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断舍离》,才是后半生最好的活法
学会适时断舍离,让物品精简,是提升生活质量的哲学智慧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居家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应用#
人没有东西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
可是人拥有的东西多了之后,就会有许多烦恼。
假如我们的生命被物质塞满,时间长了,我们就会产生一种窒息感,在《断舍离》当中,山下英子提出了一个物质的“量”的七五一法则。
当物品只占据70%的空间的时候,人才会有收拾的欲望和心情,剩下30%的空间,就是我们的自由。
当物品只占据50%的空间,视觉上才能保持舒适美观,看上去心情才能保持舒畅,剩下的50%就是自由。
当物品只占据10%的时候,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杂物,都可能变成非常漂亮的装饰品。
那时候,剩下的90%就是自由。
对物质如此,内心也是如此。
太多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于往自己的生命里塞东西,却不懂得只有将越来越多的东西清理出去,生命的自由才能越来越多。
而《断舍离》的终极目标,也是通过对外在物质的“断舍离”,达到整理内心的目标,从而获得内心的自由。
01断舍离,就是给生命松绑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
物质至上的观念横行世间,物质上的一些标准,很多人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却在默默遵守。
一走出去,太多的人都在谈论挣得多少,然后挣得少的,总有一种比不过别人的羞愧感。
在这样的观念和环境里,我们恨不得将所有物质都抓在手里。
可是,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何渴望物质?
我们追求物质,其本质原因,是因为想让生活变得更好,想让人生拥有更多的幸福和美好,所以,只有当我们真心享受物质的时候,物质对我们才有意义。
但我们身在这样的世界,物质泛滥已成事实,我们可能随时随地都被物质影响,产生各种焦虑和恐惧,从而忘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别忘了,我们的目的不是获取物质,不是成为物质的奴隶,一辈子都在为物质服务,我们的目的是活得更好。
然而,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堆物质中间,总是为此焦头烂额。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为了穿一件裙子,她反复搭了五次,最后慌慌张张,出门的时候还把钥匙都给忘了。
柜子里衣服满满的,经常为穿什么而烦恼,衣架上满满当当,也让人选择困难。
因此,很多时候,物品太多,并不会提升幸福感(最多只能增加虚荣感)。
学会断舍离,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简单,从而更好地感受美好。
就像山下英子说的:
虽然只留了一样东西,但是不需要的东西比以前更少了。
不让那些不重要的东西影响自己,将那些不需要的东西清理出去,就是给生命松绑。
02为什么做不到断舍离?
为什么有时候明知道自己的人生乱七八糟的,却没有去“断舍离”?
为什么明知道生命被很多毫无意义的东西占据了,这些东西不仅没法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反而让我们内耗,却不能去“断舍离”?
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逃避现实。
生活乱七八糟的,不知道从哪下手改变,于是索性不去改变,反而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东西,拼命工作,不愿和自己相处。
其本质原因在于,人生太乱了,整理起来太麻烦,就选择最简单的方式,逃避。
逃避确实是面对问题最简单的方式,自己麻痹自己说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自己安慰自己说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过的,自己鼓励自己说只要再拼命一点、再努力一点,情况就会有所改变。
可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只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我们只有回来面对自己,面对生命,才有可能将人生真正过好。
第二种,活在过去。
很多事情,明明在时间上已经翻篇了,可在心里,还是紧紧抓住,不愿放手。
过去的美好的回忆,舍不得放下,过去的不美好的经历,不甘心放下,以至于过去越积累越多,身上的枷锁也越来越厚,人生过得越来越艰难。
然而,人不是活过去,过去永远无法改变。
人是在以当下为基础,走向未来。
第三种,焦虑未来。
我们总是会担心很多事情,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担心的那些问题,都还没有发生。
我们明明今天刚吃饱了饭,却担心一年后没钱吃饭,明明今天还在打卡上班,却担心未来会失业。
我们担心自己活不下去,担心自己赚不到钱,担心自己不能成功。
于是,为了担心的这些问题,我们更加想要拼命抓住些什么,总觉得今天再努力一点,未来就会多一点底气。
而今,我们这个世界,焦虑无处不在,而那些贩卖焦虑的人,可能早就赚够了钱。
实际上,焦虑没用。
有句话说,你在意什么,就给了什么东西控制你的权力。
你恐惧什么东西,就给了什么东西力量。
那些看似强力主宰我们生命的力量,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将权柄给出去了。
但真正活好的力量,也在我们自己身上,上天没时间听你祈祷,所以你只能自己为自己改命。
03执着于物质的人生,永远都没法“断舍离”
这世间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我们眼光始终在物质上。
我们在意物质,最终搞忘了我们和物质的关系,最终只关注物质,反而忽略了自己。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里说:
我们真正应该去珍惜的,应该是物品与我们之间的关系,而非物品本身。
断舍离的目的也不是舍弃,而是重新明确物品与自己的关系,留下自己真正在意的物品,并且更加珍惜留下的东西。
物品的一生,是短暂的。
它被生产出来,在市场上流通,机缘巧合到了我们的手里。
它与我们的缘分,也就此开始。
这个缘分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可能是几分钟、几天,长的可能是几年、几十年。
我们与物品的关系,始终只是暂时的,因为终有一天,我们其实都会失去他们。
当外在的事物与我们的缘分结束,它又会独自开始它的命运,要么被回收,要么被丢进垃圾桶。
因此,我们与外在的所有事物的关系,都是暂时的,迟早会分离,就连人与人也是,注定要分离,迟早而已。
把没用或者自己已经不在乎的东西放在生命里,其实就是浪费生命的内存。
生命有限,真正在乎的东西留下得越多,我们能感受到的幸福也就越多。
《断舍离》里说:
如果把毫不在乎、弃之不理、形同垃圾和废物的东西随随便便放在家里,整个家就像垃圾场一样。
因此,断舍离,其实就是直面自我,将那些不重要的东西筛选出来,舍掉,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给真正在乎的东西留下空间和时间。
若我们盯着物质,就会忽视自己。
而外在的物质,因其不稳定性和流动性,总是没个稳定。
只有回到自己,深入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知道,什么对我们是重要的。
04对外在事物的态度,投射出的是我们的自我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你对物质的态度,其实就是你的自我最真实的外显。
山下英子说:
“物品是自身的投影,它可以成为诊断、治疗、治愈我们内心的工具。”
因此,对我们身边的物品的分析和清理,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分析和清理。
我们对钱的执着,可能是因为内在缺乏安全感,可是安全感无法从外在获得,从外在获得的安全感只是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我们对物质的执着,可能是内在的某种匮乏,因为曾经苦过,所以心里有了阴影。
我们利用物品获得优越,恰恰是因为我们内在的自卑,觉得自己无法面对他人,只有通过物质装饰自己。
可别忘了,每个人都很好,除了上帝,我们不该在任何人面前感到自卑。
有人问山下英子:
我家里的这个东西,是不是扔了比较好?
