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部

发布时间:2025-08-27 07:24

如何撰写研究方法部分,让读者能复现你的研究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学术研究指南#

【SNAI课堂】解构投资行为 重塑决策思维——2024级全日制研究生《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课程侧记

发布时间:2025-07-08

(撰稿/摄影:罗雯多,供稿:研究生部)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行为愈发复杂的背景下,学院叶小杰教授为2024级研究生开设《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课程。课程以心理学视角切入投资行为研究,打破传统金融理论框架,通过“理论认知—偏差解析—实践应用”的教学体系,解析资本市场异象及投资者非理性行为。

图片1

一、课程亮点:理论穿透与趣味认知的双重赋能

课程以行为金融学为核心,通过“经典案例+趣味实验”打破传统金融理性假设。叶老师通过“雅虎市值背离”“皇家荷兰壳牌股价偏离”等案例解构有效市场假说,同时引入“丁蟹效应”短视频、“选美数字游戏”等趣味元素,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市场非理性。叶老师在讲解CAPM模型时结合“茅台股价与β系数背离”,通过对比α收益实证差异,揭示行为因素对超额收益的影响,独创“金融思维实验”让学生直观体验群体决策偏差。

图片2

二、实践教学:心理学实验与案例实战的深度融合

课程通过“实验验证+案例分析”强化行为认知。心理学实验中,叶老师以“视觉错觉图片”演示锚定效应,用“职业判断测试”揭示代表性启发法陷阱,92%的学生在“处置效应实验”中选择持有亏损股,直观复现投资者“出赢保亏”的心理定式。案例分析环节中,课程聚焦中国资本市场典型异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如“丁蟹效应”引发的港股联动、某ST公司更名后连续涨停、“高送转”公告后的股价异动等现象,通过收集市场舆情数据、绘制投资者情绪曲线等,深度剖析羊群行为、框定依赖偏差等如何驱动异象形成,实现了从现象观察到理论验证的认知提升。

图片3

三、教学创新:趣味互动与跨学科融合的多维突破

课程在教学创新上实现内容趣味化、形式多样化、学科交叉化。教学内容融入“公司更名.com魔幻上涨”“奥巴马胜选与澳柯玛涨停”等案例,设计“投资心理问卷”“泡沫模拟器”等互动;形式上采用“理论讲授+模拟交易+影视复盘”,如播放“丁蟹效应”视频、开展“鸡尾酒会理论”角色扮演;跨学科引入神经经济学、社会学,甚至关联气象学研究日照量与股市收益的相关性,拓宽行为金融认知边界。

《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课程通过趣味化内容设计、多样化教学形式与跨学科知识融合,让学生在解构市场迷思的过程中,既掌握行为金融的理论工具,也形成“逆周期”思维——在群体狂热中保持冷静,在市场恐慌时发现价值,最终实现从“理解行为偏差”到“驾驭决策逻辑”的能力跃升。

网址:研究生部 https://klqsh.com/news/view/190279

相关内容

研究生教育
自考研究生
我能读懂你的面部表情——保罗•艾科曼的面部表情研究
心理学在职研究生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科学研究
硕士研究生导师推荐信
研究
音乐研究所
研究生必读四本书,考研需要哪些书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