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书目
BOOK
﹀
﹀
﹀
《丝绸之路》
作者:[英] 彼得·弗兰科潘
译者:邵旭东/ 孙芳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另一种视角看“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1877年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他根据中国和欧洲史家关于中西贸易的记载,在地图上绘制了一条横贯欧亚的贸易路线,并命名为“丝绸之路”,在英文世界中,名为Silk Road,为单数,但彼得·弗兰科潘书中的“丝绸之路”为复数,书名亦如此。
彼得·弗兰科潘并不认为这仅仅是一条丝绸贸易的商道,甚至不仅仅是一条贸易路线。
自小彼得·弗兰科潘就对欧洲中心历史观存在疑虑,对欧洲之外更广阔的世界更是充满了好奇。
◎ 丝绸之路
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他逐渐为亚欧大陆腹地的历史所吸引,因为几千年来,亚欧文明在此汇聚交融,在欧洲崛起之前,这里才是世界的中心。因此他有志于写一本关于“亚洲心脏”的兴衰史,这是此书的由来。
全书的结构体例,虽有不甚严谨甚至略显牵强之处,但胜在一个新颖和全面:从公元前数百年丝绸之路诞生直至现代,两千多年的大事大势,都分散安排在25个章节25条丝绸之路的衍生之“路”中。
不偏不倚的史观,耳目一新但经得起推敲的观点,《丝绸之路》几乎能满足我们对历史类题材书籍的所有期待。
▼
赋予你全新的世界史
《经济学人》杂志则称:“弗兰科潘用精美睿智的语言,演绎了一部聚焦东方的世界史。”
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它将世界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植入了一个全新的框架里面,非常有意思。
本书是从中国延展出去的丝绸之路的一部崭新通史。对于热切需要了解“一带一路”的中国读者来说,这部中译本有如来自异域的西瓜,既让我们知道丝绸之路的甘甜,也要警觉这条道路的艰辛和火辣。
正如彼得·弗兰科潘所言,我们的世界就是跟着朝圣者、军队、牧人和商人旅行的足迹,伴随着交易的进行、思想的交流、相互的适应和不断的提炼而创造出丰富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并且不断发展的。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在新丝绸之路上的存在感和影响力越来越强。
读此书,有利于开阔我们的眼界,摆脱对历史的自娱自乐。
8月4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丝路小记者训练营”将走到滁州长城影视基地,这也是“果壳计划”首次在合肥的落地。
在这里,我们的丝路小记者们,将在趣味性十足的游学实践中中,回顾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生荣不息,同时也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丝绸之路上,有小业主的一步一个脚印,也有华夏几千年的绚烂篇章。
恢宏历史,我们与你一起见证。
夏日长,
孩童在果壳的斑斓世界中,
无限生长。
· 本资料制作时间为2017年8月1日,有效期为一个月,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 本活动最终举办或取消的权利归主办方所有,主办方保留对宣传资料修改和解释的权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