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的最大乐趣是什么?记录的不确定性,让我们获得意外的发现
发现历史人物的传记很富有趣味性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历史故事#
我们为什么爱读历史?读史使人明智。可以学前车之鉴。摊开史料,眼看着人类走过的途径,其间有多少次的衰亡?多少次的覆灭?我们希望从前面的失败中,吸取经验。可以这么说,读史的目的,并不是追求完美无缺地对过去的林林总总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而是要弄懂道理,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真正的历史永远都是在一层面纱之下的,露出了一半,隐藏了一半。对同一个人、同一个事件,不同的史书往往有不同的记载。但这些不合情理,甚至相互矛盾的记载,正是历史的“可玩味之处”。因为事出必有因,自己去探寻其中的原因,也是历史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对一些存在争议的记录当然不能妄下结论,在这些记载中,也许主角被描绘成了配角,配角被描绘成了主角,这样错位的原因就是“成者王侯败者寇”,而历史,本来就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许多的历史人物在他们当时的朝代并没有像我们所熟知的那样,有胆识、有谋略,只是后来的人传着传着,就把他们神化了。就像我们知道的关羽、诸葛亮、华佗,其实他们只是一个朝代众多人中的一个代表,经由太多次的传说以至于被神化了。
不少人因为怀疑史料的真实性而怀疑历史。确实有一点要澄清的是,几乎所有史料都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如果我们对几份史料进行对比分析,很多错误都是可以被纠正的。

除了历史记述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历史传播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流失现象,以及人们对历史的曲解与误读。历史到了我们眼中,并不完全是真实发生了的事情,只是口述笔传的故事。
我们常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二十四史都是官方著作,是为执政者服务的,所以就怀疑它的真实,甚至觉得野史才是最可靠的。但任何古代史书,它们既有它的客观性,又有它的局限性。今人永远无法触及完全真实的历史,反而更像瞎子摸象,摸到什么就说什么。
局限性是历史的常态,也是人类认知的常态。我们不宜站在今天的高度轻鄙古人,也不应高估自己决断今日是非之能力。嬴政称帝之日,未曾料想强秦二世而亡;刘邦白登之时,不敢奢望两汉四百年江山。

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史料,而是历史观。正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史记》的宗旨,“鉴于往事,资于治道”是《资治通鉴》的目标。在弄明白史实之外,我们读史的出发点和目的也应该放在“明智”二字上。时过境迁,历史的真相也许早已湮灭,具体的数字和名字意义并不大,能给我们以启发,才是发挥了历史的真正功效。
好多人对历史有个误解,认为它是死板的。其实,历史并不死板,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会对历史有不同的认知;同一历史事件,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看,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不同的人看待同一段历史,结果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他不同的年龄段,对历史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历史常看常新,永远没有过去时,永远都有学不完的东西,这也许才是历史的真正魅力所在。
“中国人最悲哀的是,刚刚被历史的车轮碾过,还没爬起来,就发现历史在倒车了。”
历史不是简单的过去,历史是我们走过的道路,它在规定制约着我们前行的路,它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到现在的社会中运行,影响我们的生活。

历史是一门让人明智的学问,它为我们提供智谋,提供经验,在行事之前给我们相应的对比参考。社会的沧桑巨变,朝代的兴亡更替,在今时今日,仍能找到相似的影子。
历史是今人与古人沟通的渠道。不管人们怎么涂改历史,它都能通过过去的事件给你以启迪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历史这东西,有趣之处就在于各样历史记录的不确定性,这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意外的发现。我们可以构筑属于自己的历史观,形成自己对历史的一套看法,明白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历史也没有假设,只有历史之后的理性思考,我们没有必要去讨论当时该怎样,或是不该怎样,任何人都无法令时光倒流。能够带给今人以启迪,这才是历史的作用所在,也是读历史所能得到的最大乐趣。
举报/反馈
网址:读历史的最大乐趣是什么?记录的不确定性,让我们获得意外的发现 https://klqsh.com/news/view/282807
相关内容
解读丨历史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为什么“快乐是短暂的,不满足是长久的”?保持快乐的有效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无法拒绝廉价的快乐?怎样的人生才值得记录?
为什么我们需要文化:人一生中最大的乐趣一定是文化带来的
读书的乐趣、收获与自我发现
享受阅读带给我们的人生乐趣
野史不一定假:历史上那些有趣的野史秘闻
世界读书日:人为什么要多读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彭凯平:在成长的“不确定性”中发现生命的意义
人生最好的捷径:读历史类的书
世界读书日|阅读的历史、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