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财报AB面:上调可灵收入预期、追加算力,期待AI扛大旗

发布时间:2025-11-21 22:31

定期审视收入和预算,适时调整 #生活技巧# #生活小窍门# #个人理财小建议# #预算管理技巧#

11月19日,快手公布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该季度快手总营收同比增长14.2%至355.54亿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69.9%至52.9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6.3%至49.86亿元。

今年以来,快手AI相关业务收入增速已持续领跑三个季度。在财报电话会上,快手管理层也多次回答有关AI的提问。目前除了直接创收的可灵AI,快手还主要在广告业务上借助AI寻求新增量。可灵上线一年多已实现超3亿元收入,对于这一AI抓手以及Sora 2一时带动的C端商业化希望,快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强调,目前主要精力还是面向专业创作者,但不会放弃C端应用场景探索。

快手对AI撬动增长的希望也体现在资本开支的“高调”上。从今年年中宣布追加推理算力,到三季度表示同时追加推理和训练算力,快手不断加码AI投入。快手首席财务官金秉强调,预计2025年集团整体CapEx(资本支出)较去年实现中高双位数的同比增长,未来资本开支规划将聚焦于算力升级与技术深化。

但从财报数据来看,目前可灵收入占快手业务板块收入比重不大,其业务收入大盘仍然是广告。

AI已赚钱,三季度可灵AI收入超3亿元

和多数互联网大厂类似,快手AI驱动增长的逻辑主要体现在广告业务上。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4%至201亿元。“国内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实现超过16%的增长”,在财报电话会上,程一笑称,从流量驱动因素看,主要是由于营销素材曝光量和CPM(千次展示成本)驱动广告收入,一方面与大盘整体流量增长相关,另一方面,CPM的提高得益于借助生成式强化学习出价和端到端生成式推荐等AI技术,提升营销素材推荐的个性化和匹配效率。

而与其他大厂相比,快手的AI战略相对聚焦于视频生成模型,这类模型已经在国内跑通了付费订阅模式。目前可灵能够直接变现且增长稳定。据财报,今年三季度,可灵AI收入超过3亿元,而二季度、一季度财报发布时该披露口径分别为2.5亿元、1.5亿元。

但可灵要扛起收入大旗还需要时间,从财报数据来看,目前可灵收入占业务板块收入比重不大。根据财报,三季度,包含可灵收入在内的其他服务收入为59亿元,同比增长41.3%。快手业务收入大盘仍然是广告,截至9月30日,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为56.5%,而其他服务收入为16.6%。

在三季度电话会上,快手宣布上调可灵全年收入预期目标,由年初的6000万美金转向1.4亿美金。

这是一笔烧钱的生意,快手在AI上的成本投入已经从推理侧“烧”到了训练侧。金秉称,鉴于可灵用户对视频生成模型日益加大的需求,快手多次追加可灵在算力方面的投入,包括推理和训练算力。而在二季度财报会上,快手才宣称在年中追加了可灵AI在推理算力方面的投入。

“叠加其他AI业务赋能带来的CapEx投入,预计2025年集团整体CapEx支出较去年实现中高双位数的同比增长。”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金秉如是表示。

人才叙事、C端应用面临挑战

模型能力不只靠砸钱堆算力,人才是快手AI叙事需要补充的环节。今年9月,有消息称,快手前副总裁、可灵AI事业部技术部原负责人张迪,已离职并加盟哔哩哔哩(B站),出任技术条线负责人。当时贝壳财经记者向张迪及B站求证未收到正面回复。行业一度出现对可灵AI是否受技术部负责人变动影响的担忧。

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金秉侧面回应了这些担忧:在费用端,快手近期在AI技术人才吸引和保留上增加了一定投入,但这部分费用相对可控。

而这些在AI上“大举投入”是否会影响利润率,金秉在今年财报电话会上多次回应“有信心”,即“有信心实现今年经调整经营利润率的同比提升”。他强调,快手未来资本开支规划将聚焦于算力升级与技术深化。“这一布局并非单纯的成本费用增加,而是基于AI技术跃升驱动价值放大的逻辑。随着AI应用场景持续拓展,AI价值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我们有信心在未来两年继续实现盈利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和盈利能力的稳中有升。”

目前从模型迭代速度来看,可灵AI受技术部“一号位”变动影响仍然可控。今年9月下旬,可灵AI上线2.5 Turbo模型。快手方面数据显示,自去年6月6日发布以来,可灵AI已累计完成超30次迭代,全球用户规模突破4500万,累计生成超过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为超过2万家的企业客户提供API服务。

