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回顾】Zeno的2024年度新发行专辑50选

发布时间:2025-11-26 08:23

定期回顾总结:每季度或年度进行一次全面的知识回顾 #生活技巧# #工作学习技巧# #知识整理方法#

回望整个2024年,华语音乐圈貌似没啥太大的动静,虽然音乐节等演出市场依旧火热,但口碑与热度双赢的新专辑相比往年来说明显少了很多。反观国际唱片市场,备受好评的新人和老牌歌手专辑都不少,而且覆盖了各个曲风类型,算是名副其实的大年了。

我个人今年一共听了342张新专辑,在这里选择其中的50张推荐给大家,从大流行到细分领域的小众圈层,尽量保证音乐风格的多元,希望能给大家的歌单提供一份参考。

① 所选专辑的发行时间均在2023年12月1日—2024年11月30日该时间段内;

② 所选专辑均为原创录音室专辑,不包含翻唱、Live、影视游戏原声带等。

③ 该榜单根据个人品味排名,仅供参考。

TOP50

方大同的新专辑在曲风选择上往根源靠拢,《江湖中人》的传统国风器乐结合说书、《GF》的都市歌剧氛围、《Tango》对爵士与探戈的融合、《没啥好说》披头士味拉满的旋律写作......这些都是他之前很少尝试的风格。受病情影响,大同的人声表现确实成了这张专辑的最短板,原本肆意的转音收敛了相当多,这对于一个以律动见长的创作者来说是致命的。但也正是因为病情带来的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让这张专辑的词曲都更显真诚与随性,偶尔嬉皮幻想,偶尔寒暄打趣,像是许久不见的老友,随意唠唠,便得慰藉。

TOP49

在后朋克器乐的基础上,强化了放克、嘻哈、舞曲元素,人声念白贯穿全专,《When The Laughter Stops》的女声成为了专辑中旋律性最强的部分。弱化旋律而强调flow的手法与采样切片的偶然穿插皆放大了专辑的律动倾向,《Dream Job》在fnuk器乐和人声flow的助推下让人很容易就随着节拍摇头晃脑,相当上头。

TOP48

在保持嘻哈、放克、爵士等曲风混合的基础上,这张专辑相比ゲスの極み乙女的上专多了些舞曲基因。disco节拍和funk贝斯底层保证了整体的律动,乐句上贯彻着ゲス極的流行嗅觉,以不断重复的段落加强洗脑倾向,《YDY》和《Gut Feeling》算是对此理念的极致呈现了。制作上也融入了更多的电子乐元素,也有故障元素的使用。《歌舞伎乙女》把歌舞伎表演中的“咦哟”作为过门技巧还算蛮有想法,配合古典钢琴间奏,有种东西方古典美学对冲的混乱守序感。

TOP47

专辑曲风围绕太空摇滚和死亡金属展开,但涉及了非常多从世界各地借用过来的音乐元素,核心思路是在不同风格段落之间来回切换来达到丰富听感的目的,对于死金比较根源的音乐性没有做太多的修改,但在与各种不同曲风的衔接中,反向衬托出了死金这一音乐类型最核心的爆发力和能量密度。

TOP46

大量合唱段落、积极的旋律线条、不同氛围段落的切换和拼贴——多元素堆叠起来的活泼与玩味后朋。循环这张专辑的时候,总会不经意被那些常规套路外的细节击中,比如在《Gazing At Footwear》中突然切换至大混响器乐和人声的迷幻声场,或是《Ballerina》在连续升调后输出的密集低音旋律线,又或者是《Rock N' Roll Hurt》梦幻人声和合成器噪音所塑造的反差......有些可能不算悦耳,但第一次听到时确实会觉得蛮好玩的,也足够惊喜。

TOP45

人声前置,器乐藏于身后,比起律动,是更在意旋律和氛围塑造的neo-soul。长线条、少跳进的人声旋律缓缓铺陈,昏暗灯光聚焦于贝斯手挑拨律动,但迷幻吉他和弦乐的前置,则让整体氛围更加下沉,适合用作漫漫长夜的bgm。

