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明逝世,他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背后伯乐

发布时间:2025-09-17 17:43

有些音乐作品本身就很有趣,比如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它的名字听起来就自带幽默感。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音乐欣赏的乐趣# #音乐幽默故事#

据多方消息,陕西籍作家、编辑家周明9月16日晚在北京病逝,享年92岁。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通过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发文悼念,贾平凹表示:“他一生为文学事业奔忙,有着独特的大贡献。是文学的护花者。是文坛清流人物。陕西作家,包括我自己,差不多的都受过他的指导和帮助啊。我们凡是上北京,也都联系他,去看望他,他是我们的依靠,是温暖,是一种力量啊。先生走了,他的文字还在,他的故事将流传。我们永远怀念他。”

周明是陕西周至人,195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长期在中国作家协会系统工作,历任《人民文学》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等职 。他参与推动“冰心散文奖”的创立并协助冰心完成奖项设立工作,担任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2017年获“中国报告文学事业终身贡献奖”。其学术著作涵盖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理论及散文编选,代表作包括《文心雕龙校释译评》及多篇影响力广泛的论文。

1987年,周明在担任《人民文学》编辑期间,积极推动了徐迟撰写以数学家陈景润为主角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周明不仅负责协调采访事宜,还参与稿件修改,并最终促成该作品在《人民文学》发表。这篇报告文学让陈景润及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的成就广为人知,成为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代表作。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被誉为报告文学的“报春鸟”,曾经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人为“科学的春天”奋斗,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奋斗。2019年周明曾撰文向读者透露了这篇报告文学背后的故事。组织这篇报告文学是缘于当时中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需要知识分子的力量。《人民文学》编辑部深感责任和使命,认为《人民文学》如能在这个时候组织一篇反映科学领域的作品,比如重点选取这一领域中先进的、典型的科学家作为对象,然后请有实力的作家来写一篇报告文学,既可借作品响应思想解放的号召,而且可以呼吁社会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随后编辑部围绕此展开了讨论,突然就想起了当时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说有个外国代表团访华时候,指名提出要见中国的大数学家陈景润,因为陈景润攻克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惊动国际数学界。“那么,找谁来写好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徐迟。”周明开始大力推动这件事情,他和王南宁陪同徐迟到了北京西郊中关村的中科院数学研究所,通过数学所党支部书记李尚杰同志找到了陈景润,徐迟经过深入采访,经过一番梳理、思考和提炼,反复斟酌,几番修改,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终于脱稿了。《人民文学》以醒目的标题,刊发在1978年一月号头条。

周明一生发现和扶持了大量作家作者,被誉为文坛的“活伯乐”、“不老松”,他陪同冰心采访“五个孤儿”,冰心写出了《咱们的五个孩子》;陪同黄宗英采访徐凤翔,黄宗英写出了《小木屋》。周明还挖掘了不少作家,比如著名作家马识途。

周明曾说:“在我国近现代出版史上,很多大师名家都做过编辑,如鲁迅、茅盾、叶圣陶、沈从文等。他们在报刊编辑的阵地上,宣传新文化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传播新思想和新主张,成为独领风骚的人物。新时代的文学要发展,要繁荣,要从平原到高原,从高原到高峰,实现攀登计划,也需要一大批思想敏锐、独立思考、有担当情怀和学识广博的编辑成为独领风骚的人物。因为编辑既是助力者、见证者,也是审美者和好向导。没有一批甘为绿叶、甘当‘助推器’的编辑,时代精品恐难以为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网址:作家周明逝世,他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背后伯乐 https://klqsh.com/news/view/249862

相关内容

作家周明逝世,他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背后伯乐
陈景润要证明的哥德巴赫猜想是1+1=2吗?
世界名人故事(四十五)音乐之父——巴赫
纪念|钢琴巨匠布伦德尔:他是数代钢琴家的灯塔
英国儿童文学作家艾伦·阿尔伯格逝世,享年87岁
音乐家的小故事
欧拉轶事:他就像数学界中的贝多芬
白鹿与张凌赫分手背后的娱乐圈真相
名作家略萨逝世,封笔之作《献给你,我最后的沉默》等四部作品中文版即将面世
隋唐演义:秦琼明明是家中独子,为什么人们都称呼他“秦二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