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年少日记》,我久久不能平静,写下这篇影评
电影评论:如何写一篇电影影评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技能教学# #个人兴趣爱好展示#
电影《年少日记》早已面世很久了。
我由于对片名的误解,始终认为这是一部儿童片,因此一直没有观看。直到我真正观看了这部电影,并仔细地感受了它的情节,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尽管《年少日记》的主角是一个十岁男孩的死亡,但他所来自的那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却在这部影片中被娓娓道来。
情节十分简单,却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年少日记》的核心情节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一个普通的家庭,爸爸是从乡下奋斗打拼,最终成为知名律师。
这个家庭爸爸有两个儿子,一个资质平庸,而另一个则和他一样非常聪明。
既然有两个儿子,自然就会进行比较。
在这个家庭环境中,那个哥哥长期遭受忽视和打压,一直存在着。
最终,他选择了跳楼自尽,走上了不可回头的路,断送了年轻的生命。
哥哥的平凡死去只是个开端,他的离开所引发的一系列强烈反应才刚刚在这一家人身上发生。
例如,这位爸爸是精英律师,在儿子去世后,他试图将这件事从记忆中抹去,假装儿子从未存在过。
然而,他逐渐意识到,伤痛仍然深深地刻在心里,挥之不去,即使他想将这件事忘记。
妈妈也是这样,平时总是频繁指责大儿子,大儿子去世后,她心痛不已,最终离开了这个家。
那个弟弟呢,在哥哥离开后,也深陷在无尽的哀伤与自责中无法脱身。
这部《年少日记》正是如此。
这部电影采用了双线叙事的方式,一条线索描绘了弟弟年少时所目睹哥哥在原生家庭中所遭受的一切,直至最后选择自杀。
另一条线索则展示了哥哥去世后,所引发的这场家庭地震对所有家庭成员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种情节模式十分简单,但它的影响力却不可小觑!
当少年长大后,日记一页页被打开,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也一层层被揭露时,这种震撼人心的画面所带来的冲击之感令人不禁感叹唏嘘。
情感在这一刻彻底爆发,情节陡然逆转!
影片一开始,便让观众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哥哥并未真正去世。
故事都是通过他的口述逐步展开的。
男主角在电影中扮演哥哥的角色,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代入感。
事实上,哥哥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很多年过去了,他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这个梦想。
但是,随着剧情逐步展开,尤其是当最终真相公之于众时。
我们才得知,哥哥早在十岁时,就已自尽离世。
这个反转在弟弟尚在人世时,无疑是非常震撼的。
然而,更令人惊叹的视角是通过弟弟的眼睛看到的生活。
他的日子也过得混乱不堪。
父亲和母亲已经感情淡漠,妻子也离家出走。
对他而言,更加令人心痛的是他对生育子女的恐惧。
尽管他最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但因童年时期所遭受的事件,他并不相信自己能够胜任父亲的角色,因此选择不生育孩子。
最聪明的那个弟弟,最终实现了哥哥的愿望,并且一直活在对哥哥的愧疚之中,这种情形实在令人惊讶。
然而,这部电影中最撼动人心的部分,莫过于他成为老师后,偶然在垃圾箱中发现了一份学生留下的遗书。
通过这份遗书,他逐渐揭开了小时候哥哥所留下的日记本的秘密,也逐渐了解了哥哥小时候所经历的往事。
这种情感上的冲击,无疑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也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压抑的中国式教育!
尽管《年少日记》的初衷是探讨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然而,从电影的结局来看,主题却提升到了对中国式教育的批判。
例如,影片中的父母认为律师的工作和赚钱就是成功的象征,于是他们从小就强迫孩子学习一些并非那么重要的技能。
然而,父母们从未询问过他们的孩子是否快乐,也从未考虑过他们的孩子是否愿意这样做。
孩子们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也被洗脑了。
他们通过成绩取悦父母,用一生的压抑来成为父母期望他们成为的模样。
这部电影想要批判的最终主题就隐藏在这背后。
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启示就在于此。
大家都知道,成绩的好坏根本无关紧要,快乐和健康才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然而,在这种教育制度下,每个人都会不顾一切地奋勇前行,每个人都像那位父亲一样,逼迫自己的孩子不断努力。
这部电影对中国的家长们来说,无疑是一部意义深远的作品,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
网址:看完电影《年少日记》,我久久不能平静,写下这篇影评 https://klqsh.com/news/view/253445
相关内容
如果你也曾经对电影产生疑惑,不妨看一下《如何写影评》这本书看完电影后,撰写影评()
刘天池做客《今日影评》 评析《地久天长》"零度表演"
2023年影评点评(11篇)
《如何写影评》:电影向左,影评向右
电影观后感写作ai:生成专业影评的最佳工具
写影评,享受电影的另一种乐趣
电影评论范文(八篇)
如何写一篇有影响力的电影评论?
电视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