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理念下绘本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应用探析

发布时间:2025-08-25 02:35

利用绘本提升幼儿阅读理解能力 #生活技巧# #创意技巧# #育儿教育心得#

导读:在幼儿教育的广袤天地中,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及促进其全面发展始终是核心使命。通常的阅读模式局限于室内的安静氛围,户外自主游戏则侧重于幼儿身体机能与社交互动的锻炼。当笔者引入快乐阅读理念,一种创新且富有活力的教育融合模式应运而生一绘本与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机结合。绘本以其生动的画面、简洁的文字和丰富的情感内涵,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幼儿想象与认知的大门。

一、绘本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应用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立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与兴趣偏好角度,趣味性的绘本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与参与热情。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幼儿在游戏与阅读过程中的追求,能够满足其新奇、刺激、快乐及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具有奇幻冒险元素的绘本往往能够极大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通过构建充满想象力的虚拟世界,如魔法森林、神秘城堡、遥远星球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在户外游戏中,幼儿将这些奇幻场景在现实环境中进行创造性再现与拓展,化身勇敢的冒险者,在户外场地中寻找宝藏、拯救公主或探索未知星球。这种将绘本奇幻内容与户外现实游戏相结合的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到新奇与刺激的乐趣,满足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需求,同时在角色扮演与情节创造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初步体验与表达。

幽默诙谐的绘本内容同样对幼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其以夸张的角色形象、诙谐的语言表达及荒诞的故事情节为特点,与幼儿天真活泼、充满童趣的心理特点相契合。基于幽默绘本内容的游戏互动不仅能够给幼儿带来快乐,使其在同伴互动中培养良好的社交关系与团队合作精神,还能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增强其对幽默的情感表达方式的理解与运用。

在绘本形式方面,立体绘本、翻翻书、洞洞书、有声绘本等特殊形式能够为幼儿户外游戏增添独特的趣味性。幼儿可以将立体绘本中的场景与户外环境进行对比与融合,如将立体绘本中的森林场景与户外的树林相结合,寻找相似的树木、花草与动物。这种虚实结合的游戏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感知觉体验与探索欲望,使其在触摸、观察与比较中深入理解了绘本内容,提升了观察力与想象力。

(二)互动性原则

幼儿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非被动接受者。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可以依据已有的经验对绘本内容进行探索与理解,不断构建新的认知。例如,在面对一本具有开放性结局的绘本时,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想象为故事创造不同的后续发展,这种互动激发了其主动性与创造性思维。幼儿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能力,他们会运用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等方式探索绘本中的元素,如触摸图案、模仿角色的动作神态。这都是与绘本互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帮助幼儿将抽象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的体验,促进综合能力的逐步提升,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等。

在户外围绕绘本开展游戏时,同伴之间的互动会产生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作用。幼儿会在交流与合作中分享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思想的碰撞拓宽思维视野。他们会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语言表达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基于绘本的户外游戏里,他们可以学习如何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如何合作完成游戏任务。例如,在演绎一个复杂的绘本故事时,幼儿需要共同商量场景的布置、情节的推进。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可以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表达个人观点,提升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在相互评价与反馈中不断改进行为表现,促进社会性发展。

