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文学作品适合影视化?“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21 23:32

用积极的榜样教育,潜移默化影响孩子价值观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育儿心理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11月1日,首届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发布会在京举办,榜单当日揭晓。

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的十部上榜作品包括:短篇小说《夜游神》《鸟投林》《牧羊人失踪案》《九三年》《去未来购物》、中篇小说《无名之地》《建筑伦理学》《保持沉默》《互猎》《西北有高楼》,涉及题材有军旅、爱情、乡村、悬疑、犯罪、女性、武侠、历史、当代都市等。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电影《满江红》《坚如磐石》《狙击手》原著、编剧陈宇在推介上榜小说时提到:“经典文学的深邃表达,在短视频时代的碎片化观剧氛围中,依然被需要,因此经典文学改编影视剧在这个时代具有‘刚需’价值。”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推介周大新《去未来购物》时,陈宇表示,这是在《流浪地球》等硬科幻作品后,国产影视剧开辟“软科幻”赛道——科幻家庭剧的新方向;谈到《无名之地》时,他总结了这部小说可以帮助建构中国西部片新概念,并打造网飞级别精品剧集。

当天,“影视如何从文学中汲取营养”主题论坛也在榜单揭晓后举办。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彦表示,哪怕文学作品体量再小,依然要具备宏观主题,同时可以穿透生活的琐碎,最重要的是要塑造丰满的人性。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小说月报》《散文》主编,汪惠仁表示,当下作者们在日常化写作中加入了类型化元素,这也是影视带来的影响,他希望影视业建立自己的艺术标准,让文学和影视业真正实现相互滋养。

陈宇认为,评判小说是否值得被改编成影视剧,需要从四点判断:作品是否具有当代性、开创性,从独特角度给予读者以启发;是否有很好的世界观;是否有鲜明的人物和人物关系;是否有突出优秀的情节设计。

近几年沈严导演拍摄了亦舒小说改编的剧集《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他表示,改编没有标准答案,可以改小说全篇,但也可以提取其中某一段人物关系进行二度创作,艺术创作就是没有标准化呈现。演员海清也从自己的表演经历出发,回忆自己与作家、编剧聊角色的经历。

此次活动由中子星影业、陕文投艺达影视携手百花文艺出版社及其旗下《小说月报》共同举办。

【责任编辑:郭韶明  编辑:郭韶明】

网址:怎样的文学作品适合影视化?“影视改编价值潜力榜”发布 https://klqsh.com/news/view/287757

相关内容

《2023年文学改编影视作品蓝皮书》发布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渐趋精品化
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渐趋精品化(文化市场新观察)
资深专家、行业领袖三轮评选,年度最具影视改编潜力的十部文学佳作出炉
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热的思考
《2023年文学改编影视作品蓝皮书》发布——双向赋能 融合共生
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好书打底 好剧出圈
文化新观察|文学想象照亮荧屏:网文影视化改编加速
“小麦”与“饼干”:关于文学作品影视改编评价标准问题的探讨
影视改编如何向优质文学借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