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时间贫困,我们如何获得快乐?
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获得自我提升的快乐。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乐趣# #学习新知识的乐趣# #简单快乐瞬间#
内容来源| 本文摘编自中信出版社书籍
《时间贫困》 [英]凯茜·霍姆斯 著
责编| 柒排版| 拾零
第 9126篇深度好文:3663字 | 10 分钟阅读
你是不是也觉得时间永远不够用?被deadline追赶,被琐事包围,被社交媒体的碎片信息裹挟,每天像陀螺一样旋转,却说不清自己究竟忙出了什么结果。每天被填得满满当当,临睡前回想却觉得虚无得可怕——这种"时间贫困"之感,让生活愈发沉重。
美国知名社会心理学家凯茜·霍姆斯(Cassie Holmes)在《时间贫困》一书中通过追踪数万人的时间使用数据,发现一个惊人规律:当人们每天可自由支配时间少于2小时,生活满意度会直线下降;而当可支配时间超过5小时,会陷入缺乏目标感和意义感的无所事事中而痛苦,幸福感也会降低。
时间贫困的本质,是意义感的饥饿。
作者通过大量数据研究揭示了一个反常识的真相:时间贫困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感受,在于我们与时间的关系认知。她在书中犀利指出:“你所谓的时间不够,仅仅是你的一种主观‘错觉’。”
作者表示当每日可支配时间低于2小时,人们会出现时间贫困的症状:感到沮丧、焦虑,在情感上精疲力竭。一味追求忙碌和催促人们进步的文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压力,最终给人们造成了情感上的伤害。
无止境地内卷,使现代人陷入“时间必须被填满”的效率陷阱。这种心态又进而引发做事效率和决策能力降低、对生活失去掌控感、难以维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等。现实生活中,太多人正陷入时间贫困。
更可怕的是,这种状态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越是感觉时间不够,人越容易拖延逃避;越是拖延,实际可用的时间就越少。就像溺水时拼命挣扎,反而加速下沉。
另一方面,作者同样表示:当你的自由支配时间超过5小时之后,你想做什么的时间越多,反而会越不开心。就像很多人在突然放假闲下来后,最开始觉得一天想干嘛就干嘛。
但实际上,当你有很多可支配时间,却不知道做什么,失去目标感和成就感,心理上也会感觉时间贫困。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分析数万人的时间分配与满意度数据后,发现——每天2-5小时自主支配时间的人群幸福满意度最高。
要想在生活中获得更多满足感,重点不在于我们拥有的时间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时间。时间对于个体来说是唯一平等的资源,只要充分合理利用已有时间,完成最重要的事情,就会收获更美好更幸福的感觉,关键是如何让自己可自由支配的这“黄金2小时”更有意义?
面对时间贫困,我们该如何摆脱?
一、开源节流让时间可视化
时间贫困是一种主观感受,要从主观感受上让自己更加的感到时间充裕。首先得努力在自己的一天中,找到让我们不会掉入时间贫困的那“黄金2小时”。《时间贫困》的作者霍姆斯提出一种名为“时间追踪”的练习,以此帮助我们识别哪些活动能真正带来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可以尝试做一个时间追踪表,把一天的时间以半小时为单位划分,然后详细记录每个时间段内做的事情,持续记录两周。记录得越详细越好,例如不要只写“工作”,而是具体到“准备项目汇报”“参加部门会议”等;不要只写“放松”,而是具体到“刷短视频”“阅读”等。
同时,用1-10分来评估做每件事时的快乐程度,1分表示完全不快乐,10分表示非常快乐。
通过时间追踪会让人清晰地认知到自己时间的去向,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时间分配,把时间花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更自由的去掌控时间,从而缓解时间贫困感。
二、坚持运动给时间“充值”
虽然很多人会经常因为时间不够而放弃运动,但你可能不知道,运动其实是摆脱时间贫困的一剂良药。
有研究证明,运动是一种增强自尊心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能让我们在心理上感觉更强大,更有掌控感。而这种掌控感,会让我们觉得时间更充裕。
从本周开始,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吧。不需要给自己设定高强度的训练计划,只需要迈开步子行动起来。
清晨起来,去户外慢跑,感受清新的空气和阳光的温暖;晚上下班回家,跟着网上的燃脂教程跳跳操,释放一天的压力;或者利用午休时间,在办公室做几组简单的伸展运动,放松一下紧绷的身体。
这些简单的运动方式,都能让我们释放自己,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更好的状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
三、随机行善使时间“增值”
把时间花在他人身上,会增加我们的自我效能感,让我们认同自身的能力,这种价值感也会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充裕。
抽出半个小时给朋友打电话,询问她的近况,分享彼此生活的点滴,不仅能增进友情,还能让你从繁忙的生活中暂时抽离出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亲密的连接;在电梯开门时,花几秒钟为后来的人按一下门,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会收到对方真心的谢谢,而你也会因为这个善举,收获一份内心的满足。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兼顾他人,不仅能让别人感受到温暖和善意,还能让我们自己感到更幸福,觉得时间更充裕。
四、敬畏之心让时间“变宽”
在世界和周围的人身上获得敬畏感,有助于减少时间贫困感,增加充裕感。敬畏之心能让我们突破日常琐碎、超越自身的界限,用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生活。
去大自然中徒步旅行,欣赏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去博物馆、影展参观,感受艺术的魅力;参加一场精彩音乐会,在现场聆听美妙的旋律;与他人建立深刻的链接,某一瞬间出现令人大开眼界的对话。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体验,我们会发现,时间仿佛变得更宽广,我们的内心也更加丰盈和满足。
活在当下,是抵抗时间焦虑的终极武器。
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无论多快乐的事情,都无法永远给你带来快乐。人类在持续且反复地接触一些事物时往往会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一次又一次看到同样的事物、做同样的事情、和某个人待在一起,都会降低这些事情本身对我们情绪体验的影响。
简单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习惯一切。研究人员将这种现象称为“享乐适应”。为了减少享乐适应,并且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到更加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想一想每天可以从什么地方获得更多的快乐呢?
