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断舍离:让自己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

发布时间:2025-07-25 01:44

轻松愉快是慢生活追求的终极目标,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慢生活理念# #轻松愉快#

近几年,断舍离风潮席卷而来,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断舍离的人,后来会变成什么样?大部分回答都是说,自己开始了“扔扔扔”的生活,还得跟喜欢囤积物品的家人斗智斗勇。

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回答是,真正断舍离的人,恐怕连上知乎来回答个问题都不会来了,因为这样会增加生活里的羁绊。

行走在“断舍离”的道路上,很多人不明就里地跟风扔掉一切不需要的东西,这样会造成一种极端,精简生活到极致,反而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不便。有一位网友就说,每天和物欲做斗争,消耗了她极大的精力。

这位网友有自己的爱好,爱好需要物质去支撑,会造成家里局部混乱,断舍离本质是低欲望,强制的低欲望绑架她的爱好,成为生活的枷锁,最后她放弃了断舍离,但她总算明白并吸取了断舍离的精神内涵:让自己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

一种理念流行到某种程度,原创者就会失去对它的解释权,也许对于原创者来说,这不公平,但对于大众来说,这才是正常健康的发展。因为任何一种理念都需要我们真正了解它的内涵,调整内化它,再应对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行动塑造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

一味地偏听偏信,一味地跟从,都活不出自己的人生,苏格拉底说:未经思索的人生都不值得过。

断,就是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里的不需要的东西;舍,是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离,就是通过不断地重复断和舍的动作,达到一种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这样的状态。

要明白真正的断舍离,必须得先从它的源头说起。日本杂物管理师山下英子提出“断舍离”生活方式,成长和工作经历让她感觉到,自己被过于丰富的物质和繁复的人际关系困扰,承受了很多没有必要的负累,从而身心疲惫。她通过练瑜伽、钻研中国传统文化,悟出了为生活做减法的道理,她通过“断”“舍”“离”,这三种外在形式保证内在心灵的纯粹美好。

对她来说,空白宽敞的空间意味着她内心的空白,而她留下这种空白,是为了让更富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填补进来,她不断地深挖断舍离运用在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出版了一系列书籍,目的是帮助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保持健康轻松的身心状态。

在她出版的众多书籍中,《家庭断舍离》可以说是断舍离理念的巅峰之作,将断舍离整理技巧深入到心理层面,提出新的概念,整理自己和家人的关系。书中提出了家庭关系的两个整理方法,亲离和子离,这两个方法的本质来源于爱与尊重。

亲离是指成年后脱离父母的影响,不知道你有没有同样的困扰,你觉得家里旧物太多,需要清理,可父母总会拦着你,觉得你浪费,最后家里被很多舍不得丢,又用不上的东西,占去大量空间。

但更痛苦的是,你与父母关于家庭整理的拉锯战,更像是两种思维方式的战斗,父母取胜意味着你将失去自己的独立思考。反过来,通过坚持自己的家庭整理方式,我们也可以获得空间性上的一种距离,更可以获得心理上真正的独立。

子离是指不要把价值观强加给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和生活方式强加给孩子的行为,是应该被断舍离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你是在重复父母控制你的行为。正如你希望获得行动和思考的自由,你的孩子也希望拥有这种自由。

日本有一位主妇,几年之内就把家里的电视台、孩子的写字台、家具、台灯统统都给扔掉了,家里面只剩客厅里的三把椅子,主妇要站着吃饭,孩子要趴着玩手机,这种影响到孩子正常生活的断舍离,并不可取。

亲离和子离,就是家庭内部亲子关系的断舍离,给家人空间和距离,也是给自己空间和距离。放下你的执着,放下你想要改变他人的思维,从而能够放下手中之物,才是真正的断舍离。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回到知乎网友的问题,为什么真正断舍离的人,最后会消失在网络中?因为他们断绝了一切不必要的社交,断绝了执着,回归到了当下属于自己的,最重要的人生中。

网址:真正的断舍离:让自己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 https://klqsh.com/news/view/61718

相关内容

断舍离:让生活更轻松的秘诀
通过断舍离实现更轻松的生活方式
转运最好的方式:断舍离
断舍离:轻松生活的秘诀
断舍离给生活做减法,断舍离的快乐
给生活做减法,“断舍离”让你重获轻松和快乐
学会断舍离,让生活更简单、更轻松!
断舍离的背后,你是否真正快乐的放下了?
2022,最好的活法:断舍离!
学会《断舍离》,才是后半生最好的活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