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广泛应用于因疾病或手术导致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对于需要长期鼻饲的患者而言,居家护理成为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确的鼻饲居家护理不仅能保证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为鼻饲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全面、实用的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极其重要,让我们一起学一下鼻饲患者的居家护理。
一、鼻饲患者饮食常见配方
1、基础型:如米汤、米糊、牛奶、豆浆、鸡蛋羹、蔬菜泥(菠菜、胡萝卜等)、肉泥(鸡肉、鱼肉等)、水果泥(苹果、香蕉等),可单一或混合匀浆后使用。
2、营养加强型:在基础配方中添加蛋白质、植物油、维生素补充剂等,提升营养密度。
二、鼻饲患者的日常护理步骤
1、观察患者神志、面色,确认无呕吐、腹胀、呼吸困难等不适。
2、确认鼻饲管位置:检查鼻饲管固定是否牢固,鼻腔有无黏膜破损、出血或分泌物堵塞,标记好鼻饲管外露部分的长度,确保未发生移位或脱落。可通过抽吸胃液(通常为无色/淡黄色、浑浊液体)或注入10-20ml空气听胃部有无气过水声来确认。
3、准备用物:备好鼻饲饮食(38-40摄氏度左右,避免过冷过热)、注射器、温开水、纱布、棉签等。
4、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度),或坐位,避免平卧位,防止反流、误吸。
5、注入食物: 先注入20-30ml温开水冲洗管道,再缓慢推注鼻饲液(速度不宜过快,每次100-200ml,间隔≥2小时),推注过程中观察患者反应。
6、避免污染:操作前后洗手,鼻饲液开启后需冷藏(2-4度),24小时内用完;自制饮食需现配现用。
7、冲洗管道:鼻饲结束后,立即用20~30ml温开水冲洗管道,避免食物残留堵塞管腔。
8、保持体位:鼻饲后维持半坐卧位30~60分钟,避免立即平卧、翻身或剧烈活动,减少反流和误吸风险。
9、清洁与固定:用棉签蘸温开水清洁鼻腔分泌物,更换鼻饲管固定贴(每周1~2次,如有松动、污染及时更换),避免胶布压迫鼻梁或鼻翼。
三、日常观察与维护
1、口腔与鼻腔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洁口腔2~3次,湿润口唇,预防口腔感染和溃疡。
2、并发症监测:观察有无腹胀、腹泻、恶心呕吐(记录呕吐物颜色、量),粪便性状(是否稀便、便秘);监测体温,若出现发热、腹痛,需警惕感染或管饲相关并发症。
3、管道维护:未使用时,每日用温开水冲洗管道1~2次,保持管腔通畅;长期鼻饲患者需按医嘱定期更换鼻饲管。
四、注意事项
1、操作全程严格洗手,避免污染;鼻饲饮食需现用现配,剩余未用完的商品化制剂需冷藏并标注时间。
2、若出现呕吐、呛咳、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立即停止鼻饲,侧卧位清理口鼻分泌物,必要时就医。
3、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2小时,速度不宜过快(推注时间≥10~15分钟)。
4、具体操作需结合患者病情,由医护人员指导后执行,定期复诊调整护理方案。
五、结语
鼻饲居家护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家属耐心、细心地执行。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和有效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可以确保患者获得
良好的营养支持,促进康复进程。同时,建议患者及家属定期与医护人员沟通,及时获取专业指导和帮助。
温馨提示:
高唐县人民医院已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网约护士上门服务,可行操作:更换胃管、更换尿管、换药、压疮护理、膀胱冲洗、静脉抽血等。
具体操作:
♥点击右下角“线上诊疗”
♥选择“互联网医院”
♥点击“医护上门”,选择需要的护理服务项目预约即可。
神经内二科
杨玉玲
主管护师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多年,积累了大量临床护理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术,网约护士,擅长鼻饲、静脉抽血等多项护理操作技术。
文章:杨玉玲 神经内二科
编辑:高秀芬
审核:王 昕
家门口的京、沪、鲁大医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