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

发布时间:2025-08-05 04:22

气功养生可以帮助调节呼吸,提高免疫力 #生活常识# #养生常识# #气功养生#

1

「 秋季·养生 」

秋季包含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秋季气候变化复杂,秋分以后燥气过盛,与风相结合形成风燥之邪,首先侵袭肺所主的皮毛和鼻窍。若肺的宣发正常,就能很快作出应答,将卫气宣发输布至皮肤、鼻窍,使皮肤、毛发滋润,腠理致密,鼻窍通利,则无论何种燥邪均不能进入体内,使人们可以顺利地度过秋季。因此,秋季气候由热转寒、阳消阴长,地气肃杀,人应该保养收敛,避免燥邪侵袭肺脏。

\ 秋季·饮食 /

秋季的饮食不仅要注意应对当下多变的气候,还要为冬季作进补。

1.秋季饮食养生,一般以润燥平补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要。秋季各种水果及蔬菜大量上市,应注意不要过量食用,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同时,秋季气候凉爽,五脏归肺,适宜平补,宜津润燥,滋阴润肺。不宜过量食用炸、熏、烤、煎等食物。

2.秋季适宜吃滋阴润燥的食物。《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原则,意思就是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多食用些当季新鲜的水果蔬菜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以达到秋季养生保健的目的。常见润燥果蔬有:

(1)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消痰、止咳、降火、清心等功用,适用于

秋燥或热病伤阴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以及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2)葡萄:葡萄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阴除烦,捣汁加热蜜浓煎成膏,开水冲服,治疗烦热口渴尤佳。经常使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均有补益。葡萄制干后,铁和糖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3)大枣:大枣能养胃和脾、益气生津,有润心肺、调营卫、滋脾土、补五脏、疗肠癖、治虚损等功效。中医用其治疗小儿秋痢、妇女脏燥、肺虚咳嗽、烦闷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广泛的滋补良药。

(4)石榴:石榴性温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烦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烦渴不休者,可作食疗佳品。石榴捣汁或煎汤饮,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杀虫止痢,可治疗小儿疳积、久泻久痢等。

2

「 冬季·养生 」

所谓“冬藏”,就是指人到了冬天,应该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以利来年应对春生、夏长、秋收的付出和收获,冬季始于立冬,包括了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共六个节气,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水面结冰,大地冻裂,所以人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现再起床;还要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肾气,如果人不注意在冬季闭藏阳气,到了春季也会出现四肢软无力、畏寒等表现;所以,冬藏主要就是藏阳气。

\ 冬季·饮食 /

冬季的饮食养生分为“食养”和“药养”两种,冬季正是自然界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季节,因此,冬季的饮食需要顾护阳气,适宜选择一些温热的食物;如黄芪、人参、丁香、枸杞、桂圆、大枣、肉苁蓉、山药、糯米等,促进血液运行,帮助人体抵御寒气,同时,可吃些补脾胃的粥,民间就素有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习俗,比如消食化痰的萝卜粥、补肺益胃的山药粥、养阴固精的核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供稿:药学部 蔡艳芳 江国荣

编辑:孙凯

审核:陈润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节气养生 https://klqsh.com/news/view/104289

相关内容

小暑节气养生
秋季6大节气常见的养生食谱 秋季不同节气的养生技巧
大寒节气“冬藏”转“春生”,养生牢记这四条
四季餐桌上的养生智慧:跟着节气吃出健康
春分节气,养生要重视,牢记“4大要点”,顺利度春
清明时节如何养生
秋季换季食补养生,营养调节全攻略
【专题】春季养生要注意哪些细节
季节与健康丨春季中医养生指南
感受节气魅力涵养文化自信小树苗学堂暑期活动精彩不断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