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设计快乐社区初中生拿“神器”答题

发布时间:2025-08-26 04:22

社区法律援助中心解答法律问题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区服务项目#

   大洋新闻 时间: 2014-05-16来源: 信息时报 作者: 成小珍梁健敏

小学生设计快乐社区初中生拿“神器”答题

沙面小学柏悦湾校区三年级(二)班,学生分组设计制作心目中的快乐社区。 信息时报记者 陈文杰 摄

小学生设计快乐社区初中生拿“神器”答题

市一中初一(2)班,学生人手一个“神器”,可以按键抢答老师的问题。 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摄

  信息时报讯 (记者成小珍梁健敏通讯员 周荣嘉李勉聪 黄莹珏徐仲奇 )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快乐社区”,这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游戏课内容;课堂上,同学们人手一个“神器”,答题、评分全靠它,这是一个初一班级的上课场景。昨日,第四届大中华地区小班化教育研讨会在广州举行现场会,沙面小学柏悦湾校区和广州市一中的小班化特色教学,赢得了观摩老师们的好评。

  沙面小学柏悦湾校区

  小学生设计组建“快乐社区”

  记者在沙面小学柏悦湾校区三年(二)班,体验了一节游戏课《设计宜居的社区》。26个孩子分成7个小组,各自设计组建一个“快乐社区”,社区包括住宅区、居民服务区、健身区、商业区四部分。其中,“报刊亭”、“医院”、“邮局”等道具是孩子们亲手做的纸模型。

  记者看到,第五组的4个女孩在一张白纸上贴好了建筑模型,并标出路面和出入口等标志。“快乐社区”里有学校、商业楼、邮局、居民楼、报亭、居委会,其中银行、医院、保安亭、饭店、商场都是两个。李悦宁说,因为这些场所人们需求大,“一个医院住不下,还有一个”。

  班主任陈欢介绍,“游戏课并不是简单的玩耍,这次是把三年级各学科交叉的知识点‘方向与社区’这一主题进行整合。让孩子们通过分工合作,对社区布局有初步了解,是这节游戏课要达到的目的”。

  游戏课只是该校推行的“国际视野下的协同式小班教育”实验研究的一个缩影。“协同课堂通过教师和学生合作,进行知识、情感、价值观的综合教学,力求打通各类知识之间的隔阂,达到学科间的融合、知识与生活的融合,让课堂不再单一、死板”,前来观摩的老师们对这种教学形式赞不绝口。

  解读: 协同教育重在挖掘学生潜能

  在沙面小学柏悦湾校区,一节课只有30分钟,上午5节课、下午3节。开设游戏课,寓教于乐;每班配备两名“包班”的老师,“包班”老师全天和学生们在一起;两名老师同时上课,一个老师应对十个孩子,每个孩子能得到老师充分的“关照”……这就是学校推行的“协同教育”模式。

  据介绍,1998年,沙面小学在一、二年级尝试开展“小班教育实验”,每班学生30人左右,课桌摆放成扇形或圆形,学生分组学习、合作。2004年起,一至六年级全面开展“小班教育实验”,寻求“有利于挖掘孩子潜能,发展孩子个性”的有效途径。2010年,沙面小学柏悦湾校区落成,该校又开展“国际视野下的协同式小班教育”实验研究,目前已开展“协同式小班管理”、“一课30分钟”、“养成课”、“游戏课”、“演读课”等一系列的教育实验,小班教育实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协同教育,旨在尽可能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同时又承担塑造学生成为社会出色成员的教育。”沙面小学校长张凤娟表示,协同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为学生设置适应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各自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相应的发展。

  广州市一中

  初一生操“神器”答题评分

  昨天,在广州一中初一(2)班的小班课堂上,25名学生围坐在六角桌前,人手一台计算机大小的小机器。老师提问后,学生小方立即在“神器”上按键抢答,第一个按键的学生得到回答机会, “感觉比举手刺激多了!”小方说。

  这个“神器” 还有众多“特异功能”。比如,如果有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内容不理解,只要按下“难”键,老师就能知道是哪位同学不懂,及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在进行课堂小测时,学生们的答题时间、正确率等也会被“神器”记录下来,老师一目了然。

  除了做题,神器还能打分“点赞”。 当同学回答问题时,老师和其他学生都可对其打分,师生间也可通过“神器”互评。

  有了多功能的“神器”,学生上课会分心吗?老师说:“恰恰相反!”以前一名同学答题时其他同学会走神,现在要求评价同学的回答,学生会更注意聆听别人的答案。如果谁给出的分数与其他同学的评分有明显偏差,老师就能一眼看穿“走神了!”

  解读: 信息采集器成教学好帮手

  这个“神器”其实是一个信息采集器,其实质是采集“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等,是该校将“小班化教学试验”与“教学信息化试验”结合起来的新尝试。

  该校校长吴海洋介绍,以往老师是根据主观愿望或经验来判断课程进度的,现在通过数据采集老师可以即时掌握情况。而且实时信息积累成数据云后,家长也可以在系统后台查看,从而更直观地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

  该实验开展不到一学期,是否成功有待考验。“我们希望在不影响教育质量的情况下增加评价手段。当然,无论从课程到教学程序的设计,到最后的实施,最终都是回到一点:学生学得怎么样。”

  市一中是荔湾区首批进行“小班化” 实验的中学,今年已经进入试点的第三年。副校长古伯根介绍,小班教学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每天早上7点15分早读前都会自发到操场上跑步,这是因为孩子们逐渐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老师不需要满堂灌,学生已经习惯到讲台“当小老师”,老师只需要稍加点拨就行。

  目前,广州一中进行小班教学的班级只占了每级的1/4。今年9月,该校将扩大小班教学试点,在高一年级开2个“院士星光班”,拟招收70人。学生将在招生后通过自主报名和面试确定。

  (原标题:小学生设计快乐社区初中生拿“神器”答题)

网址:小学生设计快乐社区初中生拿“神器”答题 https://klqsh.com/news/view/186678

相关内容

乐活社区:打造快乐养老的康养社区设计
《快乐地生活》教学设计
“设计我的退休快乐生活”,幸福社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2024
中原区建设路街道省五建社区:快乐健身有“趣”处 健康生活“不出圈”
《快乐生活》 生活语文 教学设计.doc
庆铃厂厂区老旧生活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快乐里社区、新村路36号至108号)EPC总承包答疑补遗文件
我的“情绪能量卡” ——小学生社会情感学习之情绪调节主题活动设计
初中音乐节庆活动策划计划.docx
重庆加快完整社区建设让居民乐享高品质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