二、快乐阅读理念下绘本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应用案例

(一)绘本场景再现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学习应该在情境中进行。绘本场景再现于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正是将绘本构建的虚拟情境与户外真实的游戏情境相融合。在这样的融合中,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关系、情节发展及绘本蕴含的知识与情感。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户外场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绘本。对于小班幼儿,可以选择情节简单、角色形象鲜明的绘本,如《好饿的毛毛虫》。绘本讲述了月光下,一枚小小的卵躺在树叶上。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太阳升起,一只又瘦又饿的毛毛虫从卵里钻了出来。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毛毛虫每天都吃不同的东西,而且数量不断增加。星期一啃穿了一个苹果,星期二啃穿了两个梨子,星期三啃穿了三个李子,星期四啃穿了四个草莓,星期五啃穿了五个橘子,星期六更是吃了一大堆食物,包括巧克力蛋糕、冰淇淋蛋筒、酸黄瓜、瑞士奶酪、萨拉米香肠、棒棒糖、樱桃馅饼、红肠、杯形蛋糕和甜西瓜等。由于吃得太多、太杂,到了晚上,毛毛虫感觉到疼痛。又是一个星期天,毛毛虫啃穿了一片可爱的绿树叶,感觉好多了,此时它也不再是一条小毛虫,变成了一条胖嘟嘟的大毛虫。它绕着自己的身子,造了一座叫作“茧”的小房子,并在里面待了两个多星期。它在茧壳上啃出一个洞,钻了出来,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教师需要深入分析绘本的故事结构、主要场景、角色特点和教育价值。《好饿的毛毛虫》的主要场景有水果乐园、茧房等,角色有毛毛虫等,教育价值在于让幼儿认识数字、星期及不同食物和昆虫的生长变化。教师在分析过程中要明确哪些场景和元素可以在户外进行再现,为后续的游戏设计做好准备。

根据选定的绘本,教师要与幼儿一起规划户外游戏场景。如果户外有草地和小型花园区域,可以将草地规划为毛毛虫爬行的路径,在花园里设置用彩色纸张或塑料制作的水果模型,代表绘本中的水果乐园。对于场景中的道具和材料,如毛毛虫的头饰、水果道具等,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忆绘本中的形象特征,提升动手能力,加深对绘本的理解。同时,准备一些辅助材料,如用于搭建茧房的大型纸箱或布料等,让幼儿在构建场景时有更多的创意发挥空间。

在场景和材料准备就绪后,教师要组织幼儿进行角色分配。在《好饿的毛毛虫》的游戏中,幼儿分别扮演毛毛虫、水果、太阳等角色。在分配过程中,应鼓励幼儿表达扮演意愿并说明原因,锻炼语言表达和自我认知能力。游戏开始后,幼儿要按照对情节的理解和想象进行表演。扮演毛毛虫的幼儿沿着草地路径爬行,遇到水果就“吃”掉(拿起水果道具),其他幼儿配合反应。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作为观察者和引导者,适时给予幼儿鼓励和启发。当幼儿不知道情节如何发展时,通过提问引导其思考,如“毛毛虫吃了这么多水果后会发生什么呢?”等,但不要过多干涉自主创作,要让幼儿在自由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场景再现。

(二)绘本拓展游戏

绘本拓展游戏就是将绘本中的知识、情节、角色特点等迁移到户外自主游戏的情境中。教师要深入解读绘本内容,分析可拓展的元素。以绘本《大卫,不可以》为例,大卫总是做一些妈妈不允许的事情。他站在椅子上,试图去够高处的东西,摇摇欲坠,十分危险;他弄得满身是泥,把家里的地板踩得脏兮兮的;在洗澡时,他把水放得满屋子都是,浴室像是经历了一场洪水;他还不穿衣服就跑出去,像个小野人一样。这些行为体现了大卫充满好奇心、精力充沛但又缺乏规则意识的特点。每一次大卫做出不被允许的行为时,妈妈都会严肃地说“大卫,不可以”。大卫听到妈妈的制止后会有各种情绪,有时会露出委屈或生气的表情,这是被约束的正常反应。尽管大卫做了这么多调皮捣蛋的事,当他打碎花瓶,难过地坐在墙角流泪时,妈妈却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并且说“宝贝,来这里”。这体现了妈妈虽然会制止大卫的不当行为,但母爱永远都在。这本绘本生动地展现了幼儿的天真顽皮和妈妈的宽容之间的关系,让幼儿既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理解规则的重要性,也能感受到妈妈无条件的爱。大卫的诸多动作,如踢球、洗澡时玩水等,都是可以拓展为户外游戏的点。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教育目标确定拓展游戏的方向。如果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可以针对大卫的调皮行为设计游戏,如在户外设置模拟大卫家中的场景区域,有小房子道具、小足球等,让幼儿体验大卫的行为并思考哪些是不被允许的。

