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研讨积极心理学课程,注入心育新动能
强调积极心理学原则的研讨会能提升生活质量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技能教育# #自我成长研讨会#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研讨积极心理学课程,注入心育新动能
来源:通识教育学院 作者:杨朝霞 时间:2025-11-11
为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推动积极心理学理念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实践,近日,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召开“积极心理学思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主题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课程打磨、教学创新及学生中心理念落地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以“磨课”为关键抓手,聚焦课程内容提质与教学方法革新双目标。与会教师结合一线教学案例,分享积极心理学理论嵌入课堂的具体实践路径,在“情绪管理”模块,摒弃传统单向理论讲授模式,通过“优势品格挖掘”互动小游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感知自身积极特质;在“压力应对”章节,引入“三件好事”日常记录法,将抽象的心理知识转化为可操作、能坚持的心理调适工具,切实提升课程实用性。针对“如何深化以学生为中心”,全体教师达成共识,教学目标设定需以学生心理健康需求调研数据为依据,确保课程设计贴合学生实际;教学过程采用“小组互助+案例共创”模式,推动学生从“被动听课者”转变为“课堂参与者”;课后通过线上问卷与一对一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动态收集学生反馈,精准调整教学策略,形成“设计-实施-反馈-优化”的闭环。
此外,参与《积极心理学》校本教材编写的教师,就各自负责章节的编写进展与核心内容进行汇报。教研室全体成员围绕教材前三章初稿的目标定位、内容逻辑、案例适配性等关键问题展开充分研讨,深入交换修改建议,为后续稿件的完善与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常务副校长程兰华强调,要以积极心理学落地为契机,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品牌课程,要求教研室立足学生成长需求,将理论创新与实践实效紧密结合,真正让心理课程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暖心护航者”。学校始终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置于人才培养核心阵地,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通识教育核心必修课,通过专项经费支持、教学资源倾斜、跨部门协同联动等方式,为课程提质升级筑牢保障;通识教育学院更是把心理课程建设作为落实“五育并举”的关键抓手。
下一步,学校将邀请校外积极心理学领域专家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应用能力与课程设计水平,持续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支持二级学院搭建校际交流平台、组建教学创新团队,持续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向“重体验、强实践、促成长”方向升级,通过积极心理建设,为学生成就职业梦想、实现人生幸福奠定坚实基础。
审核 / 张喆
网址: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研讨积极心理学课程,注入心育新动能 https://klqsh.com/news/view/279247
相关内容
实力牵手! 新高教集团联合清华大学开启积极心理学教育新实践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析
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
关注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课程
《积极心理学》课程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通用10篇)
青州: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守护学生心灵成长
浙江师范大学首门知识图谱课程上线:心理学核心课程虚拟教研室召开《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交流会
【课程推荐】:《积极心理学》课程,梁永存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