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阅读观影记:用文字和影音,喂饱精神
文化生活:阅读、观影、听讲座,丰富精神世界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创意生活方式# #艺术生活分享#
好的作品,只看一遍,往往很难读懂,所以现在总喜欢反复重读。
一、《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寻找自我之艰
松子渴望用亲情和爱情填满生命的虚空,但后来她突然清醒,原来到最后,只有钱没有离开过她,而她放弃自我去追求的一切,都如烟云般消散。
“我”,虽然说话常以这个字开头,但真正懂得维护自我,可能要到二三十岁。以前不懂松子为何屡屡放弃自我,现在才明白,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松子并非个例。
二、张爱玲《小团圆》
上个月开始第四遍读这本书,读得很慢。经常看人说这本书人物太多,很难看明白,可能是作家对回忆太过熟悉,所以尽情书写,不像一般小说那样娓娓道来。
但这本书很耐读,很多细节不是那么浅显易懂,像我读了四遍,重读过程中仍经常会有新的理解。
书里写了盛九莉的三段恋情。
第一段是与邵之雍。
她写,“他的过去里没有我”,“我要一直跑进去,大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呀’”。写完想起来,“他的过去有声有色,不是那么空虚,在等着她来”。
我看有读者提到这里让人想到余秀华的一些诗,她总是以灰烬的姿态,在等待着他的暮年。为何是暮年?因为他的盛年过于拥挤。
可是九莉的第三段感情,与汝狄,也有一样的悲凉。
“他老了,但是早几年未见得会喜欢她,更不会长久。”
第二段是与俊美的影星燕山,虽然她只是迷恋他的样貌,但仍旧痴心一片。他让她搽粉,又因她脱妆而不悦。
反正让人感觉,这些人让她原本卑微的心日益缩小着。而让人日渐自卑的,都是极坏的感情。
其实最早读张爱玲是在大学,那时真的没读懂多少。现在真的感慨张爱玲的早慧。
上一次看见下雨,留存的印象是什么?
对我,是湿漉漉的地面,害怕雨水弄脏衣服,小跑着回家,昏暗的路上藏在树叶里的路灯,被淋湿的绿色垃圾桶。
再往前回忆的话,是小时候下雨时村人都去看大水,平常的小河汹涌奔流,干净清凉的积水留存在院子里。
但张爱玲笔下的雨是这样的:“下大雨了,下得那么持久,一片沙沙声,简直是从地面上往上长,黑暗中遍地丛生着琉璃树,微白的蓬蒿,雨的森林。”
原来,雨那么有生命,那么有画面感。
三、余华小说
重读了《此文献给少女杨柳》。
原来很简单,“我”,不是沈良,就是年轻人。
沈良刚来到小城烟就看到挖出的炸弹,后来肯定听说了之前那些炸弹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他本就是隐姓埋名地苟活,但此后现实对他彻底关上了大门。他成了个忘记自己的疯子,权当是在历史中销声匿迹了。
年轻人的回忆,填补了沈良的记忆空白,但意识的混乱和记忆力的低下,让他在不断回忆中,产生新的记忆,就像记忆碎片重组一样。
类似的作品里,假的总是建立在真实之上,所以再难也总能找出破绽。但有时候虚假比真实有趣,虚假可以衍生出无数个故事。
但这种故事不宜读太多。
前几天看了一篇论文,三十多年前发表的,樊星的《人性恶的证明——余华小说论(1984——1988)》 ,作者写,“在当代作家中,余华是写‘狂人’最多的作家”。
所以阅读时,不应该那么相信余华,因为他确实写了太多的幻觉与虚假。
四、《黑天鹅》
电影开始于一个梦,一看到梦就要警觉。幻觉也是一开始就存在,然后由少到多。
55分54秒时,女主和母亲在对面的镜子里位置互换。这个画面也许是有深意的。有时候我们会把别人的严格要求,内化为对自己的苛责。别人之所以能够利用我们的脆弱、善良和单纯,那是因为我们本身就不够坚定,而且自我过于虚弱。
妮娜一早坐地铁时就看到了莉莉,但后来莉莉走进排练厅时,托马斯说莉莉是从外地坐飞机“直接过来”的,是不是说明,妮娜从电影的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幻觉?
有本小说《过往》,里面的戚老师就是个为追求艺术而陷入疯狂的人物,出卖自己,抛弃子女,直到身患绝症后才醒悟。
妮娜受伤,可能都是她的幻觉。她成就艺术的同时,她也为艺术付出了一切,包括她的身体、健康和精神。
成功过于稀有,就算是天才也会有挫败和灵感枯竭的时候。但人总是追求着,由现在活在将来,由现实活在虚假。
五、《蝴蝶效应》
不要美化未选择的路。其实这个说法有点悲观了。还有人质疑,为什么男主总是出岔子。按照寻常思路理解总归是有点奇怪。
电影开始的大脑X光片显示脑部出血,而电影中男主自己知道,那是掌管记忆的部分。所以,真相可能很简单,就是男主因为脑部疾病,记忆力受损,又陷入深层梦境中。
人在梦里总是出岔子。而不断变形的记忆,又总是存在相似点。
父亲掐他脖子,他回到过去在母亲腹中扼杀自己。
爷爷、父亲都有精神疾病,那会不会是上一个梦境中的他?
一半清醒一半混沌,就可能会产生如此多的混乱。
但是如此一来,电影就没什么意思了。一个精神病患者,困在一个空荡荡且窄小的病房里做梦,这样的现实未免太残酷。
所以,还是不求甚解的好。
注意力被破坏以后,一部时常两小时的电影,一本两天才能看完的书,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网址:夏日阅读观影记:用文字和影音,喂饱精神 https://klqsh.com/news/view/174973
相关内容
阅读的乐趣作文400字(实用5篇)数字阅读为文化消费提供新选择
阅读文化面面观
电影与书籍的春日探索:观影与读书的独到见解
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
读书与生活作文800字最新 读书与生活作文高中(精选五篇)
生活日记作文400字
关注老年阅读,点亮老年精神文化之光
我院开展阅读与观影活动
宁夏暑期档迎来观影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