因。有些持批评意见者把这样的文化普及定性为生意经,也不能说是苛评。文化普及首先要求传播者对学科知识有敬畏谦逊之心和认真学习的态度,否则通过现代传播工具传播出去的都是谬误。但也存在着另一种极端,即“掉书袋”。有些学者试图以复杂的引据、艰涩的行文来显现自己的深刻性,先不讨论专业论著该不该这么写,但至少在文化普及领域,这是不妥的。如果写一部普及作品,学者仅仅是想找到更多读者、听众来展示自己的深刻与冷峻,向更多人宣布“我比你高明”,同样是缺少敬畏与谦逊之心的表现,暗藏着所谓的文化精英对大众的成见与藐视。如果一部普及作品不具备传播效果,其意义何在?《大宋之变,1063-1086》则将专业性与普及性这两面,熔铸在了一个硬币上,这是要在专业与传播两个领域内下足功夫后才能获得的能力。这样的工作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了。

《大宋之变,1063-1086》的第二个特点是兼顾细节与宏观,能通过细节更新来改变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宏观认识。举两个具体的例子。第一部分“父子君臣”剖析了宋英宗特殊而尴尬的身份对他即位前后心理、行为造成的影响,对宋英宗挑起“濮议”及其令人失望的政绩背后的隐衷阐幽入微,全书即以此为基调探析年轻的神宗即位后的基本心态,认为需要以大有为、大功业来证明他们父子继统的正当性,是神宗内心最深层的渴求。此后开边、变法等大政方针的确定,即来自这一根本驱动力。作者对神宗心态及其成因的细节分析令人拍案称奇,而这些细节足以改变人们对北宋中期历史变化的宏观认识,为熙丰新政找到新的历史基石。

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来自对台谏官的分析。台谏在北宋中期政局中的作用,是全书一条重要的线索,主角司马光本人最合身的标识也是台谏官。台谏官的存在本来是促进政治多元化的制度保障,宋神宗与王安石为了执政效率,通过将包括台谏在内的官僚系统工具化,抹杀了这种多元性。元祐更化后,台谏官虽然换成了另一阵营的人员,但熙丰时代政治一极与不包容、不妥协的特点被继承了下来,只不过这一次枪头对准了造就这一体制的新法阵营,元祐初期的台谏官对章惇的弹劾最能说明问题。

以前我对司马光在元祐初期的政治措置也有诸多疑惑,觉得这些做法与司马光的一贯主张不符。在没有更好的解释之前,我也只能从众说,认为司马光和王安石一样偏执,言行亦不相符。读到《大宋之变,1063-1086》的最后一部分才豁然开朗。原来面对宋神宗和王安石留下的专制体制,司马光的和解主张已无用武之地。所以元祐更化失败这个锅仍然是宋神宗、王安石的,而不是司马光的。作为司马光的拥趸和那个时代保守主义的同情者,读到这一段时竟生出一种类似于此生无遗恨的情绪。

近年来,大众对宋代文化、历史有很强的了解需求,对宋代美学以及北宋中期、两宋之际的历史了解兴致尤其高。《大宋之变,1063-1086》呈现的历史面相补充了我很多认知,深刻的洞察与剖析引起我很大的共鸣,颇有我想讲的话都让她讲了的感慨,而且讲得比我好,文笔的流畅性,能让人感受到女性作者特有的细腻与柔软。作为这些年都在从事历史文化普及工作的同行,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当代学院派学者试图打通走向大众之路的努力。

资料来源:彭卫国,朱爱军.《阅读的光芒:解放书单十周年精粹》,商务印书馆,2024.

文案|摘编自解放书单第19期

编辑丨章润芃(中农图苑)

审核|师丽娟 徐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阅读的光芒 https://klqsh.com/news/view/165663

相关内容

《我们光芒万丈》破题青少年心灵成长困境 随书附赠“心理自助站”开启阅读疗愈新模式
《消逝的光芒2》读书俱乐部保险箱密码是多少
用文字点亮孩子的心灵孤岛,陈伟军推出儿童文学新作《我们光芒万丈》
阅读的力量:专业性与普及性,文化普及的硬币两面
消逝的光芒2攻略
家庭阅读时光:分享与陪伴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儿童文学《我们光芒万丈》出版
儿童文学《我们光芒万丈》鼓励青少年悦纳自己
享受阅读的乐趣 享受阅读心得体会(精选8篇)
57岁退休后逆袭人生,自媒体带来的光芒与乐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