TOP44

窦靖童的这张很有意思,在稳固了另类基底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的本土和流行元素点缀,复古合成器元素和一些俏皮元素的恰到好处,音色审美还是非常好的。《飞咯》非常有灵气的上扬副歌写作非常抓耳,证明了她的流行嗅觉。《California Baby》于funk摇滚中摆荡的低沉嗓音和《空中飞人》在梦泡色彩中深空的迷离唱腔互为对照,而夹杂在这两首中间的《早知道》则在两种风格间承上启下,听到了她爸妈的身影在其中闪现,但都被她以自己的音乐语言呈现且不突兀。

TOP43

与她以往专辑中器乐编排的简约呈现不同,这次在器乐层面上有了更饱满且丰盈的构成。从《On Tonight》抓耳的吉他riff开始,到《Hopeless》人声和即兴失真吉他华彩的互相交织,再到《May It Be On Offer》于定音鼓和悠扬的乡村吉他拨奏中唯美落幕,丰富的器乐风格变化和深情且极具感染力的人声表达一同,构建起多变的听感。ps:整体音乐氛围和专辑封面之间的反差也是真的大。

TOP42

第一遍在嘈杂环境听的时候没啥太大感触,但在睡前听一遍后还是被制作震撼到了,这张专辑的很多亮点是依靠低声部来凸显的。专辑的整体氛围置身于迷幻灵魂乐中游荡,叠层的人声让Brittany Howard本就广阔的音域更加饱满,而在其中添置的funk线条与底层律动需求更加促使了低声部制作的重要性,尖锐的人声叙事下,包裹着迷幻爵士、深邃浩室、电子放克的律动基因。

TOP41

迷幻工业+合成器暗流,在她个人独揽制作后,这张专辑词曲的重要性相对下调了不少,或者说因为在编曲这一块想要实现的东西变得更触手可及了,也因此会将整体的创作重心往制作这块靠拢。比如打头阵的《Hell Is Near》,人声旋律与吉他riff交织的那段,感觉曲子就是特意为了配合riff而弱化旋律线的曲折程度。在经过前两首的工业氛围下沉后,《Broken Man》则以强劲的放克贝斯+鼓点驱动,人声的锋芒与电吉他旋律段相互融合,成就氛围上的整体下潜。

TOP40

延续了一贯在冷色调民谣气质中唤起律动的创作倾向,电子和原声器乐创造了眼花缭乱的节奏组,但制作上的极简主义又很好地遮盖了一部分过于出挑的器乐,为阴郁的人声旋律让路。例如《Out There》中的低频合成器、密集但又微弱的镲片,单论音符数量绝对不算少,但都在清脆三角铁和人声的合奏前避让三分,于半梦半醒间随之肆意律动。

TOP39

吕彦良二专的制作水准比首专好太多了,在曲风的选择上更丰富,动态的变化更足,和弦应用更多变复杂。《想太多》oldshcool hiphop配器与g-funk律动的结合,《真的吗》《爱,疑难》等氛围soul中的灵动键盘,《绿洲》的制作放在今年碧梨的新专中可能也不违和,《山》的和声编排有一瞬间还以为是perfume genius附体......可惜,Matt说是要当pop star,但即便是在偏流行R&B的《偷心爱人》中,气质上也不算太流行,非常“黑”的唱腔也还需要进一步磨练。

TOP38

这张专辑依旧是Laura Marling母性光辉的延续,也是献给家常碎片和生活点滴的赞歌。温柔的人声和叙事化的词曲写作,真诚而动人。制作层面也保持了简约精致的制作倾向,但在音色的调制上又加入了非常细节的想法,例如对吉他拨弦杂音的保留构建出的写实氛围,以及《No One's Gonna Love You Like I Can》中忽远忽近的钢琴声场创造的亲密而又疏离的质感。所有音色的高频都不尖锐,中低频细节又很丰富,是一张越循环越有味道的室内民谣专辑。

TOP37

厨子的做菜原料展示大会,三张碟每张风格都不同,可以从中窥得其曲风驾驭能力。disc1主打电子合成器,Bubblegum Bass等uk edm风格轮番上阵,偶尔有些过噪的波形出现,但整体仍然十分悦耳。disc2以英国流行音乐为主题,人声出现,是由梦泡、英伦另类摇滚、室内流行所构筑的舒适空间。disc3则面向未来,有了更多的实验元素,融合了前两张元素的同时,也涵盖了当下盛行的故障音乐等风格,更显交融汇聚之姿。

