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夏娃蓝空间”,陪你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毛姆曾说,阅读是人生的避难所。
我对此话,深以为然。
人只要一日活着,就有会困扰。有些困扰来自于当下发生的事情,有些困扰,则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变成长期阻碍我们成长强大的牵绊……
因此,如果想要获得心灵的安宁,让自己的心智成长是唯一的出路。而通过阅读,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能很好地帮助我们改善自己的认知模式、行为模式。进而改变我们的人生。
作为一个资深的心理学爱好者,跟心理学领域相关的书籍,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加起来,我看过不下50本了,但是能让我拍手叫好的,目前也就以下6本。分享给你们。
01.《心灵的七种兵器》作者:武志红
这是武志红比较早期的书,现在早已绝版了。
然而,读了好几本他的书,仍然比较推荐这一本。
在书里,一开始,武志红就毫不避讳地介绍了他自己在心灵遇到最大危机时,自己是如何处理并安然度过,并且利用这段非凡时期的经历,找寻到人生的真相的。非常具有感染力和鼓舞性。
这本书涉及到的主题比较多,如何面对抑郁、悲伤、愤怒、内疚、恐惧、关系、爱情……等等。
而且在每一个主题后面,还会延伸推荐一本心理学的代表书籍,非常合适想要好好探究心灵成长的人读。
我也是由于读了这本书以后,才真正开始迷上心理学。
02.《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读物,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是终身研究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思想为目标的学者,具有令人敬佩的工匠精神。
也就是说,这本书的主要核心,是在传递阿德勒的思想。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荣格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他创造的个体心理学,是一种关于如何使用你的能力,而不是你天生拥有哪种能力的心理学。
相比起其他两个巨头“高大上”的心理学主张,阿德勒心理学可谓是劳苦大众的救星了。
而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作者特意采取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对话的方式,把人生的种种难题通过抽丝剥茧、由浅入深的方式向你毫无保留的传递——
这是一本关于探讨勇气、自我枷锁和解放、正确认知人际关系的好书。
03.《因为这是你的人生》作者:蔡康永
如果你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这本书值得一读。
蔡康永老师在书里呈现出来的对“人际关系”的理念观点,是我欣赏这本书最重要的原因。
他说:
所有与别人的相处,都是为了让我们这个仅有的、独一无二的自己,能够活得更自在,而不是更委屈。
在书里,他不仅和读者探索了人际关系的交往艺术、奥妙和真相,还给出了很多可分阶段实操的技巧。
比如,他建议在现实生活里缺乏朋友的人,要主动出击,去适当的场合,通过合理的方式,去结交不同的朋友,等朋友多了,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筛选朋友了。
对曾经排斥社交的我来说,这真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概念。
另外,也是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对与“原生家庭和解”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之前了解过很多心理知识,大多数观点都雷同,不约而同劝说我们——看到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伤害,放下对原生家庭的执念,学会接纳并勇敢穿越过去……
这并没有错,但是这些答案,似乎无法让人真的释怀——因为我们在内心深处仍然渴望重新被爱一次。而这本书里,蔡康永老师是这样诠释原生家庭之痛的:
当初没有得到的东西,一定要补回来吗?就算补了,还会感觉是同样的东西吗?
把自己当作成年人,也把爸妈当作成年人,既然双方都进入了不同的人生阶段,可以试着改用新的标准,来要求彼此的爱,而不是像抓通缉犯那样,死命追究小时候所缺的那份爱。不同的人生路段,限速会不同,路边风景也不一样,不是吗?
