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为桥 共绘文明互鉴新画卷 外国学子体验古籍修复技艺
古籍修复讲座,感受文化遗产保护 #生活乐趣# #文化讲座#
内容提要:昨日,天津图书馆携手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留学生古籍修复体验活动。来自阿曼中学生“汉语桥”团组的20余名阿曼师生和来自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通过馆区探访、非遗技艺体验、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沉浸式学习体验天津图书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深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昨日,天津图书馆携手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留学生古籍修复体验活动。来自阿曼中学生“汉语桥”团组的20余名阿曼师生和来自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通过馆区探访、非遗技艺体验、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沉浸式学习体验天津图书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深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汉语桥”团组和留学生们在馆员的专业讲解下,参观了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区的服务区域,了解了馆区的功能布局与服务内容。在XR(扩展现实)沉浸式漫游空间,他们戴上智能设备,于移步换景间“穿越”至大唐丝路,沉浸式感受历史魅力;走进图书借阅区,在浏览浩瀚馆藏的同时,亲身体验现代化借阅服务的便捷高效;步入“馆中馆”音乐图书馆,“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的雅致格调扑面而来。馆内交融的空间艺术之美、浓郁的书香氛围与前沿的现代科技,为大家带来了层次丰富、记忆深刻的感官与文化双重体验。
步入天津图书馆古籍修复室,古籍修复师现场展示古籍修复技艺的流程,演示核心工序,并就关键技术作互动答疑。修复师的生动讲解让阿曼中学生及留学生们对这项古老而精密的技艺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体验环节,天津图书馆准备了仿真破损古籍书叶和全套修复工具材料。在修复师的指导下,“汉语桥”团组和留学生们兴致盎然,纷纷动手参与古籍修复。他们小心翼翼地拿起工具,模仿着修复师的动作,尝试对仿真书叶进行修补。通过亲手操作,大家不仅感受到了古籍修复技艺的精巧与严谨,更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中“修旧如旧”的智慧与匠心精神。来自阿曼的高中生欣怡说:“来天津图书馆亲手修复古籍一直是我的心愿,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新奇有趣的体验。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多元包容,我非常期待未来能再次来这里感受中国文化。”
“汉语桥”团组带队教师法哈夫说:“中国和阿曼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国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人文交流也在进一步增强。在今天的参观活动中,我们不仅收获了视觉享受,还进行了动手体验,对天津图书馆的藏书系统和非遗体系也有了更多了解。中国的文化和语言让我受益匪浅。我的学生们对这次活动也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古籍修复,我希望能把修复古籍的经验带回阿曼,将来运用在教学中。”
天津图书馆馆长刘云鹏表示,此次外国学子文化体验活动以古籍修复为载体,为外国学子搭建了一个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记者 张帆 曹彤)
网址:非遗为桥 共绘文明互鉴新画卷 外国学子体验古籍修复技艺 https://klqsh.com/news/view/166789
相关内容
何以中国丨津门非遗里的文化密码:杨柳青年画绘就古今交响沉浸式体验引领非遗文化热潮:外国游客的新选择与文化共鸣
非遗版春节:庙会上体验中国年
央视蛇年春晚:非遗焕新彩 共庆中国年
国庆手作体验:非遗手工艺品DIY指南
描绘大美与柔美西湖的经典画卷——邱汉桥《梦莹西湖》赏析
文艺上海年|逛古镇、赏灯会,在上海体验浓郁的民俗非遗年味
外国留学生江西九江“看见非遗”:学茶艺做陶瓷 感受非遗魅力
美术鉴赏——中国传统绘画鉴赏
“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与海外汉学”学术研讨会在上外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