TOP36

这张专辑像是对Radiohead时期迷幻摇滚氛围这一位面继续探索延伸的产物,但整体的风味更加下沉,也更加后摇。原声乐器和合成器用非常精细的音色打磨交缠在一起,单是鼓组便支撑起了足够的空间细节。在极致的氛围导向之下,词曲的重要性削弱了不少,专辑中间的几首缺乏氛围变化而有些无聊了。但《Bending Hectic》是真的神:长线条弦乐和人声相辅相成,尼龙吉他轻柔的伴奏,哦,太美了,5m27s开的的高频噪音弦乐后顺滑接入失真吉他那段也很爽。

TOP35

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JPOP歌谣致敬的一张流行乐专辑,一些复古的高湿度高混响吉他、合成器效果让人梦回昭和后期。流畅、王道的高品质旋律和真假声收放自如的高亮男声让专辑的听感非常顺畅,吉他的加花和solo恰到好处,即提供了器乐演奏的深度,又扩展了听感细节,喜欢《スパンコールの女》的放克节奏型,与《メルヘンを捨てないで》间奏的失真吉他叠层。

TOP34

来自尼日尔的布鲁斯摇滚狂潮,燥热的迷幻吉他音色、量塞满的solo part、6/8节奏下疯狂的节奏宣泄,配合北非异域调式旋律的吟唱,于沙漠中对着烈日的摇滚诗人形象跃然音符之上,而政治呐喊与环境控诉词作也在紧密不留空隙的鼓组编排加持下持续轰炸。

TOP33

对比上张专辑《三毒史》,苹果的这张专辑走向了另一个不同的位面,与前作携手一众男声往氛围暗面持续下潜不同,《放生会》是一场以舞台剧为概念的喧闹庆典,搭档七名歌姬,器乐和人声编排更加华丽喧闹:由《私は猫の目》奏响的big band编制占据专辑大量篇幅,从《生者の行進》靠clap音效带动的live氛围,到《人間として》竖琴与抒情人声营造的歌剧场景,再到《公然の秘密》笛子、电吉他solo轮番上阵的器乐华彩,配合爵士和弦狂轰,以及几首新曲的去流行化(旋律乐句的重复段很少见),高密度的信息量排山倒海袭来。代价则是降低了音乐的易入耳程度,初听时难免应接不暇,可说是相当任性的一张作品了。

TOP32

HYUKOH这次和落日飞车的合作还是撞出了不少火花的,《Kite War》清晰的贝斯line、克制又分明的打击器乐点缀,失真吉他铺底的迷幻色彩,包括人声质感与最后的电吉他solo轰炸,有着非常棒的层次与质感。《Y》合成器riff、贝斯riff、soul人声背景吟唱都相当性感。《Glue》和《Do Nothing》旋律写得又很好,有种上世纪60年代英伦摇滚的美好。缺点是太短了,就八首歌,还有几首氛围乐,听不过瘾。

TOP31

《Flying Fish》的合成器pad和琶音、《Nothing》在R&B味道的和声和jazz器乐加持下塑造的夜间氛围、《My Best Friend’s Coat》由巴洛克弦乐包裹的三拍子华尔兹——已经66岁的Paul Weller,其创作心境在这张专辑当中似乎拥抱了更明亮、柔和的转变。尽管底子仍然属于摇滚,但攻击性却不强,在节奏组之外尝试着添加更复古、更温暖、更多元的器乐风味,包裹在曲折忧伤的巴洛克弦乐之中回首人生,尽显淡然之姿。

TOP30

在大提琴、低频驱动的工业鼓点暗流之上,集哀怨和空灵于一身的人声气质在流行和艺术间转换的旋律写作创造了非常戏剧性的声音演出。于古典、爵士乐、艺术摇滚和流行重复段之间游走,但无调性器乐旋律、不规则鼓点、声码器等背景纹理的点缀,又为此蒙上一层始终存在且神秘莫测的面纱。