对这个问题,山下英子也从来不给答案,因为她不是物品的主人,没法给出正确的答案,我们想要什么答案,其实只有自己知道。
断舍离就是,要是自己无法做出选择和决定,所有行为都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那意味着我们对自己,其实还是一片混乱。
当你真正过得清明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而断舍离的宗旨就是,将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替换为需要、合适、舒服。
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人。
当我们对环境做出选择和改变的时候,其实就是对自己做出选择和改变。
05关照本色,有意识地生活
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过程。
过程,就意味着持续不断。
因此,一旦清醒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就要时刻关照自我,有意识地生活,而不是随波逐流。
人很容易迷失自我,特别是人生遭遇重大变化的时候,遇到大喜事,容易得意忘形,遇到大悲痛,容易失去力量,一蹶不振,从而随波逐流。
山下英子说:
我们最好能时时谨记,自己到底想要参与什么,想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也就是说,我们最好时刻谨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自己真正想要活成什么样。
对于外界的观念,山下英子也说:
我们最好能有意识地去吸收外界的观念,他人的观念,社会的观念,时代的观念,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
外界无时无刻不用它的观念试图压迫我们,对我们的人生形成主宰,影响着我们的命运。
在我们的生活里,总是弥漫着一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好与坏,幸运与不幸运,穷与富。
一个东西不好就是坏,一个人工资不高就是没出息,一个人遇到了一件不好的事,就是不幸。
然而,一旦我们这样活着,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越来越狭隘。
在好与坏、贫与富之外,还有一片巨大的旷野。
当我们跳出这种二元对立,不再用这些概念束缚自己,而是时刻遵照自己的内心,我们的人生,就会越来越好。
断舍离需要断的,不仅是外在的物质,更是要对我们内心那些杂七杂八的观念和意识就行断舍离。
06俯瞰力,破除当局者迷的局限
人很多时候,往往当局者迷。
为了破除这种局限,山下英子说,要修炼俯瞰力。
什么是俯瞰力?
这是一种站在高处,以广阔的视野,用整体的观点来掌握事物的能力,是瞬间掌握当下“需要、合适、喜欢”的东西,有意识、自在、果敢地度过人生的力量。
那么,怎么才能得到这种“俯瞰力”呢?
第一,自觉。
时刻思考,我为什么会拥有这种东西(意识)?客观观察自己,客观看待自己。
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培养,真正看清自己。
人一旦放任自己,随波逐流,就会失去自己的方向,因此,很多事情,都要先通过有意识的去做,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第二,观看内在。
我们必须时刻观看自己的内心,时刻省察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人生,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我们的内心是很复杂的,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新的想法。
这些想法可能是因为外界的刺激,因此,我们需要剔除那些无用的想法,留下真正贴近灵魂渴求的重要的想法。
第三,不以自我为中心。
学会从更高更远更大的角度去看,去宇宙的角度去看宇宙,从万物的角度看万物,从他人的角度去看他人。
这个时候就会发现,世间万物,都被安排得很好。
我们所以为的不好,只是我们所以为的。
哲学家苏格拉底走在琳琅满目的大街上,却智慧地感慨,这么多东西都是我不需要的。
他常年穿一个长外套,经常赤脚行走。
可是,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从而不会被其他东西影响。
断舍离就是给生命留出空间,留出自由。
07给心灵进行断舍离
我们的内心,太需要断舍离了。
这个世界,每天都把我们的脑袋当成信息垃圾场,在信息大爆炸的环境里,各种信息铺天盖地,我们坐在家里,就能知道身边很多人的生活状况。
我们就算什么也不做,就有许多观念汹涌而来。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时候,人特别容易就被外在影响。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给内心进行断舍离,不要什么东西都放在内心,那些不重要的人际关系,那些与我们无关的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全都从我们的内心清理出去,这样,我们才能专注地做自己,安于自己的内心。
心里乱七八糟的东西越多,生活就越容易变得乱七八糟的。
内心越简单,越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给内心断舍离,就是给生命大扫除。
文|不有趣灵魂
网址:学会《断舍离》,才是后半生最好的活法 https://klqsh.com/news/view/61671
相关内容
生活需要断舍离,学会物质断舍离,减法生活,就是给幸福做加法断舍离——为生活做减法!
要想生活更美好,请您学会“断舍离”
成年人最睿智的生活哲学:断舍离
女人最高级的活法:断舍离
学会断舍离,才发现生活可以如此轻松
生活从来都是越简单越幸福——让我们学会《断舍离》
断舍离给生活做减法,断舍离的快乐
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断舍离
转运最好的方式: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