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上科学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doc

发布时间:2025-08-26 09:12

地球的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轴倾斜以及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因素。 #生活常识# #科普知识#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教科版六年级上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课题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单元2学科科学年级6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6课。前一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了解了它们的变化规律。本节课则尝试探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并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并推理得出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二是初步尝试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但由于四季变化的成因非常复杂,是由多方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本课并不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得出科学、准确的四季变化成因,而是纠正学生常见的一个错误观点而已。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自转的特点以及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但对于地球的公转特点不甚了解,并且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较为普遍的错误认识,认为地球离太阳近就是夏天,地球离太阳远就是冬天。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将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联系起来,并要推翻之前的错误观点。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通过研讨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无关。科学态度目标·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为完成探究活动,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四季变化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重点模拟地球公转。难点探究四季的成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同一地点的景物在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展示图片。明确:2、哥白尼在“日心说”中提到哪两种地球运动方式?明确:地球运动方式有两种:自转和公转。公转就是地球绕着太阳运动。3、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还是与公转有关?明确: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而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需要一年的时间,所以四季变化与地球自转无关,与公转有关。4、思考: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着怎样的关系?观察交流回答回答思考通过图片观察和资料的引用,导入聚焦问题,由浅入深。讲授新课一、探索(一)了解地球公转通过观测,人们发现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播放视频。我们能发现地球的公转有哪些特点?展示图片。温馨提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会改变吗?·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怎样的?明确:发现记录(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我们能想出一个办法来模拟地球同时在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吗?引导学生创造性回答。2、实验材料圆盘、乒乓球、油性笔3、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塑料小球,在球上画一条“赤道”。(2)再准备一个圆盘作为公转的轨道。(3)让小球在圆盘中运动起来,观察小球的运动。4、实验演示。播放视频。5、填写模拟实验自我评价表6、通过模拟,你对地球的公转有什么认识或问题?预测:◆地球一直是“斜着身子”公转的样子,很难模拟出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很难控制。7、我们通过三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注意观察地球公转特点。播放视频。(三)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1、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在一个公转周期中会发生四季变化,四季交替与地球公转有关。关于四季的成因,人们常常以为,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季。这个观点对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2、有的同学认为是正确的。因为如果我们离篝火很近,就会觉得很热;如果我们离篝火较远些,就不会觉得很热。如果我们离篝火足够远,就不会感觉热了。所以地球离我们近,就会感觉热,是夏季;地球离我们远,就会感到冷,是冬季。事实上,真的如此吗?观察下面一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明确:四季的成因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没有关系。3、小结从资料中找到能支持或反驳有关观点的事实或数据,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关于四季的成因,我们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研究。(四)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北半球是按照赤道来划分的。赤道以南称为南半球,赤道以北称为北半球。观察: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你有什么发现?明确: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证明了什么问题?明确:四季的成因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没有关系。二、研讨1、在模拟实验中,我们是怎样模拟地球的运动的?明确:准备一个塑料小球,在球上画一条“赤道”;再准备一个圆盘作为公转的轨道;让小球在圆盘中运动起来。2、通过观察图片、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地球公转的特点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明确:周期:一年方向:自西向东地轴:倾斜角不变产生四季变化轨道形状:近似正圆的椭圆,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三、课堂练习1、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是()A.昼夜交替的变化B.一年四季的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2、生活在北半球的人想去南半球看企鹅,你认为什么时间去最合适?()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四季的形成与()无关。A.地轴的倾斜B.地球的公转C.太阳与地球的距离4、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旋转。A.北极星B.地轴C.太阳5、地球公转一周相当于自转()周。A.365B.1C.24四、作业布置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四季形成的原因。先看视频,再观察图片,根据提示交流回答准备实验操作看视频实验后填写交流观看视频回答观察交流观察交流回答回答练习了解地球公转特点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认证公转特点。从资料中收集证据纠正错误认识。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再次证明四季的成因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没有关系。总结和提升认识完成达标测评延伸课堂知识,培养科学探究兴趣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无关。总结课堂板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地球自转的研究中,学生模拟实验比较简单。但是在本节课中,几乎不能模拟出地球公转的同时在自转,对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难接受。应该提前就渗透宇宙的奥妙,这样学生在探索中也不会钻牛角尖。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1.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2.