TOP29

相比首专,LÜCY的二专在概念完整度、人声演绎水平、编曲制作水准上都有了提升,在擅长的卧室流行风格基础上延伸,往梦幻流行、另类电子、氛围乐等不同方向进化,且每个部分都做到了不俗的水准。《X》作为一首结合了旋律浩室、迷幻和声、深邃浩室等不同段落的九分钟组曲,呈现出与时长相映衬的丰富层次;《You know how》的假声和旋律写作有种欧美独立民谣的气质;《贝比》是专辑中少见的律动导向曲目,在铜管和节奏吉他烘托出的俏皮disco段落和抽离律动的假声段落之间自然切换,末尾一转香颂风格也让人印象深刻。

TOP28

伟大、深邃、且包含人生阅历的一张。沧桑人声吟唱和合成器riff点缀的华丽摇滚负责底层氛围的搭建,合唱团的加入与唱诗班式编排、斑驳美丽的钢琴强调了某种哀悼意味。段落之间的停顿、动静处理放大了情绪的感染力,将丧子之痛转化为积极豁然的处事态度,听哭了。

TOP27

曲子结构与调式色彩变化不大,但词曲写作确实是很动人。词作中所塑造的失败者人设是在人类文明中经久不衰的共鸣发生器,搭配着人声中的哀叹语调和豁达律动演绎,能够轻松调动情绪。在抒情摇滚中点缀的乡村风味,于忧伤中添加的闲适配料,并在不时向上爬升的硬朗失真吉他中给予适当的香辛料刺激,嗯,轻松而优雅。

TOP26

重回舞池的Floating Points,对底层律动的把控、音色空间的逐层叠加、调教依旧信手拈来。在专辑循环和渐进的极简结构下,Techno元素与House律动的融合以一种稳定的姿态为舞池供给能量,偶尔出现的人声切片和原声乐器也能给予适当的意外惊喜,非常适合在派对或暖场环节中播放。

TOP25

这是一张非常有想法的前卫黑金,极速失真吉他组成的噪声墙与萨克斯的交融、爵士即兴和疯狂的吉他重复段错综交织,一同构成密集的音乐性。T3休止停顿和优美的竖琴尾奏丰富了专辑的动态,部分动静结合得略显生硬,但也与专辑的攻击性一同筑起厚实的听觉壁垒。 一开始以为这张希腊语黑金专辑的作者是哪个欧洲小国的人,查询后发现是宁波老乡,过于震惊了。

TOP24

器乐的音色调制很舒服,曲目由贝斯riff驱动和吉他riff驱动轮番上阵,不容易腻。配合沙锤而非过度依赖于镲片的干净鼓组,再加上缥缈人声旋律写作和工业质感pad垫底所塑造的广袤声场,不抓耳,但却异常舒适。

TOP23

相比《平成》多变的唱腔与《心理》在节奏上的玩味,这张专辑的制作风格显得更内敛、情绪也更平稳,也让人看到了更真实、成熟的折坂悠太。曲子以抒情民谣为基底,上行、下行旋律穿插,离调和弦、不和谐音程的点缀,再经由他老成的声线演绎,仍是扑鼻而来的折坂味道。 节奏虽然没有上张玩得那么出挑,但来自各色曲风的影响融合得更自然,配合一些日常声响的采样,是更加生活化的音乐。比如《人人》中灵动bossanova和长线条pad的配合、《凪》中低音提琴shuffle节奏和风声的交织。

TOP22

18首曲目的大容量能做到这种音乐层次的变化挺难得的,beat制作上和flow编排上的审美确实好。beat风格不会过于晦涩,善于在常规元素中做一些小设计,比如《THank God 4 Me》808节奏组中强劲有力的底鼓音色、《Blueslides》中轻盈爵士钢琴和沙锤过门的配合。flow编排缓急得当,《Blueslides》的留白停顿、《Foux》的尾句延长音、《Pig feet》的重拍强调、《Smile》的melodic rap,都在chill的整体氛围中给人不间断的小惊喜。

TOP21

这张专辑的制作太好了,第一首伴随着上下流动旋律线和真假声切换的迷幻人声与饱满的低频合成器,漂浮与梦幻感叠加的意境便已诠释到位。合成器调制牛掰,混音质感拉满,在《Angel on a Satellite》这首更偏传统编制的曲目中,古典钢琴和人声交织同样赋予了缥缈的空间感。要说这张专辑还缺了点什么的话,可能是相比顶尖制作,部分曲目的旋律写作过于流俗了。

