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快评|影视剧“网感”在消失是个好现象
电影节是发现新片和影评的好时机 #生活乐趣# #电影娱乐#
与正在热播的“上海出品”电视剧《人生之路》编剧洪靖惠聊天,谈及一个好现象:“终于,最近来找我写剧本的平台不再谈‘网感’了。”作为上戏戏文系副教授,她也同时担任编剧技法的教学:“像‘人设’这样的网络词汇,也是很业余的表述。在编剧法里叫‘人物小传’。使用‘人设’这个词的戏文系学生也在减少。”
所谓“网感”,就是电视剧创作要符合网络流行的“玄而又玄”的感觉。例如不少时空背景架空的穿越剧、甜宠剧,多半由流量明星主演,就带有“网感”。出于“产业”考虑,选择网络小说读者众的作品改编电视剧,赢利的可能性更大。这样的作品,往往只注重时间节点、表面“美丽”和商业回报,而不在乎价值取向、编剧品质、导演手法等艺术规律。久而久之,“惯坏”乃至降低了观众的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割了观众的韭菜。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好在,像《狂飙》《人世间》《警察荣誉》等一系列现实主义题材的剧目,由资深或科班出身的编剧出手,回归到注重艺术规律的正途上,注重人物塑造与刻画、注重情节设置与推进。不再有影视公司找编剧时谈“网感”或者“人设”。“人设”的出处是动画片,仅表达“人物造型设计”,属于美术范畴,不涉及人物内心。后来,引申为明星原来在公众面前塑造的美好形象破碎、崩塌——因而在网络界,“人设”后常常带上“崩塌”。之所以“崩塌”是因为本来就不具备美好的内在支撑,徒有浮华的表象。
话剧中心前些年曾邀请俄罗斯导演来排演契诃夫话剧《万尼亚舅舅》。这位导演要求每一位演员写1万字的“人物小传”,一时成为圈内外热议。但是挖掘人物角色的内心而不仅限于外貌造型,绝对有助于人物塑造——这是永恒的真理。而小说《人生》和电视剧《人生之路》,之所以在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下,依然同样感动人心,就是因为人物情感的真实、可信——人生之路如何选择,爱情、事业矛盾之际怎么办等等,都是母题。
当前影视剧越来越好看,就是因为越来越以专业的态度来塑造作品了。“网感”在消失,“人设”已崩塌,就是影视剧品质提升的证明。
朱光/文
我要爆料联系电话:962555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址:新民快评|影视剧“网感”在消失是个好现象 https://klqsh.com/news/view/168745
相关内容
文化快评|AI“魔改”经典影视剧现象须警惕中新艺评:影视剧“炒冷饭”,“拍挺好不许再拍了”……
得失尽在“我”(新作速评)
影视剧评大全
影视剧评说搞笑电影电视剧吐槽
ai写剧评软件,AI写剧评软件,解锁影视评论新境界
评越剧《我的大观园》:得失尽在“我”
中国文艺评论网:影评与“新书写”:类型、特征及其问题
影视评论的写.ppt
生活观察丨“水军”控评,饭圈“养号”?影视剧“未看先评”怪象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