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从“量”到“质”的转变
公益活动参与提升生活质量:从乐趣到公益的转变 #生活乐趣# #公益活动参与#
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升
我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跃升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近日,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发布最新数据,揭示了我省城镇居民生活的新变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消费观念、消费模式以及消费结构都经历了深刻变革,从原先的“量”的满足逐步转向了“质”的提升,更加关注生活品质的提升。
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副总队长于海芳指出,过去,我省城镇居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粮食、蔬菜等基本生存型食品上。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更多地转向了肉禽蛋水产品等改善型食品。2023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肉禽蛋水产品达到了6公斤,相比1978年增加了3公斤;同时,鲜瓜果和奶及奶制品的消费也呈现出显著增长。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我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
5月1日晚,正定古城游人络绎不绝,秦皇岛游客在此驻足拍照。(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赵威摄
衣着消费迈向个性化与时尚化
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的衣着选择相对单一,主要满足基本穿着需求。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省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追求独特与潮流。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达到1923元,相较于1952年,增长了惊人的107倍。
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加速
在过去75年的漫长岁月里,我省城镇居民的耐用消费品经历了从实用型向享受型的转变。消费品的多样化使得居民家庭设备日趋高档与现代化。在改革开放前,人们向往的是“三转一响”的老式物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和录音机等“新四件”成为了新宠。如今,移动电话、智能空调、家用电脑以及家庭轿车等高端消费品已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我省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的全面发展,不仅标志着消费档次的提升,更彰显了智能化、多样化和高档化的消费趋势。2023年末,我省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平均拥有计算机2台、移动电话29部、空调14台以及汽车6辆。
文教娱乐消费大幅提升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持续增加,全民文化水平得以显著提升。随着教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我省城镇居民对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也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2023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达到了2704元,相较于1952年,增长了惊人的52倍。
交通通信飞速发展。
在过去的75年里,我省的交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一个现代化的公路交通网络正在加速形成,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从曾经的自行车、摩托车,到现在的环保公交车、高铁动车,我省的交通工具在不断升级,为百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2023年,我省城镇居民在交通通信方面的支出达到了惊人的3691元,相较于1978年,增长了整整1280倍。同时,交通通信支出在总消费中的占比也持续上升,达到了2%,比1978年增加了2个百分点。
举报/反馈
网址:河北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从“量”到“质”的转变 https://klqsh.com/news/view/173149
相关内容
如何看待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这些质量如何进行全面提升?围绕优化居民衣食住行 北京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延吉市民生实事多重举措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居民生活质量
多维度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多维度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人民政协网
转变城市发展理念,让生活更美好
余杭区:建设美丽城镇现代化品质生活圈
赣州:优化人居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