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762家医疗机构可开展居家医护服务

发布时间:2025-08-08 14:14

家庭医生制度有助于优化我国医疗服务结构,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生活常识# #家庭医生#

北京市卫健委25日介绍,目前, 北京市共有2762家医疗机构登记了巡诊、家庭病床服务方式,可开展居家医疗护理服务。

市卫健委介绍,今年本市将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预防和减少老年痴呆发生;扩大老年人心理关爱试点范围,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达50%,公立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不低于80%。

本市着力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2023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上门服务37.56万人次,其中,为老年人上门服务达到20.48万人次。聚焦失能预防,本市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老年人失能健康管理项目;聚焦失智预防,开展脑健康体检项目;聚焦口腔健康,开展老年人“口福”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口腔健康检查;聚焦心理健康,在70个社区(村)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

2022年起,本市累计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21家,让老年患者从大医院转得下来,居家和养老机构患者转得上去,基层医疗机构接得住。同时,为解决安宁疗护服务需求,累计转型建设安宁疗护中心12家。截至去年底,共有近百家医疗机构注册临终关怀科(安宁疗护科),开放安宁疗护床位达1100余张。今年,本市将继续推动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和安宁疗护中心,年底前完成13家老年护理中心和8家安宁疗护中心转型建设。

截至今年3月底,本市医养结合机构达213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1298对,571家养老机构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同时,本市开发医养结合远程协同平台,去年底,平台注册机构数达185家。市、区两级服务指导中心与辖区医养结合机构对接,为机构远程提供科普讲座、人员培训、照护指导、远程会诊等服务。

此外,本市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护理机构,并支持医疗机构将医疗护理服务拓展到社区和居家,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截至去年底,社会力量开办护理站117家、护理院7家。目前,互联网护理服务已扩大到全市16区,项目数量从39项增加至60项,项目内容突出老年护理与健康指导、中医护理等内容。共有2762家医疗机构登记了巡诊、家庭病床服务方式,可开展居家医疗护理服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乐琪

流程编辑:u031

举报/反馈

网址:北京2762家医疗机构可开展居家医护服务 https://klqsh.com/news/view/124776

相关内容

大连13家三级医院可提供居家护理服务
北京多家医院实现医疗数据互联互通
居家护理服务规范
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护理服务
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有了具体指引
医保新政策下,家庭医疗支出如何规划,方可最大受益
关于开展苏州市区居家护理机构申请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协议管理工作的通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护工服务收费
医疗机构门诊命名不得标新立异
天津市关于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护理服务有关问题的政策问答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