1.计算剩余时间
当我们意识到拥有的人或是东西并非永远都在时,比如,当你计算发现陪父母一起吃饭的时间可能只剩下1%,或者陪宠物出去遛弯的时间还剩不到50%,你或许会更珍惜这些快乐的时刻,更投入去享受这份快乐。
认识到看似日常的活动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之后,你会更加关注这些活动。这种计算将帮助你优先考虑和保护这段时间,并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更加享受和珍惜它们。
2.给日常增添仪式感
另一种减少享乐适应的方法是化平凡为特别,而不是只关注平凡之事。比如我们可以给事件命名,不仅仅是安排你和你的伴侣(或者朋友)晚上出去吃饭,你可以把它称为“约会”。即使是这样简单的重新命名,也会让这个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在你的人际关系中,把一项你喜欢的日常活动当作一种仪式,将它视为自己的传统。这适用于任何事情——下午与同事一起喝咖啡,晚上与朋友一起看电影,或与伴侣一起外出就餐。仪式感,可以让当下更美好,更有意义。
3.中场休息
你如何确保这些珍贵的仪式不会变成日常小事?以出门前喷香水为例,如果你每天出门前都喷同样的香水,闻到同样的香味,久而久之鼻子适应,从而失去了其特别性。
你要做的就是休憩片刻,或者是换一种味道的香水,这样我们就能重新体会那种愉悦的感受。即使在做最好的事情,也最好休息一下。放下喜欢的日常活动,休息一下,有助于减缓其变成习惯的速度。
4.增加多样性
当同样的好事一次又一次发生时,我们就不再注意,于是便产生了享乐适应。然而,变化会让我们停下来去关注。作者在书中展示了她关于多样性的一项研究结果:增加好东西的种类会让我们更投入,从而更快乐。
例如,假如你在吃了8口巧克力焦糖冰激凌后,挖了一勺薄荷冰激凌吃,你会注意到并在过程中感到惊喜。
5.专注于当下
人在心不在焉时,快乐程度更低。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日常中我们有近一半的时间都处于分神状态。
哈佛大学的心理研究表明:人们对所做之事的专注程度比事情本身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这就意味着专注于当下之事比这件事本身更能决定幸福感。这也提醒我们长期心不在焉会带来令人不悦的结果。在推崇“冲冲冲文化”的时代下,有时候我们更需要允许自己慢下来的意识和觉察。
时间贫困这件事,本质上其实是自己对生活掌控力脱轨。一方面是当代都市生活的疲惫和无意义,一方面是自身没有建立好抵抗机制。
其实真正的时间自由,不是把每一分钟都填满,而是有选择地留白。就像农夫不会在所有土地都种满庄稼,我们也要给生活预留“休耕期”。每周设置“无屏幕日”,每月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每年学习一项全新技能。
当你开始主动掌控时间,就能解锁神奇的“时间复利”——那些被精心投资的时间,终会在未来长成参天大树。
从今天开始,试试在手机备忘录写下三个“时间解放宣言”:比如“取消无意义的社交聚会”“每天睡前1小时断网”“把通勤时间用来听播客和音乐”。时间的魔法,永远掌握在主动出击的人手中。现在就关掉手机屏幕,去夺回属于你的时间主权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好文阅读推荐: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网址:面对时间贫困,我们如何获得快乐? https://klqsh.com/news/view/174604
相关内容
人品与快乐:如何获得真正的快乐?面对困境时如何保持乐观积极心态的养成 .pdf
如何通过5个方面获得持久快乐
快乐是生活的底色,张庭的快乐哲学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生活
面对生活中的不快乐和压力,我们该如何应对?
如何获得快乐?
如何获得快乐?快乐生活的八个方法
如何通过调整心态获得更多的快乐?
如何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快乐原则: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