TOP20

经过一专叛逆不羁的横空出世,和二专拥抱市场后的自我心路挖掘后,碧梨的三专在创作上更显老练和游刃有余。既有着《The Diner》这样主打律动的暗色调舞曲,也有《Birds of a Feather》、《The Greatest》这类兼具旋律写作和抒情人声演绎的作品。碧梨哥Finneas操刀的制作依旧给力,低频空间感的塑造仍是重中之重。大混响构筑的水下空间作为绝对主题,回响贝斯等电子元素成为音乐氛围中短暂闪现的远光灯,而电吉他和架子鼓的编排则贡献出了非常rock的宣泄时刻。

TOP19

intro在西塔琴、迷幻吉他riff、下行和弦的交织下创造的迷幻灵魂乐氛围下拉开序幕,随后在《Psychokinesis》清脆打击乐的引导下逐渐进入Kroi最擅长的funk、hiphop、r&b交织的混合摇滚领域,抓耳的器乐段和人声旋律依旧是他们的最强武器。《GAS》的油渍朋克尝试、《Amber》味道浓郁的布鲁斯器乐、以及不少非洲打击节奏的应用——相比前两张专辑,这张的曲风跨度和器乐丰富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TOP18

关于亲密关系、爱和失落,关于那些在阴郁中绽放的希望。Bill Ryder-Jones的这张专辑依旧以一种苦乐参半的姿态将你领进他的个人世界。阴郁人声和明亮的吉他、闪烁的和声交织,儿童而合唱团的加入都让人联想到舒肤佳去年推出的新专辑,但《Iechyd Da》比起深挖悲观情绪的另一面,更像是主动迎合阳光辐射的产物。不管是《A Bad Wind Blows in My Heart》、《Nothing to Be Done》中bpm的突然加速,还是《This Can't Go On》饱满和声与迪斯科采样弦乐的交织,都在耳边出人意料地绘制出了一幅绚丽璀璨的画卷。

TOP17

和去年的那张以英文为主的专辑不同, Kali Uchis的专辑将西语设置为绝对主角,并且加入了更为根源的拉丁倾斜。以《¿como así?》为首的专辑前几首曲目几乎延续了上张专辑的大混响梦泡电子+仙气人声交缠的pbr&b风格,但隐约的afrobeat闪现似乎预示着异域根源律动的蓄势待发。以bolero舞曲《te mata》为分界线,后面的曲目在雷鬼、萨尔萨舞曲交杂的氛围中坐实了在制作层面融合拉丁基因的开拓精神。

TOP16

结合巴洛克流行、噪音摇滚和低保真音乐的特色,曲作全面致敬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活跃的摇滚流行乐风格,在专辑两个小时的时长中不断去勾勒一种复古的忧郁声场,混音质感有些毛刺和刻意做旧,从第一首曲目那大混响管乐就能窥得一二,完全唤醒了我的复古情怀。

TOP15

抑郁、痛苦与坦诚,歌词叙事中透露出的那些对情欲的坦诚、对自我的厌恶时刻奠定了专辑的悲伤基调。但曲折却又动听的旋律中播撒的积极走向,器乐编排的动静、明暗对比(例如《No Caffeine》在阴郁小调和不安riff中突然出现的急促贝斯段落,以及《Blood》在阴郁混浊的pad中清晰可辩钢琴音色。),却时刻挑拨着听者去感受那活在当下的实感,并尝试捕捉闪现的希望微光。

TOP14

专辑开场在funk律动和冰冷电子元素的结合下,愤怒的情绪通过lofi人声和声码器的结合建立起初步防线。在专辑中段曲折地经过艺术摇滚、室内流行与情绪下潜的倾诉、自省之后,深情和悲悯贯穿了最后四首曲目。而像《Daddy》这样由不安的小调转为大调的曲目,其情绪价值也更显饱满。

TOP13

从封面美术便已传达出的曲径通幽与禅意遍布全专,调性与他们的前两张专辑大不相同,极大程度上弱化了律动的部分,汲取独立民谣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伦摇滚的创作手法,并将曲子的变化寄托于和弦色彩和混音的调教。《空も飛べない》、《Mirror》中都用了连续离调来营造漂浮感,《Branches》的副歌则用瞬间变化的声音响度来创造冲击力。抛开在技术层面下的功夫,底层支撑则是强大的旋律写作能力。

