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知识自考复习资料.docx

发布时间:2025-08-26 13:42

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学习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通过资格考试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技能证书攻略#

文档简介

心理学基础知识自考复习资料前言本资料针对自考《心理学基础知识》科目,以核心考点梳理+高频题型提示+记忆技巧为框架,覆盖考试90%以上重点内容。适合考生前期搭建知识体系、中期突破难点、后期查漏补缺,助力高效备考。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1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科学属性:实证性、客观性)。研究对象:心理过程(共性):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高频考点:心理现象的结构(选择题/简答题)。1.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方法定义优点缺点实验法控制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探究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明确人为情境可能影响结果调查法问卷/访谈收集自我报告数据样本大、范围广依赖被试主观报告观察法自然情境中观察行为真实、自然无法控制变量个案法对个体深入研究(如名人传记、临床案例)细节丰富样本小、推广性差高频考点:实验法的核心(控制变量)、各方法的优缺点(选择题/简答题)。1.3心理学主要流派流派代表人物核心观点贡献与局限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童年经验影响人格开创潜意识研究;过于强调性本能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刺激-反应S-R);环境决定论推动心理学实证化;忽视内部心理过程人本主义罗杰斯、马斯洛强调人的**自我实现**;重视主观体验(来访者中心疗法)关注人的价值;缺乏严格实验验证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塞尔研究**信息加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计算机模拟推动心理学科学化;过于强调认知因素高频考点:各流派的核心观点与代表人物(简答题/论述题,如“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第二章心理过程2.1认知过程2.1.1感觉与知觉感觉: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声音、温度)。关键概念:感受性(对刺激的敏感程度)与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绝对阈限(刚能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受性→差别阈限(刚能察觉的刺激变化量,如100g砝码加3g才能察觉)。知觉: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如“看到一朵红玫瑰”是知觉)。知觉的特性:整体性(如残缺的图形仍能感知为完整);选择性(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红是知觉对象,绿是背景);理解性(如“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经验影响知觉);恒常性(如远处的人虽小,但知觉为正常大小,即大小恒常性)。高频考点: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关系(反比)、知觉的特性(选择题/简答题,如“举例说明知觉的恒常性”)。2.1.2记忆定义:个体对过去经验的保持与再现(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再认三个环节)。记忆的分类:按内容:形象记忆(如对风景的记忆)、逻辑记忆(如公式)、情绪记忆(如恐惧的经历)、动作记忆(如骑车);按保持时间:瞬时记忆(感觉记忆):保持0.25-4秒,容量大(如看电影的帧画面);短时记忆:保持1分钟以内,容量7±2个组块(如记电话号码);长时记忆:保持1分钟以上至终身,容量无限(如童年的回忆)。遗忘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遗忘的主要原因是痕迹消退和干扰抑制)。高频考点:短时记忆的容量、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选择题/简答题,如“简述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及其对学习的启示”)。2.1.3思维与想象思维:个体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如通过脚印判断有人走过)。思维的类型:按凭借物:动作思维(如搭积木)、形象思维(如画家构思)、抽象思维(如解数学题);按指向性:聚合思维(求同,如解单选题)、发散思维(求异,如brainstorming,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想象: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画未来的汽车”)。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无目的,如做梦、白日梦);有意想象:再造想象(根据描述形成,如读小说时的想象)、创造想象(独立创造,如作家创作)、幻想(指向未来,如理想、空想)。高频考点: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发散思维的特征(简答题)、想象的分类(选择题)。2.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低级、先天、与生理需要相关(如饥饿时的烦躁);情感:高级、后天、与社会需要相关(如爱国情感、责任感)。情绪的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喜怒哀惧”,原始情绪)。情感的分类:道德感(如正义感)、理智感(如解决问题后的喜悦)、美感(如欣赏艺术品的愉悦)。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情绪是生理反应的结果,如“因为发抖所以害怕”);坎农-巴德理论(情绪与生理反应同时发生,由丘脑控制);阿诺德的评定-兴奋理论(情绪取决于对刺激的认知评价,如“看到老虎,先评价危险,再产生恐惧”)。高频考点: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理论的核心观点(简答题,如“简述阿诺德的评定-兴奋理论”)。2.3意志过程意志的定义: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如“坚持每天跑步”)。意志的基本特征:1.自觉目的性(有明确的目标);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核心特征,如克服懒惰起床学习);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如跑步是随意动作,呼吸是不随意动作)。意志的品质:自觉性(主动确立目标,相反:盲从/独断);果断性(迅速合理做决定,相反:优柔寡断/草率);坚韧性(坚持到底,相反:动摇/固执);自制性(控制情绪和行为,相反:冲动/任性)。高频考点:意志的基本特征、意志的品质(选择题/简答题,如“简述意志的自制性及其相反品质”)。第三章个性心理3.1个性倾向性3.1.1需要需要的定义:个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是动机的源泉(如饥饿时需要食物)。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核心考点):层次(从低到高):生理需要(最基本,如饮食、睡眠)→安全需要(如稳定的生活、保险)→归属与爱的需要(如亲情、友情)→尊重需要(如自尊、他人尊重)→自我实现需要(最高层次,如实现理想、潜能发挥)。规律:低级需要满足后才会追求高级需要;同一时期可能有多种需要,但主导需要起决定作用。高频考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与规律(简答题/论述题,如“试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3.1.2动机动机的定义: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并使行为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如“想考高分”是学习的动机)。