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掀二次元争夺战,6000亿蛋糕背后暗流涌动
科技巨头争夺智能家居市场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新闻#
说起来互联网巨头搞事情,这回又把主意动到了二次元身上,估摸着不少人一听“6000亿的蛋糕”这词眼睛都比灯泡还亮了吧。
但别急着磕瓜子看热闹,表面上的拉扯背后,还真有点悬疑片的感觉。
小红书想跟B站抢地盘,B站挺胸:我可是二次元老根基。
你以为这场仗就是简单的内容社区对决?天真了。
围观各路大厂,个个红着眼想从这群Z世代身上薅点油水。
结果真能躺着挣钱吗?
来,咱们逐层拨开云雾,看看这锅“二次元生意”的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
唤醒流量的希望,二次元成了下一个宝藏?
扔个数据先砸脑门:2024年光泛二次元用户就5个多亿了,差不多一半网民都要沾着点“次元”气。
随手举几个牌面:小红书一年里二次元内容增长飞快,增速竟然跑赢了游戏类目。
谷子经济爆了,什么谷子?就是那些二次元衍生品、小玩意,流水、销售数据美得让台上的老板们都笑成了“大月牙儿”。
微博、抖音、快手,二次元内容播放频频冲天,腾讯、优酷、爱奇艺在动漫场子里一字排开,B站照旧守着老巢不撒手。
都想分这口热汤,满网瞄着这批“新钱袋”Z世代,谁都不是省油的灯。
其实,二次元的典型花式玩法早就铺了一长桌子。
前头内容创作死磕原创,后头衍生品大包小包往外吐,虚拟偶像更是直接搞互动,直接就奔着每条路径都能榨点新花样去。
你以为这就完了?
动漫短剧异军突起,平台们跟潮水一样挤去抢分蛋糕。
短短一季,B站动画短剧就能“憋”出千万元流水,内容消费量年年翻。
抖音也凑热闹,13亿看播用户,光付费都干到2000万,连隔壁百度、红果都眼馋得很。
之前短剧广告转化尬住了,但动漫短剧就不一样了。
用户粘性往死里高,30岁以下占大半壁江山,男性比例超标,连日均观看时长都能快赶上正经大剧。
玩得花,还真舍得花,就问那些宅男宅女的手办柜子够用不够用。
说实话,二次元的消费“光谱”极广——
谷子经济腥风血雨,周边、手办、卡牌、服饰,拆卡、漫展、潮玩啥都能掺和进来。
成都天府红,漫迷们作死挤,销售额暴涨150%,节假日直接炸裂。
上海、武汉、杭州一线商圈齐上阵,漫展、文旅、酒店全线触发,火车票、机票、酒店预订突破天际。
米哈游更夸张,《原神》《崩坏》三部开花,谷圈销量榜上赶跑泡泡玛特,潮玩旗舰店流水破亿。
Z世代要付费,从剧情到现实一条龙服务,花起来连他们自己都怕。
问题是,这么火的市场,真就一派繁荣?
别被表面骗了。
都知道门口热闹,但不见得能全都嚼到糖。
B站这老牌二次元,数据还行——营收创新高,单季度飘红。
但拉开细节,很快就能露馅:IP衍生品业务持续下滑。
2023年、2024年一路跌,今年一季度收入再降,就剩4.7个小目标。
这不是临时的低谷,是连续少了好几个季度。
明明周边业务曾是大腿,现在拖后腿,有点伤。
搞笑的是,大会员数卡在原地活蹦乱跳,活跃用户数连着掉,社区氛围还“变味”,主创UP主走了一拨又一拨。
老粉丝不买单,新用户进来不“真爱”,变现路上分分钟踩雷。
为啥会这样?
千篇一律的周边呗,经典IP抱得再死,十年如一日的手办谁还买第二次。
原创IP少得可怜,自家品牌慢慢跟行业脱轨,只能花天价买别人的版权。
内容创新没跟上,玩法全靠情怀硬撑——这就是最尴尬的地方。
焊着国外的“鬼灭”“咒术”,结果剥离成本一路飙高,利润像游泳圈天天漏气。
B站光买内容版权这事,近几年可是花了二十多亿,而后面还要拆分着往外扔钱,2027年预算直接给到几千万。
能怪B站一个吗?