TOP12

大师级的电子舞曲掌控力,从《Wanna》简约钢琴和回响人声的交替出现,到《Waited All Night》与人声切牌、人声段落完美交织的车库碎拍,再到house、r&b、funk、disco元素的轮番登场......跨流派视野之外,对专辑动态的把握能力也丝毫不逊色,节奏张弛有度,《Breather》一曲中激烈节拍与冥想氛围的丝滑过渡便是最佳佐证。

TOP11

阴郁pad和人声铺垫的哥特氛围,围绕着死亡、时间残酷所展开的冷峻叙事,压倒性的末世氛围中却有着大量上扬的配器走向、积极阳光的大和弦,在绝境中不断绽放出希冀之光。16年等来这样一张有着the cure黄金时代品质的专辑,夫复何求?

TOP10

它是住满23个不同人格的幻想酒店,是一盘华彩缤纷的菜色拼盘,也是一本怪诞诡奇的短篇集锦。不设限的曲风,以爵士曲作为基底,融入合成器流行、前卫摇滚、乡村歌剧等不同领域的风格。不刻意追求完整起承转合的专辑结构,各类曲式结构的碎片化,放大了在不同曲目、音乐元素间来回游走的声线反差,时而激昂跳跃,时而朋克洒脱,时而呢喃细语,自由且洒脱的爵士灵魂一以贯之。

TOP9

新曲全部由米津自编曲,加上旧曲与坂东佑大、常田大希、mabanua等人的合作编曲,音乐色彩上可以说是米津迄今为止最多元的一张。旧曲中既有《kick back》这样够癫够张狂的hard rock,也有《lady》这样简洁到不像米津、但旋律流畅好听的pop。新曲在广度上同样如此:《YELLOW GHOST》空灵音色和混响塑造的dream pop氛围、《POST HUMAN》这样探讨AI的曲子中使用工业音色+故障效果塑造的科技感,皆在米津最擅长的电子元素编排中做出曲风,加上更加看重转调的作曲走向,虽然不是那么地容易入耳了,但也因此带来了更为丰富的音乐性。

TOP8

一方面失真吉他和迷幻人声的粘连为专辑搭建起不稳定的声响空间,另一方面密集和有秩序的键盘琶音、古典钢琴与玻璃般碰撞的合成器音色又为专辑带来了灵动守序的听感。流畅的旋律在古典与先锋理念的对冲下一幕幕流淌,就如同频繁出没的跨八度人声重唱,互相对照而又同根同源。

TOP7

作为专辑而言整体性相较上张差一些,但音乐性却变得更加复杂、眼花缭乱。几乎每一首歌都用了大量音色的堆叠演变、复数旋律段的变化来呈现出万花筒式的音符信息过载。繁杂元素之下,是融合东瀛传统音乐和西方现代音乐的底层逻辑。在funk律动下如暗流涌现的吉他riff、闪烁的合成器音色,以及密集鼓点加花所渲染的喧闹氛围之下,由传统和乐器演奏出的都节、琉球调式以及故障音色元素又给这氛围涂满阴郁破碎的阴柔气质,“百鬼夜行”大概是我能想到的最贴合其音乐氛围的描述了。

TOP6

Glass Beachd的二专在叛逆儿这条道上继续奔驰,在极简化浪潮中反向而行,并将指针回拨,做出了一张信息量过载的混合摇滚专辑,但这其实也与这几年音乐圈的复古现象不谋而合。整张专辑的器乐层次丰富而又充满设计感:《Rare Animal》节奏和旋律吉他的主次穿插像嗑药般如梦似幻;《whalefall》在带着毛刺感的电子鼓与马林巴的互相对冲下,碰撞出了奇妙的音色反应;《Culdesac》在配器上的动静结合让收尾的情绪核输出更显炸裂。而爵士、放克律动、室内流行氛围感的偶然点缀,则让专辑的混血气质在不同时刻折射出不同的光芒。

TOP5

前半张在glitch的基本走向之下狂舞,密集的hard core鼓点、采样互相作用,jazz和弦为整体氛围赋予了丰富的色彩转变。在KID FRESINO参与的《行つてしまつた》中,flow和密集节奏的配合让人透不过气,末尾的节奏放缓+噪声配器抽离也更让人印象深刻。后半张则有了更传统、更柔和的变化,从《禁物》开始,民谣氛围和优美旋律占据大头,但不管是《禁物》最后一分钟开始加入的木鱼打击乐,还是《外》神圣如唱诗班的和声编排,总有意料之外的点出现,直击我的好球区。

