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这1个特征,不建议长期住在一起
育儿社区是一个交流育儿经验和心得的平台,父母在这里可以分享孩子的成长趣事,寻求专家建议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育儿社区#
作者:杨怡 来源:微信公众号:杨博士说心理(ID:ancareyang)控制,对家庭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正如《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的:控制欲强的父母会培养出抑郁的孩子。
所以,如果父母有非常强的控制欲,不建议住在一起。
01
控制的3种常见形式
那么,控制欲有哪些表现形式?
有这3个现象,其实都算控制欲。
1.单向沟通
什么是单向沟通?就是不听孩子的任何解释,不去考虑孩子的看法,而是单方面表达自己的情绪。
比如,他总是以命令式的语气与孩子沟通,总是指责孩子,还不给孩子反驳的机会。
即便事后发现冤枉了孩子,也依旧不会认为自己做得不对。
2.行为操纵
哲学家弗洛姆说过一句很值得所有父母深思的话:“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
很多家长,成为父母后,有一定的妄念,不仅对自己,也对孩子怀有巨大的妄念:“我们要做优秀的父母,要养育优秀的孩子。”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就会有一些变形的行为。
“我”有一个想法,并试图将这个想法套在“你”身上。
你必须满足我对你的期待,必须按照我说的做。哪怕是一些小事情上,也应该完全听从我的安排。
认为自己必须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事实上,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3.情感绑架
还有一种控制型的方式比较隐蔽,它是以情感绑架为主。
比如父母总是在说:“你要听我的,我都是为你好,难不成我会害你吗?你看我为你做了多少,你不按我说的做,对得起我吗?”
因为我的初衷是为你好,我必须强制你。而你必须听我的,否则就对不起我的付出。
情感绑架是控制欲在亲密关系这个特定战场上,进化出来的一种更“高效”、更难以防御的武器。因为它攻击的不是你的身体或财产,而是你最珍贵的情感联结和道德感。
以上就是控制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02
控制对亲密关系的伤害
但控制欲对亲密关系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
在《美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期刊上,有一篇研究报告。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422名儿童进行了一项长达8年的跟踪调查,从2岁一直跟踪调查到10岁。
通过调查发现,2岁时,父母对孩子“过度控制”,等孩子到达5岁时,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等孩子10岁时,就会产生非常多的情绪问题。不仅如此,孩子还无法拥有好的社交技能以及学习成绩。
这项研究的发表作者之一,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妮可·佩里提出,父母的“过度控制”会剥夺孩子们心理成长的机会。
所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或好恶来安排孩子的成长,不考虑孩子自己的内心,得到的效果往往会事与愿违,越控制越容易失去控制,且容易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后果。
而事实上,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也会发现长期受父母控制的孩子,常会自我否定,易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成年后,性格非常软弱,觉得自己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缺乏领导和指挥别人的能力。
因为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当情绪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也更容易叛逆。
而这些,都将降低他们的幸福指数,以及对生活的满意度。
即便是成年后,这一状况也无法得到改善。
英国《积极心理学学刊》曾有这样一句话:“父母控制欲太强,负面影响堪比丧亲。”
由此可见,控制孩子,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有多大。
而更可怕的是,控制往往会代际遗传。
所以在心理学上,也有一种说法:亲子冲突的根源,与其说是孩子,不如说是你和你的童年创伤。
03
真正的爱,不是干涉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有控制的欲望?
很多人之所以总盯着别人的事,总想着去控制孩子、控制伴侣。
其实是因为他们知道:控制自己太难了,。
所以就通过控制环境和他人的行为来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缓解内心的焦虑和不确定性。当感觉自己无法掌控生活时,控制他人就成为了一种替代性满足。
其实,无论是在人际关系还是亲密关系中也好,很多痛苦和烦恼,其实源于你模糊了边界,总想掌控一切。
心理学中的 “课题分离” 概念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而不是共生的关系。
因此,也要把亲密关系中的人,当成是同样独立的个体。
他人的课题不要过分参与,我们也不应过度干涉他人。
我们常将“做什么”视为爱,但在很多场景下,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爱。
接受他们本来的样子,按照正常的轨迹发展,除了原则性的问题外,不过度干涉,让他们过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所以,真正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与自我成长。
而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力量,不在于塑造他人、不在于控制他人以适应你的世界,而在于拓展自己的边界以容纳更多的可能性。
当我们停止控制,才开始真正地连接和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作者简介:杨怡,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杨博士说心理(ID:ancareyang),做每个家庭的私人心理医生,为他们提供终生的优质心理服务。杨怡,安肯心理创始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医学博士,截止2024年,已带领安肯心理在线下20多个城市开设线40余家心理咨询机构,国内心理行业领航者。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的人,一起传播心理学知识,让世界更美好❤
网址:父母有这1个特征,不建议长期住在一起 https://klqsh.com/news/view/194338
相关内容
父母有这1个特征,不建议长期住在一起父母必读:9条育儿建议,助力孩子成长
寒假在家,这5个室内活动建议家长跟孩子一起做,增强体质!
孩子对父母有仇恨心理怎么办?建议家长都好好学学
为人父母,不可错过的8本家庭教育书籍,建议收藏!
给父母教育孩子的10个建议
鸡娃父母必看:10条轻松育儿建议
父母吵架后家庭关系差的处理方法与建议
5本教育书籍帮父母了解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
张天爱带父母逛工作室!大长腿吸睛引热议,网友:豪门气质藏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