教师应根据确定的目标设计具体的游戏玩法和规则。对于《大卫不可以》的拓展游戏,可以设计这样的玩法:幼儿轮流扮演大卫,在户外的“家”中进行活动,其他幼儿作为观察者和评判者。当“大卫”做出在墙上乱涂乱画(用粉笔在户外的黑板墙上模拟)等行为时,观察者要及时指出并讨论这样做为什么不可以。在场地布置方面,要尽可能还原绘本中的场景元素。例如,搭建一个简易的小房子代表大卫的家,放置一些适合幼儿玩耍的球类、玩具等,在房子周围设置小的障碍物代表户外玩耍时可能遇到的情况,如小沙坑代表不能乱踩的泥坑。这样可以让幼儿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当幼儿在扮演或评判过程中出现困惑或争议时,教师要及时介入。例如,当“大卫”认为自己在户外踢球没有错,观察者认为有错时,教师可以引导其回顾绘本中踢球的后果,如打破花瓶,让其明白相同行为在不同场景下的适宜性。游戏结束后,应组织评价反馈,让幼儿分享游戏感受和收获。教师也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肯定幼儿的优点,如有的幼儿能够很好地指出“大卫”的错误行为,说明对规则有了较好的理解。同时,也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如有的幼儿在扮演“大卫”时过于兴奋,没有认真思考行为的后果,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下次游戏时更加注重角色的内涵和行为的意义,通过反馈不断优化游戏效果。

(三)绘本故事续写与创作

在绘本故事续写与创作的活动中,幼儿需要用语言来构思故事内容、描述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无论是与同伴交流创作想法还是将创作的故事讲述出来,都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实践机会。同时,创造性思维理论强调个体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突破常规、重新组合等方式产生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在绘本故事续写与创作的户外游戏中,幼儿会依据故事背景、角色形象等元素,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全新的情节。

幼儿需要根据阅读绘本的启发和户外观察收集的灵感,开始进行故事续写或创作,可以是个人创作,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材料,如绘画纸、彩笔、手工材料等,方便幼儿以多种形式呈现故事,如绘画故事书、制作手工艺品、讲述故事等。创作完成后,应组织分享交流。每个幼儿或小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创作的故事。其他幼儿认真倾听,提出问题和建议。例如,《彩虹色的花》讲述了早春时节,雪还未完全融化,在一片原野上,一朵彩虹色的花盛开了。它终于见到了太阳,满心欢喜,渴望与大家分享快乐。彩虹花帮助了蚂蚁、蜥蜴、老鼠、小鸟及刺猬,在这片白茫茫的雪地里,升起了一道耀眼的彩虹色光芒,照亮了天空。曾经接受过彩虹色的花帮助的小动物们都从远处跑了过来,看着光芒渐渐温暖起来,纷纷想起曾经受到的帮助。有的幼儿可能会问:“为什么彩虹色的花会有魔法?”在交流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展示创作成果,还能从同伴那里获得新的思路和启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提高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充分体验绘本故事续写与创作的乐趣和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快乐阅读理念下,绘本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应用是极具价值的教育实践。它为幼儿开启了一扇充满乐趣与知识的大门,促进了幼儿在阅读兴趣、多元能力发展、自然感知等多方面的成长,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创新的教育思路与方法,值得在幼儿教育领域进一步推广与深入探索,助力幼儿健康全面成长与发展。

猜你喜欢

网址:快乐阅读理念下绘本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应用探析 https://klqsh.com/news/view/182719

相关内容

亲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现状的分析
探析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现状与组织策略
追寻户外游戏价值 助力幼儿自主成长
生态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实施策略
幼儿园亲子户外游戏活动总结
幼儿园中班分享阅读读本《快乐》案例分析 幼儿园视频课件及ppt下载
浅析快乐教学理念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
幼儿户外冒险性游戏开展的困境及其策略研究
户外冒险游戏情境中幼儿的安全认知和风险管理研究.doc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