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将量化动量的过程分解为5个连续的步骤:
确认可投资的领域:我们的可投资领域通常为A股的中大盘股。
一般动量筛查:根据过去12个月(忽略最后一个月)的收益将可投资领域内的股票排序。
动量质量筛查:运用FIP算法,对高动量股的动量质量进行筛查。
动量季节性筛查:运用有关动量投资的季节性知识决定再平衡的日期。
坚定地投资:投资于由动量质量最高的股票组成的组合,且组合内的股票要集中。
这种形式的投资需要投资者恪守承诺并承受一定的回撤。
下面介绍一个符合上述步骤的假设的投资组合建设方案。
假定步骤1中的可投资领域是1000只股票。
在步骤2中,我计算出这1000只股票的一般动量值,并确定排名前10%的股票,也就是一般动量值最高的100只股票。这里我一般使用同花顺问财进行初步动量股的筛选。
筛选语句为:市值前1000,近1年涨幅前100
在步骤3中,我计算出步骤2中确认的100只高动量股的FIP值,并按FIP值排序,值越低的动量质量越高。然后我们选定其中一半或50只具有平稳动量路径的股票。
备注(例如ABC股票的一般动量值为50%,在过去的252个交易日中,该股票收益为正的交易日占35%,收益持平的交易日占1%,收益为负的交易日占64%,那么, ABC公司股票的FIP值= (+1)×(0.35-0.64)=-0.29。)
这一步计算的目的是排除急涨急跌的股票,动量股也需要追求平稳的增长,而不是斜率极高的快速增长,那样的股票套人非常容易。
在步骤4中,我构建典型的投资组合,而且为了利用季节性效应,我在2月、 5月、 8月和11月末对投资组合进行再平衡。这些月份是我通过个人统计,认为比较适合调仓的月份。
最后,在步骤5中,我们以等权重法(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股票的特定风险)构建包含大约50只股票的投资组合,并且为应对相对较高的波动率和长期的出色表现(和糟糕不佳)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