国庆期间,Sora 2让部分人士对视频生成C端应用的商业化前景变得乐观,程一笑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也坦白了这一点,并强调可灵AI目前主要精力是提升专业创作者的使用体验和付费意愿,但也会保持在C端应用场景的探索。

而视频生成模型在国内C端应用的逻辑还需要验证,并且快手需要迎战的不仅是老对手字节,还有MiniMax的海螺AI、生数科技的Vidu等初创玩家。从QuestMobile数据来看,2025年9月,活跃用户规模前十互联网或AI科技企业原生App中,视频生成模型相关产品仅字节系的即梦AI上榜,规模量级为1012万,复合增长率为12.1%。

当年快手从GIF(图形交换)工具成长为短视频社区并实现商业化。快手在可灵AI的发展上与当年思路有相似之处,即现阶段强调面向专业创作者提供工具,并通过导演共创计划、AI视频大赛等商业活动培育AI创作者生态。但在AI视频商业化生态培育竞争上,其他模型厂商如即梦、海螺、Vidu等也并未落后,甚至影视行业资源实力更强的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也已下场。未来在AI视频商业化上的投入或许成为专业用户数量与忠诚度争夺需要考虑的环节。

广告等传统业务靠AI寻找新增量

在财报电话会上,程一笑提出广告业务的其他增长空间来自生活服务行业,以及短剧,小游戏为代表的内容消费行业,“这些行业在本季度增速较为亮眼”。而快手也将这些行业的增长机会押在AI上。

程一笑强调,快手生活服务行业以中小客户为主,更受益于AI客服、UAX全自动投放、AIGC营销素材生成工具等产品。另外,随着AI技术赋能,漫剧(可以理解为短剧中的动画内容品类)迎来高速发展,快手将通过可灵AI参与漫剧上游内容制作。

他透露,今年三季度,快手UAX全自动广告投放产品在外循环的消耗渗透率已达70%以上,AIGC营销素材生成工具素材转化效率也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0%-20%。

而在真人短剧或漫剧市场,快手面临的竞争环境不算乐观。目前,抖音、阅文、中文在线、知乎、爱奇艺、咪咕等厂商都已下场漫剧,AI技术并非切入市场的唯一优势。并且,红果短剧的崛起也证明了IP储备、流量渠道话语权以及生态协同的重要性。一位漫剧制作方曾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自己是否选择做新入局平台的漫剧主要看有无保底。

据DataEye漫剧行业观察报告,漫剧市场当前仍处于“流量红利期”,但需要注意的是竞争加剧与同质化问题已经初现,未来6-12个月将是“分化关键期”,新入局的玩家能够抓住“题材细分、技术降本、IP联动、多元变现”四大核心,将在行业洗牌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单纯依赖“铺量或低质素材”输出的玩家可能会被淘汰。

与快速上升期时相比,近年来快手电商GMV增长有所放缓。自快手2018年开启直播电商业务,到2023年快手电商GMV已迈入万亿规模阶段,还在直播电商外发展出泛货架电商。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快手电商业务GMV同比增长15.2%至3850亿元;泛货架电商GMV占总电商GMV比例超32%。

快手已经过了单纯追求GMV的阶段。程一笑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快手未来电商增长中短期的驱动力将优先考虑提高用户购买频率,其次是增加ARPPU(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韦英姿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赵琳

网址:快手财报AB面:上调可灵收入预期、追加算力,期待AI扛大旗 https://klqsh.com/news/view/287735

相关内容

快手上市以来首次派息:毛利率创新高,预计可灵今年收入比年初目标翻倍
快手三季度营收增长14%,预计可灵AI全年收入达10亿元
快手财报背后的AI革命:数字内容生态迎来新范式
快手可灵AI 2025年Q2收入破2.5亿,新功能助力商业化加速
快手Q3财报彰显AI驱动力,创新增长的快手未来何在?
盘后跌超12%!耐克上季度营收不及预期,下调新财年业绩指引
微博财报超预期,5.91亿月活彰显韧性
AI社交:人与人的互动加入AI 成就了极具潜力的主流赛道
百度发布Q2财报:AI新业务收入破100亿,全栈布局开花结果
腾讯2025年Q2财报前瞻:游戏强劲、广告提速、AI变现——机构一致预期与三大焦点深度解析 一、核心预期:营收1790亿元、净利620亿元,双位数增长无悬念综合彭博、朝阳永续、 海通国际 等14家主流机构预测, ...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