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了云,下得了社区
作者/ IT时报记者 潘少颖
编辑/ 钱立富 孙妍
当养老事业与数字科技交融,如何让科技成为银发一族的“智能守护者”,从“老有所养”向“老有智享”跨越?
6月11日,在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以下简称“老博会”)上,“上海电信助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正式发布,整合本市民政服务资源与电信数字化能力,推出3D光感知产品、“Hello 老友数字公话亭”等创新举措,构建“居家安全监测+社区便捷服务+权益精准兑换”的立体养老服务网络。
发布会上,上海市民政局与上海电信向特殊困难老年家庭赠送了3D光感知产品。同时,AI家智屏、助老一键通、电信积分兑换社区食堂权益包等上海电信居家养老产品和服务也受到老博会现场参会者的关注和欢迎。
3D光感知嵌入“居家养老方案”
对于有老年人的家庭而言,安全是重中之重,尤其子女不在身边时,智能安防设备便成了守护老人的“数字哨兵”。
上海电信与民政部门联合推出的新一代3D光感知产品,通过激光雷达技术可实现隐私保护、告警可回溯及水雾环境监测等功能,较前一代全面升级。“和传统摄像头不一样,3D光感知产品不会拍摄人体脸部特征等真实画面,仅在云端形成‘点状云图’,结合高精度AI算法精准识别老人坠床、跌倒等高危情况,并及时通知家属,既做到了高可靠性的安全监护,又很好地保护了老人和家庭的隐私。”上海电信展台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模拟老人跌倒,3D光感实时感知并发出预警
据了解,该系统将嵌入市民政部门的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在浴室、卧室等关键区域部署监测设备,实时捕捉跌倒、长时间滞留、异常作息等风险信号,通过物联网平台及时推送预警信息至家属及社区服务中心,构建24小时“数字安全卫士”。
新一代3D光感知产品将在浦东新区花木街道首批试点,优先选取10户经民政部门评估的特殊困难老人家庭,于6月底前完成安装与调试。今年内将试点范围从“十”扩展至“百”,覆盖浦东更多街镇,并建立“设备监测——社区响应——家庭联动”的闭环服务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居家养老解决方案。
“这个门锁很实用,我们家里需要。”一位老年参观者指着电信展台上的一款密码锁说道。这款密码锁是一种新型智能门锁,不用换锁芯,只要5分钟就能安装在传统门锁上,用指纹、密码和App都能开锁。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智能门锁可以和电信的助老一键通相连,如果老人点击助老一键通呼叫120,平台会发给120医护人员一个临时密码,医护人员上门后可以直接开门实施抢救等。”
居家安全防线的智慧升级,为老年家庭勾勒出立体防护网,让居家场景更加安心和舒适。不仅如此,老年人也需要娱乐,电信展台上展出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如AI家智慧屏、阳光乐龄IPTV、康养遥控器等,满足了沪上老人居家娱乐需求。
“三个一”打造智慧助老新支点
当申城的老年人走出家门,上海电信600个“Hello老友数字公话亭”成为他们在街头巷尾的守护者。以民政“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为核心,“Hello 老友数字公话亭”深度融入该体系,成为智慧养老的新支点。
在“Hello老友数字公话亭”上,除了大家熟悉的三分钟免费通话、一键打车、手机充电等功能,还将陆续上新更多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新能力,包括守护登记、联系家属、养老地图、权益领取等,形成“服务整合、信息互通、应急联动、权益兑换”的智慧养老服务生态。
一张“地图”、一个“红亭”、一份“积分”是上海电信推出的守护老人的“三个一”普惠工程。
一张“地图”连接全市养老服务资源,将全市1.1万个“助老点”加载在全市的“Hello老友数字公话亭”上,可实时查看和导航,实现“查询——导航——抵达”一键贯通。
一个“红亭”连接起城市生活中的数字安全岛,老人在外遇到紧急情况,可通过志愿者将老年人带进“Hello老友数字公话亭”联系家属,系统将立即自动通知家属。为实现精准守护,上海电信计划在全市开通“线上+线下”双通道登记服务,线下所有老友亭将新增“守护登记”入口,同步在线上“天翼智慧社区”公众号开通全流程线上登记入口。
一份“积分”兑换社区食堂,上海电信联合市民政局发起新应用——电信积分可当“饭卡”用,用电信积分兑换社区食堂权益包。电信积分不仅仅是数字,也可以是老年人的一日三餐,实现通信消费与养老服务的双向赋能。目前,静安彭三社区长者食堂已打通电信积分兑换社区食堂权益包,2025年底前将逐步覆盖上海市核心社区的长者食堂。
据了解,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Hello老友数字公话亭”今年将聚焦两大突破:功能上全量点位加载“养老地图查询+联系家属”服务,让街角亭子变身24小时的“数字安全岛”;新增100个点位,创新“老友室内亭”,“Hello老友数字公话亭”还将进入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之家等室内场景,方便老人们在社区内就近使用。
从家庭到社区到街边,随着“科技助老”场景的持续落地,上海电信正推动构建“居家有守护、社区有温度、城市有情怀”的养老服务新范式,为超大城市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上海方案”。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上海电信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