TOP4

在A. G. Cook等制作人的操刀下,专辑在流行电子舞曲的框架下尝试了一些不同的东西。一方面,全面融合千禧年前后的法式、英式舞曲节奏与glitch等前沿音乐元素,从house走向重金属disco,轻快的走向让听感轻盈而不油腻。另一方面,在《I might say something stupid》这样的抒情曲目中,人声结合低保真与故障元素的结合塑造了一种纤细易碎的形象,为Charli XCX音乐人格的塑造提供更为多元的注解。

TOP3

胡男的作曲风格在这张专辑中算是真正步入成熟期了:调性与段落变化丰富,和弦色彩衔接大胆,与在此之上依旧维持出色旋律性的曲作——单凭作曲就能不断输出惊喜。在此基础上,音色搭配和打磨都更加精致的编曲元素更是锦上添花的存在:《Finder》的前奏以上张专辑outro的分解键盘开头,再通过阶段性加强人声的声码化处理,顺畅衔接到接下来的曲目中,作为专辑nitro来说满分。而像《Get Back To 人生》hard rock和citypop的新鲜搭配、《Anarchy》专辑版本的noise rock化remix、《うらみつらみきわみ》在类organ音效下躁动的戏谑氛围,有着非常多使氛围差异化的小巧思。

TOP2

Jacob说这张专辑是Djesse系列的集大成,事实也确实如此,复杂的和声、丰富的织体、繁复的律动、复调式阿卡贝拉——前三张专辑的拿手好戏在这张基本没有缺席。在此基础上,将眼光放眼世界、吸收世界各地音乐养分并大幅引入流行元素的做法宣告了这张专辑的视野会更加广阔,并同时向广大流行乐听众抛去这场华丽音符派对的邀请函。从《100000 Voices》末尾出人意料的核嗓到《A Rock Somewhere》马林巴结合西塔琴所呈现的异域风情,陌生的元素构成了你所不知道的Jacob。无论是否与你的预期相符,我想都不会否认潜藏在音符当中,并构成jacob音乐精神的那份纯粹的玩心。

TOP1

延续了上张专辑严丝合缝的曲目衔接,高举黑人种族与自我艺术人格变迁命题,在叙事和概念上持续深挖。但从舞池脱离转而拥抱更广阔的曲风后,让其脱离了概念专辑往往会为了概念统一而在风格跨度上做出妥协的宿命。 专辑在阿卡贝拉福音式曲目所塑造的史诗序章中开场,在T2英伦摇滚和T5的班卓琴和根源律动中深入黑人史诗,经过T11的歌剧演绎、T16-20持续强化律动的乡村风格阶梯呈现后,逐步导入华美的尾章。类型元素看似繁杂破碎,但在碧昂斯强大的唱腔演绎和曲序编排统筹后,所有元素皆统一服帖于专辑概念,及其艺术人格的呈现。 没想到在上一张定下如此高的概念专辑基准后,碧昂斯还能再进一步,做出接近我梦中情专标准的专辑,佩服佩服。

THANK YOU FOR READING.

豆瓣:Zeno_5

微信公众号:ZenoRadio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Zeno_5

Zeno_5 (浙江宁波)

平面设计社畜 | 游戏策划学习中 | 业余音乐人 微信公众号:ZenoRadio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加载中...

网址:【年度回顾】Zeno的2024年度新发行专辑50选 https://klqsh.com/news/view/290899

相关内容

格莱美倒计时丨十年年度专辑回顾,天后时代来临!
2023年度音乐报告:我的50佳新发行之选
网易云音乐发布2024音乐人年度报告,全景式回顾音乐人十年旅程
抖音联合汽水音乐发布《2024音乐行业年度观察》
2024年度面孔
关于发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NBA选秀排行榜2017(回顾2017年度NBA选秀,揭秘当年最具潜力的新人球员)
抖音联合汽水音乐发布《2024音乐行业年度观察》——人民政协网
2024年十大音乐体验与年度榜单揭晓
2024年日本网友选出的十大动画新番回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