最后,他还告诫了我们:请不要纵容自己任性地放大这些缺乏感,太陶醉于当受害者,那是自讨苦吃。
犀利严肃,但真实,我觉得这个版本的解释更正中下怀,让人读后释然。
04.《走出自我认知的黑洞》作者:周小宽
在几家书店溜达,多次发现周小宽的著作,看来在心理学界,也算的上是畅销书。但是,我只看过她这一本作品。写的还是蛮好的。
内容温暖接地气,有力量。值得一看。
我很喜欢她在书里说的那句:
一个内心和谐一致的人,和外部世界也是和谐一致的。所谓的成长,就是有能力去整合自己内心的冲突,去接纳那些不一致的部分。
这本书,主旨是教我们如何看见自己内心的扭曲认知,看见不合理的执念,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成长,
然后,教我们如何真正接纳——接纳的前提是理解,是愿意去看清真相而不是分对错。
比如,她说,在接受了世界的真实之后,学习如何与这样的世界相处,如何看待自己的丑陋和欠缺,如何在犯错后继续前行。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并不是人生的绝境。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发生,才会把你带到人生的绝境。
最后,学会和内在的自己相处,不与自己为敌,不与世界为敌。
书里最后还完整给了一份清单来教我们如何爱自己。
这的确是一本看完之后,可以让光照进一个人的隐秘的灵魂角落,从心底生出勇气的书。
05.《热锅上的家庭》作者:奥古斯都·纳皮尔、卡尔·惠特克
这本,可以说是我今年读过最惊艳的一本书了。
之所以读到这本书,纯属偶然。那是刚签约MCN进行约书,看到这个书名,觉得有趣,就约了。
刚拿到这本书,直呼太厚,以为是纯理论,就随手放在书桌一旁搁置了一个多星期。
后来多次在社群听到有小伙伴说,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于是,开始认真读起来。
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连续两三个早晨,我都是五六点起床,就为了在安静的时刻好好品读这本书。
读到较为难懂的地方,还会停下来思考许久,才敢开始继续往下翻。
如果你已婚,对婚姻状态不是很满意,亲子关系糟心,那么我首推你去读这本心理学的书。
就算你未婚,从这本书里面,你也能学到价值不菲的处理好自我和爱情的关系的方法。
家庭治疗在中国而言还是一种比较新的心理治疗方法,而这本书的价值之处在于,它真实揭示了婚姻里的夫妻关系出现的危机和困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该如何才能解救。
错综复杂的夫妻矛盾和支离破碎的家庭体系结构,要达到一种根本上的拯救,似乎也只有家庭治疗这一疗法了。
关于探索失败婚姻的根源的作品有很多,其中,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婚姻电影《革命之路》就是一部出色的代表作。
然而和《热锅上的家庭》所不同的是,电影里,主角们试图拯救婚姻的行为,最后以失败告终,而书里的一家子却胜利了,顺利迈向一个全新的旅途。
当然,这本书读完后也有副作用,就像尼采曾说过:“当你凝视深渊太久,深渊也在凝视你。”
要知道深入地探索内在,直视真相,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逃避,只能原地踏步,作茧自缚。
要相信自己能消化掉这些副作用。就像我读后身上所出现的副作用,如今都被我成功化解了。我对婚姻的看法,也进一步升级了。
为了表示对这本书的喜爱,我还特意写了一篇深度书评,置顶在首页。这篇书评受到很多好评,也获得了青云计划。感兴趣的话,你可以点击读一读哦:《热锅上的家庭》:一本写尽现代婚姻的困惑和出走独立的巅峰之作
06.《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斯科特·派克
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最佳心灵读物”,也是我至今最爱的一本心理学书籍。它对我而言意义有多重大呢?
拿日本奥野宣之的话来比喻:
请找到那本能够成就自己的书,失落的时候,走投无路的时候,那本书会成为你的心灵支柱。
没错,这本书对我而言,就有着这种非比寻常、无可取代的意义。
之所以把它放在最后来分享,除了“重视”以外,还因为这本书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的情况下,你才能稍微看得懂。
并不是说这本书作者写的多么高深,不接地气,而是作者讲的内容丰富性太强,这本书一共包含了四个主题——关于自律、爱、成长与信仰、恩典。
其实,初读这本书,我并没有被惊艳到,反而觉得内容的水平与外界的超高评价对比,显得德不配位。
也许,你刚开始看的时候,也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然而,真正的好书却是,就像一壶好茶,乍喝,你觉得也不过如此。可是再喝第二口,你会发现,口感太好了,后劲太棒了,绝对是个宝藏。
这就是此书带给我的感觉。
相信我,这本书你没法一口气读完,也没法读一遍就放下了。最好的读法是,在心灵感到困顿的时候,翻开此书针对性的部分,好好深读,相信你一定能读出点什么出来,恰到好处解决你当下的烦恼。
小结:
在我看来,一个人最幸福的状态是这样的:
内在有底气,真正看清楚自己的局限后完全接纳自己,生长出属于自己的自信,在内心设立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从而不再惧怕外界的评价,做到情绪自由,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
如此,便可以从容活在当下,充分享受细碎日子,并感到笃定和快乐。
而心理学好书的作用,则能帮助你更好地达到这个境界,让你的心变得更成熟,更通达,更慈悲,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以上,与君共勉。
(我是夏娃蓝,一个爱写作的心理学的“死忠粉”,喜欢的话,期待你的关注,谢谢。)