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管理之药物治疗篇(噻唑烷二酮(TZDs)类降糖药物

发布时间:2025-08-28 12:04

糖尿病饮食需要结合运动和药物治疗,不可忽视。 #生活知识# #饮食技巧# #糖尿病饮食#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鲍玉晓

2 型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糖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控制高血糖的治疗强度也应随之加强,常需要多种手段的联合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是 2 型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

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单药治疗,2 型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的治疗方案中 。

不适合二甲双胍治疗者可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 。

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仍未达标,则可进行二联治疗,加用胰岛素促泌剂 、α-糖苷酶抑制剂、DPP-4 抑剂、TZDs、SGLT2 抑制剂、胰岛素或 GLP-1 受体激动剂 。

三联治疗:上述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可以三种药物联合使用。

如三联治疗控制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

采用多次胰岛素治疗时应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

口服降糖药适用人群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者。

口服降糖药种类

1.双胍类:减少肝糖输出,促进葡萄糖利用(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2.磺脲类、格列奈类:促进胰岛素分泌(代表药物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瑞格列奈)

3.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代表药物阿卡波糖)

4.噻唑烷二酮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代表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

5.DPP-4 抑制剂: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灭活,提高内源性GLP-1和GIP的水平(代表药物维格列汀、沙格列汀等)

6.SGLT2 抑制剂: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降低血糖(代表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

噻唑烷二酮(TZDs)类降糖药

TZDs 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目前在我国上市的 TZDs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TZDs 类药物有哪些特点?

TZDs 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降低HbA1c达0.7-1.0%。

可与磺脲类药联用以增强降糖效应。

可与胰岛素联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TZDs单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

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TZDs适用患者

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不佳的2型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患者。

单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患者。

单用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患者。

代表药物盐酸吡格列酮用法和用量

口服,一日一次。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起始推荐剂量为一日一次15mg或30mg。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为I级和II级)的起始推荐剂量为一日一次15mg。

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血糖的变化,患者一日服用剂量可从1次15mg逐步增加至最大剂量一次45mg。

TZDs类降糖药常见不良反应

体重增加和水肿是 TZDs的常见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在与胰岛素联

合使用时表现更加明显。

TZDs 的使用与骨折和心力衰竭风险增加相关。

哪些人不能用TZDs类降糖药?

服用TZDs须注意事项

有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 2.5倍及严重和有病史的患者应禁用本类药物。

欢迎转发朋友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糖尿病管理之药物治疗篇(噻唑烷二酮(TZDs)类降糖药物 https://klqsh.com/news/view/193544

相关内容

糖尿病降糖药物之四 —— 噻唑烷二酮类
噻唑烷二酮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临床研究
8 类降糖药:药物联用看这篇就够了
糖尿病患者居家血糖管理,7大要点
糖尿病宠物护理:陪伴与关爱.docx
糖尿病居家护理计划
糖尿病运动与护理:打造健康生活.docx
情绪管理,血糖更稳——糖尿病患者的情绪护理
家庭急救常识(心脏病,脑出血,糖尿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