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新闻网 【健康科普】别把亚健康当常态 这份日常健康“必修课”请收好
科技与健康教育结合,通过网络课程普及健康知识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科技与健康教育#
首页 - 图片新闻 |来源:敦化新闻网 编辑:敦化市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7 13:54:53浏览量:29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敦化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本网站版权内容的,
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版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加班熬夜成了“标配”?外卖快餐填满一日三餐?久坐不动腰酸背痛?这些看似寻常的生活习惯,正悄悄透支着我们的健康“余额”。如今,许多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的根源,往往就藏在不经意的日常点滴中,而科学养生并非离我们遥不可及,它是一门融入每日“吃、睡、动”的学问。今天,中医院康复科医生与大家一起翻开这本简单实用的《日常健康生活指南》,从生活各方面入手,为您的健康“账户”持续增值!
解锁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密码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养生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养生大军。其实,养生的秘诀蕴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从饮食的选择,到作息的调整,再到运动的坚持,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成为健康的关键。
一、饮食:营养均衡的艺术
饮食是养生的基石。古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生动地诠释了饮食均衡的重要性。
主食方面,应减少精米面的摄入,增加粗粮的比例。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还能延缓血糖上升,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
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的重要来源。每天应保证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种类越多越好,尽量做到“彩虹饮食”,即摄入各种颜色的蔬菜,如绿色的菠菜、西兰花,橙色的胡萝卜、南瓜,红色的番茄、草莓等。水果则可作为两餐之间的加餐,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提供天然糖分,满足身体能量需求。
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必不可少。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制品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每周可以吃2-3次鱼类,尤其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如三文鱼、鳕鱼等,有助于降低血脂,保护心脏。
同时,要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过量的油脂会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过多的盐会加重肾脏负担,升高血压;而过量的糖则是糖尿病、龋齿等疾病的诱因。学会清淡饮食,享受食物的原汁原味,才是养生之道。
二、作息:顺应自然的节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古人遵循的作息规律,也是养生的重要原则。良好的作息能让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每天尽量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且要早睡早起。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长期熬夜还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皮肤变差、记忆力减退等问题。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早上6-7点起床,让身体在睡眠中得到修复和滋养。
中午适当午休也是不错的养生方法。午休时间不宜过长,20-30分钟即可,既能缓解上午的疲劳,又能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如果没有条件午休,也可以闭目养神10-15分钟,让眼睛和大脑得到放松。
三、运动:生命的活力源泉
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经常运动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至关重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氧运动是不错的选择,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者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能有效锻炼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除了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也不容忽视。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让身体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热量。同时,肌肉力量的增强还能保护关节,预防骨质疏松。
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后要进行拉伸放松,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强度。
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对自己身体的关爱与呵护。它不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和运动习惯。从现在开始,解锁这些养生密码,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拥有健康的身体,享受美好的人生。(刘晓晶)
初 审:王 杰
复 审:刘 艳
终 审:贺 晓
总监制:张世禹
来 源:敦化市中医院
网址:敦化新闻网 【健康科普】别把亚健康当常态 这份日常健康“必修课”请收好 https://klqsh.com/news/view/120467
相关内容
健康科普|夏季防暑常识请查收健康科普堂
健康知识日常生活健康常识
健康科普
用好科技健康数据 乐享幸福健康生活
健康科普不能“离谱”
全民健身日科学健身指南:让健康活力成为生活常态
健康新定义:身体与心理双重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状态
大众健身运动:让健康成为生活的常态
【健康科普】夏季中医养生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