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言丨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发布时间:2025-09-20 09:22

城市生活艺术倡导生活美学,让城市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现代生活设计#

在青岛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百年里院变身新中式茶馆,老建筑的青砖黛瓦间飘出咖啡香;

烟台大数据指挥中心内,62个业务系统“一屏统观”,网格化事件实现“秒级分拨”……

这一古一今、一暖一智的场景,正是山东城市发展的生动缩影。

城市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亦是承载人民幸福生活的核心空间。

山东的未来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

9月18日召开的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为齐鲁大地的城市发展擘画美好蓝图,提出做好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安全发展、文脉赓续、治理增效“七篇大文章”。而书写好这七篇大文章,终究要落回到有逻辑、有内涵、有温度的民生底色上。

02:31

城市的逻辑,蕴含在规划治理的系统思维中。

城市建设,既要算“当下账”,更要谋“长远篇”。

如何将规划的“蓝图”转化为治理的“实景”,让城市发展的每一步都踩在协同、高效、惠民的落点上,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智慧。在山东的城市版图上,“一盘棋”思维早已贯穿始终。

看交通:潍烟高铁建成通车,与青荣城际、潍荣高铁串联,“轨道上的都市圈”更加具象;

看政务:青岛都市圈所属区市已实现13个政务服务“一件事”联通互认,30余项毗邻业务“无差别受理”;

看管理:16市全部建成“城市大脑”,14市入选中国数字百强市、数量全国第一;

……

本次会议提出“做好治理增效大文章”“做好动能转换大文章”,正是要以科技为翼,以协同为桥,推动城市“升级”。

从“规划一张图”到“治理一盘棋”,山东把系统观念贯穿于城市发展全脉络,推动跨区域治理协同,打破行政边界的限制,既算经济账,更算民生账,让交通更顺畅、办事更便捷、保障更可靠,这才是城市发展最清晰的逻辑线。

城市的内涵,辉映在历史文脉与现代精神的交融中。

济南古城(明府城片区),保护文物建筑完整性的同时导入合适新业态,不断丰富与传承城市的文化内涵;

威海市火炬八街,以微改造塑造街区特色风貌,成为著名网红打卡地,登上央视焦点访谈;

在山东,一条又一条老街古巷正在“破茧成蝶”……

山东不止是在保护古建筑,也是在守护文化记忆,更是守护城市发展的独特内涵与气质。2024年,全省历史文化街区累计接待游客量突破2000万人次。证明有内涵的城市,既能留住本地人乡愁,也能吸引外地人驻足。

本次会议强调“做好文脉赓续大文章”“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道出了城市发展的文化密码。这种“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发展模式,正是山东城市最独特的内涵。

城市的温度,蕴藏在百姓可感可知的细节里。

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载”起居民幸福感,到多处山体公园连成绿道让“美”浸润生活,山东始终用“绣花功夫”回应着群众的急难愁盼。

城市的温度,终要体现在每个角落的人文关怀里。

本次会议强调“做好品质提升大文章”“做好绿色转型大文章”,正是要让城市更新从“改房子”向“改生活”转变。如今,城市园林拆掉围墙,“百姓园林”让群众从“看风景”变为“入画来”;2021年以来,全省已改造老旧小区1.5万个、270多万户;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加装电梯8018部……

这些民生工程背后,是“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落地,更是山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2年52%提高到2024年66.5%的进程中,对“宜居”二字的生动诠释。

站在新起点,山东城市发展的蓝图已然绘就。从济青都市圈的辐射带动,到东西部城市的对口协作;从“十强”产业集群的动能转换,到“无证明之省”的服务升级……齐鲁大地的每一个城市正在书写新的答卷。正如会议所强调的,城市发展要“坚持内涵式发展主线”,这需要我们既守得住青砖黛瓦的文脉根脉,又搭得起智慧便捷的治理框架,更暖得了千家万户的民心民意。

城市是生命体,更是有机体。

当我们追问“未来城市是什么样子”,答案早已跳出“高楼林立、车流如织”的传统想象,而是满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每一个城市都有故事可讲,有温度可感,有未来可期。

(闪电新闻)

举报/反馈

网址:灼言丨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https://klqsh.com/news/view/257744

相关内容

创新城管工作理念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转变城市发展理念,让生活更美好
让生活美学滋养城市根脉
嘉陵:城市更新 生活向美
发现城市街角之美 更好地享受生活趣味
回眸2024——我们奋进的足迹丨城市宜居 美好生活不断“进阶”
如何用亲密关系让生活更美好
舞蹈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如何文化”讲座广美举办:文化要素比技艺更重要
园艺的魅力,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