其实不是,谁都一样头疼。
“热流量、冷转化”早成了整个二次元领域通病。
一说拆卡,抖音热度爆棚,见谁都说赚大钱。
但抖音头部账号一查,粉丝量跟涨粉减肥一样,瘦的多,胖的没几个。
销量再高,利润还没主播讲个段子赚得多。
四个月营业额干到百万,扣完货款房租和投流,也只剩区区十万块入账。
现实就是你“眼前一亮”,一转身人家腰包没鼓多少,实体店还接连收摊。
多烧钱的游戏公司也未能幸免。
二次元移动游戏曾经是宇宙顶流,但营收压力接二连三。
收入一年跌7%,第二年再掉8%。
爆款老到不行,玩家审美已经变成了钢铁直男——翻来覆去全是卡牌、养成、开放世界。
新产品寥寥,腾讯、网易都关停了好几个项目,巨头积极性肉眼可见地低。
换句话讲,二次元的流量,变现这块,是真不灵了。
全行都知道,单靠流量,玩不出新花来。
细想想,这一切背后是真没别的招了吗?
搅局二次元,互联网无奈下的最后一搏
早些年,谁不是靠拉新获客拼命生长?移动互联网12亿多月活,红利吃干榨尽。
这回泛二次元群体成了“灯下宝”,好像横空出世拯救了大家一样。
但其实,是那些取巧的增量玩法都被试遍了。
电商流量成本涨了好几倍;视频平台获客碰壁;连短视频都不管用了。
找不到新蓝海,二次元这块壁垒分明的小洗澡池,就变成了能抓就抓的救命稻草。
其实二次元赛道再大,迁移门槛可不是开个会员、买个盲盒那么简单。
5亿用户,6000亿市场体量,听上去吓人,可你让B站别想破圈,老本行一守几年,社区氛围能被稀释成啥样?
玩家要求高、口味苛,变现也讲究圈层服务,根本无法像搅拌雪碧似的全网扩张。
数据漂亮不代表就有出路,有几年“UP主停更潮”,二次元圈内外都觉得气冷。
B站折腾IP外延,用户埋怨“本味都没了”,新内容没跟上,后来者越来越难“翻身”。
争什么?争的根本不是内容,而是认同,二次元用户的忠诚和付费意愿才是核心。
小红书这波为何能跟B站叫板?
姐妹俩用户有重合,95后、00后是一拨,一线城市消费力爆表。
女性用户居多,乙女向内容一铺开,冷不丁还能杀出新蓝海。
刚过不久的RED LAND漫展,聚起圈里一溜儿爆款IP,现场热得像锅底。
就连淘宝、京东也按捺不住,开始推“谷子专区”、潮玩节,啥玩意都得来点盲盒属性。
说白了,不是大家看好二次元爆发力,而是其他路数都不好跑,剩下这点新鲜劲儿,也得顶着上。
别忘了后头还有更逆天的事情——元宇宙那会儿雷声大雨点小,AI高高举起没几个落地挣钱的。
互联网新晋赛道实际都在“鱼死网破”,能留的,只有这块不算太大的次元池。
授权成本继续涨,泛用户大多看热闹,想靠二次元“翻身”的,能出几个?
每一轮热闹后面,都是互联网把能出招都用了个遍,最后只剩“搅池水”的力气。
有希望吗?肯定还有人在赌,毕竟口袋都空了嘛。
但靠二次元长线腾飞,想一口吃成胖子,门都没有。
最终,二次元世界和互联网巨头,彼此都成了对方的“勇气试金石”。
谁先热,谁先冷,都还不一定呢。
写到这,二次元这个市场,说是互联网流量的新高地,更多是场“被动应战”。
谁都知道风险,不破不立,但真能杀出一条血路,可能还得靠点魔法。
圈层文化的深度护城河注定不是一朝一夕能突破的,平台们再眼红,也只能见招拆招。
唯一确定的是,互联网公司会继续死磕圈层,在冷启动和流量枯竭的今天,不撞壁不回头。
至于圈内人能否守住心头的一亩三分地,圈外人又能否撬开新钱包,这事还得时间来解谜。
想问一句,圈外振臂高呼的二次元未来,你觉得真有“主角光环”吗?
你会因为TA全情投入,买单到底,还是看看热闹,不动如山?
发发牢骚,大伙一块开聊——这个锅,是谁能端稳?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举报/反馈
网址:互联网巨头掀二次元争夺战,6000亿蛋糕背后暗流涌动 https://klqsh.com/news/view/200917
相关内容
为了这个6000亿市场,互联网大厂又“打起来”了互联网巨头抢购电竞战队背后
外卖之后,互联网巨头集体打响硬折扣战
视频巨头争夺4亿动漫用户 国产动画内容迎新一轮增长期
ChinaJoy次元狂欢背后的经济脉动
二次元游戏大年:新品涌现 竞争加剧
暑期档首月,29款常青游戏赚了35亿元!《蛋仔派对》挤进前十,《暗区突围》首次上榜
2017二次元综艺盘点:视频巨头陆续进场
2023年,互联网没有顶流
二次元文化潮流兴起,创意消费与文旅新业态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