动机的功能:激活(启动行为)、指向(指向特定目标)、维持和调整(坚持或改变行为)。动机的分类:按起源:生理性动机(如饥饿、睡眠)、社会性动机(如成就动机、交往动机);按作用:主导动机(如“为了找好工作而学习”)、从属动机(如“为了获得表扬而学习”)。高频考点:动机的功能(选择题)。3.2个性心理特征3.2.1能力能力的定义: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如“绘画能力”需要观察力、想象力)。能力的分类:按倾向性:一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即“智力”)、特殊能力(如音乐能力、运动能力);按功能:认知能力(如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如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如沟通能力)。能力理论: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一般因素G+特殊因素S,G是基础);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8种智力:语言、逻辑-数学、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内省、自然观察,强调智力的多样性)。高频考点: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简答题,如“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教育意义”)。3.2.2气质气质的定义: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如“活泼”“急躁”),受遗传影响大。气质的类型(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快、善交际,如“王熙凤”);胆汁质(急躁易怒、精力旺盛、冲动,如“李逵”);粘液质(安静稳重、反应慢、坚韧,如“林冲”);抑郁质(敏感细腻、易疲劳、孤僻,如“林黛玉”)。气质的特点:先天性(生来具有)、稳定性(不易改变)、可塑性(受环境影响可微调)。高频考点:气质的类型及特点(选择题/简答题,如“举例说明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3.2.3性格性格的定义: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的总和(如“诚实”“勤奋”),是个性的核心。性格的结构:态度特征(核心,如对他人的态度是友好还是冷漠);意志特征(如“坚持到底”还是“半途而废”);情绪特征(如“乐观”还是“悲观”);理智特征(如“善于思考”还是“冲动行事”)。性格与气质的区别:气质:先天、无好坏之分;性格:后天、有好坏之分(如“诚实”是好性格,“虚伪”是坏性格)。高频考点:性格的结构(简答题)、性格与气质的区别(简答题)。第四章发展心理学基础4.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核心观点:认知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同化(将新信息纳入已有认知结构)和顺应(调整认知结构适应新信息)实现。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动作感知世界,获得客体永久性(如“玩具被遮住后知道还存在”);2.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如“认为别人和自己想的一样”)、不可逆(如“知道1+2=3,但不知道3-1=2”)、泛灵论(如“认为玩具会疼”);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获得守恒(如“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杯子,知道水量不变”)、可逆性(如“能进行加减运算”)、具体逻辑思维(需借助具体事物);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如“假设演绎推理”,如“如果A>B,B>C,那么A>C”)。高频考点:各阶段的核心特征(简答题/论述题,如“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4.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核心观点:个体的发展贯穿一生,每个阶段都有冲突与发展任务,解决不好会留下心理危机。主要阶段:婴儿期(0-1.5岁):信任对不信任(任务:建立对他人的信任);儿童早期(1.5-3岁):自主对羞怯(任务:学会独立,如自己吃饭、穿衣服);学前期(3-6岁):主动对内疚(任务:主动探索世界,如提问、尝试新事物);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任务:获得学习成就感,如考试成绩好);青年期(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任务:确立自我身份,如“我是谁”“未来要做什么”)。高频考点:青年期的冲突与任务(简答题,如“简述埃里克森青年期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第五章社会心理学基础5.1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定义:个体对他人、群体及自身的认知过程(如“判断他人的性格”)。印象形成的效应: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最重要,如“面试时的第一印象”);近因效应(最近的印象最重要,如“最近一次吵架改变对某人的印象”);晕轮效应(以点概面,如“认为长得漂亮的人也善良”);刻板印象(对群体的固定印象,如“认为北方人豪爽”)。高频考点:印象形成的效应(选择题/简答题,如“举例说明晕轮效应”)。5.2社会影响从众: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行为或信念与群体一致(如“随大流闯红灯”);原因:信息性社会影响(认为群体更正确)、规范性社会影响(想被群体接纳)。服从:个体按照他人(权威)的命令行动(如“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65%的被试服从权威命令,对“学习者”施加电击)。顺从:个体接受他人的请求而行动(如“朋友请你帮忙带饭”)。高频考点:从众的原因、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简答题)。5.3人际关系人际吸引的因素:相似性(如“兴趣相投的人容易成为朋友”);互补性(如“内向的人喜欢和外向的人交朋友”);接近性(如“同桌容易成为朋友”);外貌(如“长得漂亮的人更容易被喜欢”);人格品质(最稳定的因素,如“真诚”是最吸引人的品质)。高频考点:人际吸引的因素(选择题/简答题,如“简述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第六章复习技巧与注意事项6.1高效记忆技巧1.框架记忆法:用思维导图梳理每个章节的框架(如“心理学概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流派”),将零散知识系统化;2.关键词记忆法:记住知识点的关键词(如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关键词: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通过关键词回忆整个知识点;3.真题演练法:做历年真题(至少近5年),熟悉考点和题型(如“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常考简答题),掌握命题规律;4.错题整理法:将做错的题整理在错题本上,分析错误原因(如“混淆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重点复习相关知识点。6.2注意事项1.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让大脑保持清醒;2.调整心态:

网址:心理学基础知识自考复习资料.docx https://klqsh.com/news/view/188440

相关内容

20年护考 护士常用50个基础护理知识.docx
202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学基础知识点: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急救基础知识(32页)
护士资格考试历年常考的240个知识点:基础护理知识与技能(1)
知识投资理财基础知识
护理学基础知识
投资理财基础知识
抓住心理学考研复习重点!85个必背知识点总结来啦!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
护士资格考试护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