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IP如何实现破圈传播?

发布时间:2025-08-08 10:30

运动艺术,如舞蹈、武术,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提升了运动文化传播的层次。 #生活乐趣# #运动乐趣# #运动文化传播#

近日,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中传环球(北京)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艺术作品新媒体运营管理人才培训》在京正式开班。

7月29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数字与演播中心副主任吴杉作为主讲人,以《舞台艺术作品IP打造》为主题,围绕“为什么要做IP”“舞台艺术作品IP打造与运营”以及“案例分享”等内容,为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了内容丰富的专题授课。

授课过程中,吴杉对IP与品牌的内涵及区别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在她看来,IP是兼具商业价值与情感连接属性的内容符号或文化载体,它的核心特点是情感连接和衍生能力。“情感共鸣,能让目标受众产生认同、喜爱或依赖;其衍生潜力可覆盖跨媒介、跨领域的产品或服务形态。IP与普通内容的区别在于,普通内容可能只有一次性消费价值,而IP能通过持续运营形成‘内容矩阵’,实现价值放大。”吴杉分享道。

虽然IP有很多类型,但在吴杉眼里,IP可分为两类:一是故事IP,以故事为核心;二是形象IP,以形象符号为核心。谈及原因,吴杉表示,故事IP以“叙事体系”为核心载体,包含情节、世界观、角色关系、价值观等要素,通过故事本身的逻辑和情感张力吸引受众,并支撑跨媒介衍生;形象IP则以“符号化形象”为核心载体,其价值不依赖复杂故事,而通过形象本身的特征(外貌、性格标签等)引发情感共鸣,可脱离故事独立存在。

她还以《哈利·波特》、Hello Kitty等经典IP为例,分享了具有高价值IP的案例。关于IP商业价值评估,吴杉从受众基础、内容内核、商业化潜力、品牌韧性4个维度介绍了评判标准,为学员们进行了详细讲解。

“舞台艺术作品IP从0到1的底层逻辑,是好内容与原创性。”吴杉从选题、解题、创作、传播、推广、运营6个层面,重点介绍了舞台艺术作品IP的打造方法。“在选题阶段,需聚焦挖掘‘有价值、能引发共鸣’的故事内核,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解题重在构思‘有逻辑、有创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创作则着力于呈现‘有细节、有张力’的作品,解决‘写得怎么样’的问题。”吴杉说。

值得注意的是,舞台艺术IP的本质是“情感连接”,观众因“现场体验”产生共鸣,再通过传播让更多人感知这份共鸣;通过推广让共鸣转化为行动(购票、分享等);通过运营让共鸣沉淀为商业价值(消费、复购、推荐等)。其成功需要遵循三大原则:一、以内容质量为根基;二、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三、以长期主义为目标。“没有好的作品,一切传播、运营都是空谈。同时,还要知道受众想要什么,而非自说自话。IP价值不是一次性爆发,而是持续迭代的生命力。”吴杉强调。

在案例分享环节,她又从内容创作、传播运营、商业化开发、版权开发、新媒体运营、文旅融合实践、演艺新空间实践等角度切入,并结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数字与演播中心在演播直播、数字研究、会员系统建设、版权开发与保护4大核心版块业务案例,同学员们进行了交流探讨。

课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课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向和方法,让大家明确了从IP的构思、打造到后续运营的一系列关键环节和要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了IP打造与运营的实践过程,对舞台艺术作品IP有了更全面、清晰的认识;本次专题分享内容充实,让他们受益匪浅,为今后从事舞台艺术作品IP相关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

(图片拍摄:李昕)

责编:鲍泓霓

网址:舞台IP如何实现破圈传播? https://klqsh.com/news/view/123645

相关内容

从LABUBU全球爆火出圈 看重庆文创IP如何突围
城市如何厚植创新沃土 孕育IP新传奇?
从《北上》热播到《南京先生》蓄势 文学IP火出圈背后隐藏开发密码
【中国那些事儿】中国流行文化IP海外圈粉:创新、突破、引共鸣
政青岛 | 一场夏夜灯会,如何照亮城市新IP?
全新升级!马伯庸IP首部舞台剧《两京十五日》下周登陆广州
云南白药气血康【气血声命力】IP营销战役,打造“健康+音乐”新范式
动漫IP游戏化重新崛起,百鸣集团布局短视频+直播创造新机遇
网红与娱乐圈:差距与现实
茂腔融入儿童剧,非遗赋能文旅创新,这个儿童舞台剧有看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