地球表面主要是由海洋和陆地组成的。其中海洋的面积(约占71%)大于陆地的面积(约占29%)。3.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围着太阳公转,同时地球自转。4.地球的年龄已经超过了40亿年。5.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6.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如:地球结构模型剖面、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地球自转模型7.观察常用的地球仪,我们可以知道: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指示东西方向的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是经线。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由于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2.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3.地球上一昼夜的时间是24小时(或1天)。4.昼夜交替的假说(1)我们可以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模型(或乒乓球等球体)模拟地球。做模拟实验,初步检验我们的假设是否成立。(2)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上面四种假设都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在没有新的证据时,这些假设暂时都是正确的。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1.“地心说”和“日心说”学说名称地心说日心说天文学家托勒密哥白尼示意图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状态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是否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是是2.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被称为傅科摆,证实了地球的自转。3.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1)地球有自转轴,且地轴是倾斜的。(2)反光的小圆片的作用:方便我们研究小圆片所在位置的昼夜变化情况。(3)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自转半周前小圆片处于白昼,自转半周后小圆片处于黑夜。4.地球绕地轴自转,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1.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2.大家手拉手做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1)大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慢慢转动,“北京”先见到“太阳”。(2)大家按照由“东”向“西”的方向慢慢转动,“乌鲁木齐”先看到“太阳”。3.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树木的运动方向是向后。4.观察者坐在转动的转椅上观察,周围的景物围着观察者转动,且景物转动的方向与转椅转动的方向相反。5.每天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东升西落,这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6.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并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第5课影长的四季变化1.日影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有关。2.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3.正午时,物体影子随季节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4.根据圭面上表的日影长度,人们就可以确定四季和二十四节气。5.制作简易圭表来观察日影的四季变化制作圭面刻度在圭面上立表太阳高度的变化手电筒模拟太阳6.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的变化规律(1)夏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短。(2)冬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长。(3)从夏至到冬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逐渐变长。(4)从冬至到夏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逐渐变短。(5)春分与秋分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一样长。(6)在连续测量到两次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短或最长之间的时间是一年7.昼夜长短的变化(1)同一地方,夏至时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时夜最长、昼最短,春分、秋分时昼夜平分。(2)同一地方,从夏至到冬至,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从冬至到夏至,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8.太阳高度角(太阳仰角):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1.地球的公转(1)公转是指一个天体围绕另一个天体转动。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3)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2.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不会改变,始终指向北极星。3.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椭圆形,每年一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近,每年七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远。4.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5.四季变化与距离太阳的远近无关(1)“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季”这个观点是错误的。(2)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北半球的夏季。(3)同一时间地球上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而同一时间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是一个定值。6.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地球一直是“斜着身子”公转的。(2)小球的轴(地轴)所指的方向要始终不变。第6课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地球不停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产生了四季变化。2.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1)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光照。(2)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昼行性动物。(3)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动物。(4)有一些植物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例如,郁金香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3.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

网址:新教科版六上科学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案.doc https://klqsh.com/news/view/187992

相关内容

青岛版(五四制)(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我们与四季》教案.docx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3.4认识星座(知识点+同步训练)
《大班科学《植物怎样适应季节变化》课件教案》
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第二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10个零成本科学手工教程,孩子秒变科学小达人!
十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doc
钟启泉教授新作《教学革新》上市,架起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六年级下册科学《认识星座》知识点和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美术上册设计与生活第5课《插花艺术》教案2赣美版.doc
中班科学《玩具动起来》教案(精选20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